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能源負載在上下班時間都超過50%,表示平均有一半的車主換不到滿電電池(不知解讀是否正確)。備轉電池量需求〈本人評估計算式〉=70,000輛/3天(換電周期)/2(上下班)*2顆,約需24,000顆〈約1200換電站〉,目前可能只有12,000顆〈約600換電站〉,增加換電站及備轉電池應該是GGR公司目前更加努力的方向;也是本人購車意願指標之一
應該是車主們換電的時間過於集中所導致的吧?否則以您所寫的7萬輛車就有14萬顆電池在路上亂竄,是要怎麼備轉電數量不足?因為電池充電需要時間,而車主們換電的時間又過度集中,這才造成會有不少車主只能換到未充飽的電池,當然啦!能夠盡快增加換電站數量是最佳的解答,不過短時間內也只能請車主體諒一下,多跑一些站點換電池了。
ngfan168 wrote:常看到能源負載在上下...(恕刪) 沒換到滿電電池不必困擾,怕的是換到快沒電的電池。所以不必執著在電池是否滿電。當然換電站要擴充,車子也要趕快賣,這兩個是不同部門都要趕快做,不然怎麼賺錢蓋站?申請換電站的過程本來就比較繁瑣,這要時間消化。
ngfan168 wrote:我的想法是先採用巡...(恕刪) 對耶,像ubike一樣,常看到流量大的租站沒車時,會有貨車來補車確實還是要想辦法讓使用者能換到滿電的電池啦,不然使用者體驗將大打折扣而且以現在政府的政策來說,往後GGR的換電需求只會更多更頻繁不會更少目前常常看到的換電站機組常常就一台或兩台,這樣真的會不夠用來不及充電呢看來增加換電機組或大量增加機組的點讓使用者能分散消化換電量才是唯一解
當然不夠啊一般來說,最好大肆擴充換電站然後再賣車這樣換電不會缺但事實上絕對是先賣車再擴充換電站而且換電站擴充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賣車的速度除非消費者覺悟不買車換電站就能趕上建設的速度了但這樣公司可能會因為前景不被看好會無法募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