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挑選冷氣品牌的重點之一,就是跳過萬士益,哈哈,畢竟心裡有陰影。另外,可能本人心中藏著一點點背骨與標新立異的心態,所以通常都會先跳過大眾品牌,再來本人又特別手賤,喜歡可以 DIY 的任何事物,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想被綁手綁腳的感覺,所以挑品牌的同時,也將日後可以自我進行簡易拆裝與保養的因素考慮進去,決定方向後,就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各個冷氣相關的 Youtuber 影片與耐用度分享的文章,畢竟沒人想在夏天時遇到冷氣掛點的經驗。所以我從 Toshiba J 系列開始研究,再來由電器行推薦的 Fujitsu,一路看到 Youtuber 推薦的 Panasonic LX~RX,還有強調可輕鬆拆清的三菱電機,在此同時,也偶爾會看到分享 LG 的文章,當下只納悶 LG 也有冷氣!?但因為家中與親友家皆有使用 LG 的電器,而且使用起來的心得大都都是輕鬆愉快,耐用度十足,加上分享者的加持,後來也把 LG 納入考量之中。剛好4月份遇到家電展,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可以同時把所有品牌型號的冷氣一次瀏覽,很幸運的,在現場遇到了在 LG 攤位駐點的電器行老闆娘,短短的幾分鐘交談與問答,讓我感覺輕鬆自在,當然在 LG 的場子,一定是強力推薦 LG 的好,不過卻沒有強迫推銷的感覺,講到的重點也都很實在,另外一點,會場上的優惠價格當然也是因素之一,而且還提供刷卡分期零利率,讓我頓時感受到輕鬆付款無壓力,常常聽到一句話,買賣也是要靠緣分,這麼多考量的因素一次到位,當下心中的火也的確被燃起來了,甚至我也上網查了一下電器行的相關資料與評價,就這樣,我家的客廳就出現了一台 LG 冷氣!可以看到生產國別,室內機是韓國製,室外機則是泰國製,最近很多冷氣好像都移到泰國生產,已經快變成全世界冷氣製造國了。

現代人買東西,十之八九,一定都先上網找資料兼比價,考量的重點不外乎外觀、性能、耐用度、售後服務、維修方便性,再來就是選擇購買地點,網購與賣場的好處是價格透明,可刷卡可分期,還可能搭配不定時的特惠活動,但裝機師傅的優劣就得賭一下人品,這次會選擇一般電器行來當採購的窗口,當然價格會是第一考量,印象中一般電器行都是現金交易,但這家卻可提供分期刷卡不用另外加價,且又零利率,再來就是老闆娘給我的第一印象,還有網路上對於這家電器行的評價都很正面,想說這次人品要賭輸的機率比較小,後來印證,我這次的人品還不錯,甚至在消費後,還常常以 Line 來提醒要記得去申請政府的節能補助與退稅獎勵;而來安裝的師傅也讓我覺得很放心,經驗豐富之外,有不懂的提問,也很阿莎力的解釋到懂,不會扭扭捏捏的愛理不理,言談也幽默,該堅持的,師傅也一點都不馬虎,這次的安裝也發生了一件趣事,當我開門迎接師傅進門時,我還以為林道遠轉行來當冷氣師傅了,不論身材還是髮型,還真的很有明星臉。此次安裝,也因為室外機比原本舊機的尺寸高了大約10公分,所以特別委請師傅幫我把另一台室外機抬高安裝,看到2位師父大粒汗小粒汗的,很慶幸當時自己的 DIY 魂沒有燃起來!







接下來談到使用心得,因為新機完裝之後,遇到幾波寒流, 加上室溫還沒真的熱到需要開冷氣,安裝好到目前為止,我總共才開4次,每次大概3~6小時不等,第1次使用,我還特地依照網友分享的方式,開機切成快速,讓機器以全速降溫的方式快速冷房達到理想的溫度,並將溫度計擺在距離機器約10公尺的地上,約莫10來分鐘,溫度已從30度來到27度多,家裡那對母女在客廳還一直喊冷,前2次的使用模式,我大概設定在開機快速模式,~20分鐘後切到自動並調到27度,晚餐搞定忙完後,切換省電80%,~半小時後再切到60%,等感覺達到舒適冷房效果後就切到40%,關機時設定自體清淨功能持續送風約半小時,第3次使用時間比較久,也順便測試一下不開省電模式下的耗電狀況,最後一次是昨天,日期2023/6/1,我先以快速冷房開啟大約15分鐘後,感覺室內冷度達到個人要求後,切換到26度以及60%省電,晚餐時再次切到40%省電,因有使用風扇循環,中間一度覺得冷往上調到27度後一直到關機,室內一直保持很舒適的涼爽感,個人覺得如果設定27度恆溫加上省電模式時,室內會有一點點悶,所以最後這次溫度直接設定26度,以下是這4次APP顯示的用電統計截圖,在此先說明,切換省電的時間沒有一定,以個人體感來決定何時切換,每個人使用模式皆不同,所以統計表僅供參考。
5/22 第一次使用,快速冷房約15分鐘,切換27度恆溫,爾後切換省電模式 80% > 60% > 40%,關機自體清淨

5/29 快速冷房約30分鐘,切換27度恆溫,後來一樣有切換到省電模式,80% > 60% > 40%,關機自體清淨

5/30 快速冷房約30分鐘,切換27度恆溫,這次完全沒使用省電模式,風量自動,關機自體清淨

6/1 快速冷房約15分鐘,切換26度恆溫,後來一樣有切換到省電模式,60% > 40%,關機自體清淨

另外一點,我覺得冷氣跟APP的配合使用,有種輕鬆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這是我第一台家電結合WIFI APP功能,而我在我手機設定ThinQ的同時,也順便將我老婆手機加入加入成員中,所以不管用遙控器開機,或是使用手機開機,全部資訊都一起同步到2台手機上,設定上也比隨附的遙控器來的多樣,不過從手機來操作變更設定,就沒辦法同步到遙控器;再來就是室溫的偵測,我覺得跟之前萬士益的香比起來,準確太多了,我每年夏天看到機器上的顯示溫度,不管室溫多少,就是停留在31 32左右,而LG的室內機雖沒顯示在面板上,但可以從ThinQ裡面來確認現在的室溫,我試過,大概就是誤差0.5度左右,讓我有點訝異,或許我是井底之蛙,也或許離上次安裝冷氣也相隔了10來年,科技的進步真是有感!

以上是我最近採購冷氣與使用上的心得,也許價格不是最漂亮,但也差不了多少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對師傅的施工滿意度,店家的消費滿意度,甚至是對於冷氣使用上的滿意度,個人都給予高度的肯定,若是各位還在茫茫大海中尋覓一家可以信賴的冷氣店家,倒是可以參考參考,古言云,貨比三家不吃虧,期望大家都可以買到理想的空調,安安心心過好夏!
多一家選擇,多一分比較,有需要商家資訊的朋友,可以回覆文章後在下方取得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