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葉委由狗狗肉代工 有伏筆嗎

也許過幾年,山葉直接把Gogoro機車部買過來也是一個作法,不用處裡能源管理的話,就一樣專注研發、銷售車輛即可。
台灣的市場就那麼小,何須自己搞。
現在夠夠弱獨大,就找它合作。
改天充電系統普及了,隨時能改。
YAMAHA進可攻退可守,穩賺的。
阿凱 wrote:
而且以日商的個性
要跟外國廠商合作真的不容易
不知道這次合作到底打什麼算盤?


就應付台灣市場啊

除非YAMAHA砸大錢,在全球建構睿能的換電系統或是睿能能將業務擴展至海外,否則走不出台灣。

既然只限台灣,那相關的決策評估自然就簡單許多

真的很佩服YAMAHA這步棋走的好
我又笑了出來了,被打臉打到這種程度了,怎還有力氣嘴啊⋯⋯不過沒有每日一笑也是種損失⋯回歸正題,再問一下,說好的ionex哪時候開箱啊?還是找不到車買啊?
closer0616 wrote:



目前狗粉高潮中...(恕刪)
大家都被現在的品牌模子限制住了
ASUS和ACER貴為知名的品牌電腦
CPU也是用Intel和AMD啊
ASUS(品牌電腦)=YAMAHA(品牌機車)
Intel(中央處理器)=GOGORO(動力系統)
國際大廠 格局就是不一樣
為了集團的永續發展
都可以放下身段跟小公司合作


alazif wrote:
就應付台灣市場啊除...(恕刪)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睿能本來是只想作換電站的生意沒錯﹐但是被打槍之後 (膝蓋都是血的故事)。。。他就不再是想要 ’只‘作換電站了。大家的觀念好像就停留他 ‘本來’ 想作什麼﹐但是忘記他後來想作什麼。(要不然錢借下去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Yamaha 想要的就是睿能馬達 (不是引擎) 輸出﹐及公率消耗的大數據﹐換電站的大數據 。他那具馬達除了 ‘良率’ 不高之外 ﹐其他的不管是輸出﹐還是尺寸。。。。。目前都還是全世界第一。德國BOSCH﹐日本HONDA。。。。目前都比不上 (可能也沒用心想搞速克達小馬達) (初代S1馬達﹐簡直是經典)。Gogoro馬達力量有被限制。。。內行的就知道了。 (有車友故意把車架起來空轉)

很多Gogoro的車主﹐看到的其實是他車子的馬力輸出﹐簡直是買馬達送車體。。。。Gogoro各部分的零件的問題 (公差﹐良率﹐耐用度)﹐mobile01每天版上都可以看到﹐這邊就不用在重複了。甚至有些設計 (如之前吸塵器事件) ﹐簡直就。。。。Orz怎麼會設計成這樣? Gogoro的零件採購部門。。。簡直無言阿, 加加油吧。光陽作的電動車﹐車體部分個人認為會好很多。。。。。重點是他那馬達出力﹐就是個悲劇。

Yamaha有想搞油電機車 (我個人認為是半套啦) ﹐mobile01上上個月的文章就有﹐後來就沒在看到新聞追蹤了。Yamaha出個設計圖﹐然後讓睿能去想辦法﹐最少的成本﹐又可以繞開專利 (電站﹐馬達) 。。。。等等換電站的花費。車子作出來﹐Yamaha有心的話再拆開去研究就好了。。。怎麼算都划算。用一個公司本來就有的部門 (設計)﹐就可以切入完全不熟悉的商業領域 (換電) 。。。。而且如果賣的不好﹐訂單就下小小? 也是Yamaha面子夠份量﹐先前某廠就有談合作﹐也是不了了之。

希望Gogoro可以學到作車體的konw how,便宜又好用的零件。Gogoro這部分真的很弱很弱。我是S1車主。

twopigs wrote:
山葉是專業製造商 按理不太可能委外代工


你一定不是製造業的.....

就算是競爭者, 交叉委託製造也是很普遍的, 有些甚至是策略性的, 例如聯盟做大, 或互相學習, 或是跟對幫綁在一起, 原因太多了

尤其是一大一小

ecmeel wrote:
國際大廠 格局就是不一樣
為了集團的永續發展
都可以放下身段跟小公司合作


沒那麼了不起,單純只是台灣的YAMAHA上面還有日本YAMAHA罩,只限台灣的話,對本體影響甚微。

若是光陽跟三陽跟睿能合作就真的只剩下賣車殼跟車架了

moacetyl wrote:
分稀?

是被擋財路的族群只剩下稀飯可以分嗎?

加油哦

再過一年,恐怕連稀飯都沒得分,只能嚇到拉稀(恕刪)




那個Closer061x.....真是笑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