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CSPF=(全年外氣溫度大於23度時的2486小時,冷氣機所製造出的總冷氣需求量)÷(2486小時冷氣機的總耗電量)
因此CSPF指標適用的人,是溫度大於23度即開啟冷氣機運作的富裕家庭。
EER(COP)=(35度C時冷氣機額定製冷功率)÷(35度C時冷氣機消耗電功率)
所以EER指標適用的人,是外氣溫度大於33度,熱到受不了才開啟冷氣機運作的小資家庭。
而不屬於前者也不屬於後者的人,只能衡量自己的狀況與需求,優先參照EER指標 再參照CSPF指標,依(80-20)或(70-30),(60-40),(50-50)……的比例下去選購冷氣機。
尤其CSPF指標對[變頻式冷氣]的鑑別度不足(24度C-26度C的時數有850小時,約佔總時數2486小時的1/3強,而一般人很少在這溫度區間開啟冷氣),導致許多以EER指標鑑別為2,3級節能的變頻式冷氣,在CSPF指標下紛紛跳升成為1級節能的機種。
![[分享&回饋]選購變頻式冷氣應以 EER為主,還是 CSPF 為主?不同的狀況適用不同的指標](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6/mobile01-0a01a2e95686a7fdd62fd6357c2078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