
對於很多追求飲食健康的現代人而言,我想最大的願望應該就是可以自己親手烹飪食物,同時也盡量避免常常倚靠外食來填飽肚子吧!然而在分秒必爭的生活當中,該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並維持健康飲食呢?我想,將食物以「蒸」的方式來進行烹調處理,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很適合的方式吧!一方面可以讓飲食邁向少油少鹽,同時也品嚐到食物本身滋味的型態;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透過食物蒸煮的過程中,來處理好一些瑣碎的生活事物,進而達到有效利用時間的最終目標。
有鑑於上述的種種因素,所以這次小編才會商借這台Arlink摺疊蒸氣機來進行開箱測試。而我之所以會商借這一台蒸氣機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它是以蒸煮來作為主要的烹調方式之外,可以摺疊收納的商品特點,也是最主要吸引我的原因。畢竟對於生活空間普遍都不足夠的現代人來說,如果能夠盡量節省空間的話,才能夠讓居家生活維持在一定的品質,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生活空間。
Arlink摺疊蒸氣機開箱 |
從商品的外箱就可以直接看到機器的模樣,而放在內部的蒸氣機周圍,則是包覆有厚度足夠的泡棉來進行防護。

同時也會隨機附上產品保證卡,以及蒸氣機的基本使用操作說明書。

Arlink摺疊蒸氣機的外觀設計以白色作為主體顏色,除了商標銘牌為不鏽鋼材質之外,其餘機身都是以塑料材質所打造而成。由於整台蒸氣機的重量並不會太重(大約只有5.4公斤左右),所以在移動上也就更為方便且不費力,但是比較重的塑料感可能就比較沒有那麼討喜就是了。

水箱就設置在蒸氣機的背面,水箱最大可盛裝容量約為1.68公升。另外從照片當中也可以看到,電源線的位置是設計在蒸氣機的底部,同時也可以完全收納在機器裡面。

電源線的長度大約為1公尺左右。

雖然水箱的容量約為1.68公升,不過水箱刻度的標記則是以分鐘數來作為單位,所以光是從刻度上面的數字來判斷,每一次不額外加水的最長連續蒸煮時間大約為65分鐘左右。但是有一個必須要提到的重點是,在官方所提供的使用說明書資料中,有建議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蒸氣機(建議使用時間為一個小時以內),因為底下的接水盤很有可能會因為液體過多而滿溢出來。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在稍後實際試用的時候來觀察驗證一下囉!

整台蒸氣機在沒有使用的時候,就可以像下面照片一樣摺疊起來進行收納,經過摺疊之後的機身厚度大概將近10公分左右,差不多就是一個拳頭的寬度。以這樣的厚度來進行收納,感覺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與便利性。(蒸氣機摺疊起來的尺寸為長43公分、寬31公分、厚9.7公分)


將整台蒸氣機打開至蒸煮工作的狀態之後,整體的長度大約為47公分、高度為43公分、寬度則為31公分;而機器其他的相關規格分別如下:額定電壓110v/60Hz、功率為1500w、由中國生產製造;配件的材質分別為食品級304不鏽鋼以及食品級耐熱抗菌PC(可耐熱程度至攝氏140度),分別有以下這些配件:蒸蓋、增高架、蒸盤、不鏽鋼蒸架以及接水盤。

平常使用的時候,可以依照需要蒸煮的食物來彈性調整蒸氣機的蒸煮空間,分別可以單獨使用單層蒸煮、雙層分別蒸煮以及抽開不鏽鋼蒸架夾層的增高空間蒸煮模式。使用單層來進行蒸煮的時候,可以使用的蒸煮空間高度約為8公分左右,可擺放食物的蒸煮面積大約為23x23(單位公分)。

使用雙層同時進行蒸煮的時候,分別可以使用的蒸煮空間高度同樣也是8公分左右。

抽開中間夾層的不鏽鋼蒸架來進行蒸煮的時候,可以使用的蒸煮空間高度約為17公分左右。

將所有的不鏽鋼蒸架與蒸蓋都拿開之後,就可以看到底下的接水盤、中間的出氣蓋(白色的圓圈)以及接水盤上緣中間的安全開關(白色小點),接水盤的設置為可拆卸式的設計,所以在進行清洗的時候就不會那麼麻煩啦。

出氣蓋的氣孔分佈如下面照片,圓形平面上設置有3個出氣孔,而圓弧周圍則是有8個出氣孔。

雖然安全開關的設置並不是那麼明顯,不過在蒸氣機的使用上卻是很方便安全的一個設計,在沒有任何外力來按壓安全開關的狀態之下,即便是將蒸煮機的定時器開啟,蒸氣機也不會有任何啟動運作的狀況發生。

蒸氣機的機身部分則是設置有一個定時器,定時器是以旋鈕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單次操作定時的最長蒸煮時間為60分鐘。

在定時器的兩側,則是標記有各種蔬果或者是肉類食材的建議蒸煮時間。對於第一次操作的使用者,我個人會比較建議可以依照官方所設定的時間來進行蒸煮,等到自己更為熟悉蒸氣機的運作效能之後,再開始彈性調整蒸煮時間的變化也不遲。

