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wu0547 wrote:
原價一萬多的「材料」可以賣到5萬塊
是因為加了這麼多的「保護」機制嗎?
老問題了,Iphone材料才多少錢,給鴻海代工多少錢,憑什麼可以賺好幾萬?
沒關係,等著看明天光陽公布的電池月租費,照您想法,有這麼大利潤空間,相信會很有良心很低價才對。
piwu0547 wrote:
原價一萬多的「材料」可以賣到5萬塊
是因為加了這麼多的「保護」機制嗎?
可是加這些東西不就是睿能為了防止車主可以自行使用別的電池使用在狗車上所自行添加的功能嗎?
這種為了讓睿能可以獨家賺到這月租費所添加的裝置費用應該要睿能自行負擔吧
怎麼變成車主要買單
而且睿能電池做成抽換式的本來散熱就不佳了
怎麼又把設計不良的成本請車主買單?
把睿能比台積電?
之前好像也有一些人把睿能比特斯拉的
好像不是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