除了烹煮料理之外,同時也可以使用蒸氣機來熱牛奶、蒸帶殼雞蛋(替代水煮蛋)以及製作蒸麵包或蛋糕等等...。另要也要提到的部分是,依據官方所提供的使用建議,這台蒸氣機同時也可以拿來作為奶瓶消毒鍋使用,利用蒸氣高溫的原理來進行奶瓶的消毒。

當蒸氣機的水箱加滿水並且開始準備進行蒸煮的時候,只要將不鏽鋼蒸架擺放好並且蓋上蒸蓋,大約只需要等待25秒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看到經過加熱之後所散發出來的水蒸氣。由於蒸氣會在一瞬間就突然噴發出來,所以當蒸氣機在運作的時候,就會如同下面的照片一樣,整個蒸煮空間裡面都會是充滿霧氣的狀態(很像待在淋浴間洗熱水澡的概念)。這個時候除了機器運轉的聲音之外,同時也可以不定時地聽到蒸氣噴發出來的滋滋聲響,整台機器運轉的音量並不會太過於吵雜。不過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在蒸氣機進行蒸煮的過程當中,蒸蓋也會因為接觸到蒸氣而提高本身的溫度,所以在進行蒸煮的過程當中,務必要與蒸氣機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因為碰觸到溫度較高的蒸蓋周圍而不小心燙傷了。

在大概進行了30秒左右的蒸煮時間之後,我也特別先將蒸蓋打開來,同一時間也測量到出氣蓋上面的溫度為攝氏74.9度。雖然蒸氣機已經停止運轉,不過在打開蒸蓋之後,還是維持著不低的溫度,可見在操作的時候還是得小心一點才是。(家中有小孩的人更是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因為是透過冷水加熱成為蒸氣的關係,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水分的噴發與流失,加上在蒸煮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水分會累積在蒸蓋上面,所以也可以從下面的照片當中看到,接水盤已經累積了一些水在上面(目前也只進行了短短30秒鐘左右的蒸煮而已)。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使用說明書上會建議,每一次的蒸煮時間要盡量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的主要原因,雖然在連續的蒸煮過程當中,是可以隨時添加水分到水箱裡面,不過要是沒有稍微注意一下接水盤裡面的水量,那很有可能就會在蒸煮的過程當中,發生接水盤內的水量滿溢出來的狀況。

我也直接測試了一下安全開關的作用狀態(危險動作,請勿學習),當我按下安全開關之後,同樣在將近25秒鐘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噴發出來的蒸氣與水分(不得不說噴發出來的水其實還蠻燙的),當我的手指頭離開安全開關之後,蒸氣機就立刻停止運作了。

在經過基本的蒸氣機運作測試之後,接下來就是料理實做的部分啦!一開始我選擇先製作大家平常比較會在家裡製作的蒸蛋。我使用了3顆雞蛋並且加入了同等比例的水來進行蒸煮,蒸煮的時間則是依照官方所建議的時間(10分鐘)來進行設定,由於我所使用的容器高度剛剛好符合單層蒸煮的高度,所以上層我就另外選擇了杏鮑菇來進行蒸煮烹調。

在前面的規格部分有提到,不鏽鋼蒸架的長度與寬度大約都是23公分左右,所以一次大約可以放置12片左右的切片杏鮑菇進行蒸煮(雖然我只放了11片),大約是4個一般中等大小的杏鮑菇。也因為菇類的蒸煮時間並沒有被記載在機身上面,所以我就先以蒸煮雞蛋的建議時間來進行蒸煮烹調。

在蒸煮的過程當中,其實還是可以隱約看到食材在蒸煮當中的狀態,只不過並沒有那麼清晰就是了。

經過了10分鐘的蒸煮之後,杏鮑菇已經完全被蒸煮至熟透,同時也因為在蒸煮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流失太多的水分,所以每一片杏鮑菇都還保留有充足的水分以及彈牙的口感。以杏鮑菇這個食材來說,其實並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調味,只要單純以蒸煮的方式來享用杏鮑菇本身的菇類香氣與風味,就已經很好吃了。

將杏鮑菇拿開之後,也可以看到一些還殘留在不鏽鋼蒸架上面的水分,所以在拿取這個蒸架的時候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以免不小心把蒸架上面的水給灑出來了。

雖然杏鮑菇在經過10分鐘的蒸煮之後,不論在口感與味道上都還蠻不錯的,但是蒸蛋的部分可就沒那麼順利了,由於當時蒸蛋的質地還是稍微有些水水的,所以我就再又把定時器調整至5分鐘的位置,然後再度進行蒸蛋的蒸煮烹調,希望待會的成果會是OK的囉~

在經過總長15分鐘的蒸煮之後,蒸蛋也大功告成啦!蒸煮出來的質地與口感都是沒有問題的。我想,如果雞蛋與水的份量都減為2份的話,10分鐘的蒸煮時間應該就很足夠了。

接下來我也同時將地瓜、玉米筍以及南瓜同時進行蒸煮,這次同樣也是使用了兩層同時蒸煮的方式來操作,蒸煮的時間則是設定為官方所建議的20分鐘。地瓜只要將表面的泥沙清洗乾淨之後,就可以直接擺放在不鏽鋼蒸架上面,而玉米筍的部分我則是擺放的比較鬆散,如果要排的比較緊密的話,其實一次擺放個10根也是沒有問題的。

上層的部分我則是放了半顆南瓜,而南瓜的大小差不多是一個手掌左右的大小。

經過20分鐘的蒸煮之後,就可以從下面的照片當中看出南瓜已經蒸至熟透的狀態。

只要使用一般的免洗筷輕輕壓下去,就可以輕易地把南瓜肉給分開來。

地瓜的部分也是蒸煮至內部熟透軟綿的狀態,直接使用雙手同樣可以輕易地就把地瓜給扳斷。而且透過單純蒸煮的方式,即使是沒有經過任何的調味,還是依舊可以品嚐到地瓜原生的甜度與風味;玉米筍的部分除了維持住原本的脆度之外,同時也可以品嚐出其本身的自然甜度與風味。對於許多喜愛品嚐食物原味,並且在飲食方面也盡量少油少鹽的人來說,以蒸煮方式所烹調出來的食物,應該會非常受到歡迎與青睞吧!

在經過上述幾種食材的蒸煮測試之後,我也稍微統計了一下,截至目前為止我所使用的蒸煮烹調時間大約為35分鐘左右,而蒸氣機的接水盤裡面也已經累積了超過一半的多餘水分,可見在實際操作這台蒸氣機的時候,還是必須好好地斟酌一下連續使用蒸煮的時間,以免接水盤裡面的水滿溢出來,或者是累積太多而變得比較不容易處理。畢竟接水盤最終還是必須拆卸下來進行清潔處理,如果水位太滿的話,多餘的水就很有可能會在拆卸過程當中因此而潑灑出來。

在蒸煮完蔬菜與根莖類的食材之後,我也實際進行了海鮮類(蝦子)食材的蒸煮烹調。我之所以會將蝦子擺放在最後面才進行蒸煮,完全是因為蝦子在進行蒸煮的時候,會散發出比較明顯且強烈的味道,為了避免其他食材會吸附到蝦子的氣味,所以才會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蒸煮測試。

由於我所選擇的蝦子並不算太大尾,因此整個蒸煮的過程差不多只進行了約5分鐘左右,所有的蝦子就已經蒸煮至熟透的狀態了。(雖然在蒸煮的過程當中,並沒有聞到太明顯的蝦子氣味,不過當蒸蓋一打開之後,蝦子在蒸煮時所累積的氣味就瞬間充滿了整個空間)

在後續的清潔當中,由於接水盤是可以拆卸下來進行清洗的,所以蒸氣機機身以及出氣蓋的部分,只需要以乾淨的濕抹布稍微擦拭一下,就可以很輕鬆地將其清潔乾淨。

Arlink摺疊蒸氣機使用後心得 |
在經過一連串實際蒸煮測試之後,我也依照個人使用之後的感受,整理出一些相關的心得與感想!
值得讚賞的部分:
◎蒸氣機機身摺疊起來之後的厚度,在收納上的確是可以節省不少空間。
◎在蒸煮過程當中,整台機器的運轉噪音並不會太大聲。
◎整台機器的重量並不會太重,在移動上來說還算是蠻方便的。
◎可以分層同時進行蒸煮的設計很不錯,可以節省下不少的蒸煮時間。
◎安全開關的設計簡單實用。
◎接水盤的拆卸安裝簡單,而且清洗上也很方便。
需要改進的部分:
◎接水盤的深度有些過淺,感覺很容易就會滿載。
◎蒸蓋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收納上來說就比較不佔優勢。
◎長期使用之下多少會出現一些水垢,必須定期清潔水垢。
◎連續蒸煮時間稍短的問題希望有辦法可以克服。
◎整台機身的塑料感稍重,如果可以有其他替代材質提升質感應該會更好。
以上就是Arlink摺疊蒸氣機的開箱測試介紹,在實際使用過後我個人覺得還蠻好用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居家空間不大或者是工作時間較長的上班族來說,我想這台蒸氣機應該還算是蠻適合的,我想多多少少可以解決一些不健康外食的問題。對於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主婦來說,蒸氣機可以同時兼具蒸煮與奶瓶消毒的功用的確很吸引人,不過對於是否能夠接受奶瓶可能會混雜到食物味道的這個部分,可能就要看每個人的接受程度囉~
整體上來說,Arlink摺疊蒸氣機其實還算是挺方便的,畢竟可以以較為輕鬆簡單的方式來邁入健康飲食,而且還能自己掌握食物的來源,對於想要擁有健康飲食的人來說,這樣的產品的確是很不錯的選擇。對於Arlink摺疊蒸氣機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自行前往他們的官方網站查詢相關販售資訊,希望大家都可以透過健康的飲食,獲得更健康的身體和人生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