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下台階留後路還是找理由?! "電動車只講外型、速度? 其實商業需求比想像中還快"


全文連結: https://times.hinet.net/news/21872209

====
光陽在今(2018)年6月中於小巨蛋盛大舉辦IONEX車能網發表會,邀請近2000名經銷商參與,宣示電動車發展的決心。但對於外界認為推出的新電動車外型,不如G牌外型亮眼、馬力也不夠強。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20)日表示,車能網為的是建構一個完整的電動車生態系,創造使用電動車的友善環境,讓消費者買電動車不再只是妥協。而他也觀察到,其實電動車商業上的需求,比想像中來得還要快。

柯勝峯說,若現在來看3年前流行的車款跟現在的相當不同,今天的狀況不代表之後的狀況,現在流行的車型也不代表是未來的主流車型,公司不把發展侷限在電動車,而是放大到整個二輪車市場來看。目前公司認為,要先以大眾市場為考量,以都市移動為主,但特殊車款如大馬力、外觀搶眼的,也一定會在3年內看得到
=====

既然電動車商業上需求要比想像來得快, 怎會是先跑去對面? 不考慮投入國內商用市場? 中華郵政郵遞車不好嗎? 光車輛需求一開始就上千台耶


還是ionex性能根本無法應付大量載重郵務? 怕沒電? 有啥好怕的? many ev馬桶都可以塞三顆電池號稱全套二百公里航程, 就算有載郵件重量而吃電, 好歹共五顆租賃電池的郵遞many ev應付一百公里以內應該不是問題投遞路線固定的話, 怎會讓對手切入呢?

還有拿商業需求一副像發現新大陸一般, 還挺得意的, 也是啦, 看起來先前沒啥研究單靠想像認為過去電動機車商業用途沒機會, 現在機會突然掉下來?

或是根本是為了日後一般銷售要是不如預期, 還可以引導到商業用途留點後路找台階, 有個迂迴先打打預防針?

大馬力還要等個二三年喔? 不是最早率先推出電動機車的? 掐指算來, 等到大馬力車款出台, 幾乎落後目前大咖對手電動機車整整五年以上.....


===
「商業上的需求比想像中來得還要快」,因為研發出的電動車特性,速度不特別快、適合城市移動,是許多B2B企業車隊配送服務所需要的,且企業維護電動車的成本比燃油車還低,馬達不太容易壞、電池也滿穩定的。因此,對於公司發展電動車,他們樂觀但也相當謹慎,今年產能經過觀察與調整,明年將可全力衝刺
====

所以說來是拿滿足商業需求規格用車塞給大眾一般消費者有的騎就好?

企業維護電動車成本比油車低, 換個角度看, 豈不證明油車真格賺很大賺超飽? 從年年漲價車款, 從化油到噴射, 組成零件愈趨複雜, 也代表要保養維修項目更多, 樣樣都可大賺, 難怪不太想開發電動車, 油車真格油洗洗, 直到被逼到角落後才要開始認真....
就是說
咱的 電動車 外型設計不好看、不會設計速度快的車子?只能賣 商業用戶?

小客5509 wrote:
全文連結: https..

many ev馬桶都可以塞三顆電池號稱全套二百公里航程

(恕刪)


那三顆没有並聯,等於停車掀座墊三次進行換電池。

這樣跟GGR換三次電池,不是大同小異?

換言之,GGR換三次電池也可以跑200公里啊!
商用需求? 不就是在上海已經要推快遞換電站,這在台灣也有市場潛力,但前提是要有白牌動力載貨車款。
中華e-moving Post雖拿下年初的郵局標案大單,每輛含保養維修10萬出頭,但勉強達標的性能和妥善率不佳都被郵差罵到翻,導致兩者雙輸的局面。
睿能最近已和郵局配合改造Gogoro 2貨車款,若沒意外下一批郵務電動機車就是它了。
光陽如果仍然持續放話畫餅卻避戰,那連台灣的商用電動機車市場也要落後一截了。
綠牌電動機車有什麼商用市場?大概就是路邊停車收費員吧,但那需求數量比起宅配、外送、快遞少很多。
wmcrux wrote:
牌電動機車有什麼商用市場?大概就是路邊停車收費員吧

收費員 還是騎腳踏車 跟電動自行車 還是電力補助自行車吧
以免遇到魔人
說他們騎上人行道開單 道路上逆向開單 雙黃線迴轉 騎上斑馬線
被客訴+開單

ukj2621004 wrote:
那三顆没有並聯,等...(恕刪)

所以光陽電動車的車箱
不是拿來放行李跟雜物的
是拿來放電池的!!!!!

wmcrux wrote:
商用需求? 不就是...(恕刪)

偶在路上已經看到GGR的郵務機車了
我以為是郵務士自己買來送信
原來是真的採購來的公務車
小葉叔叔 wrote:
偶在路上已經看到GGR...(恕刪)


聽說某北區物流業者也已經下訂還是租賃狗肉破千台以上拿來當物流快送, 鄉民間已有po出測試用車了

那家帥董業者所強調商業需求比想像還快怎沒它家新系統的份?

今年僅靠1500個快充座是無法撐起來商業需求的...
少爺表示:台灣市場這麼小,我不屑!我要的是 中國13億人口的市場。

crazybirdyman wrote:
少爺表示:台灣市場...(恕刪)


要是只想著對面, 那要如何當起本土電動車系統領導品牌呢?

沒幾天就8/1了, 官網依舊毫無更新, 看來8月底開賣應該不為過只要8/1才更新的話, 反正都算是八月賣車嘛

但就像其他鄉民講的, 今年地方補助有些縣市都被吃的差不多了除非提撥預備金加開, 否則就這樣了

以一個綠牌格白牌價的新電動車款想要取得先機, 補助購車很重要, 否則幾乎少一半補貼, 這樣會有多少人願意下單呢?

話說ionex不趕緊開賣, 睿能新款車就沒必要出台, 還是請帥哥董座一聲令下盡速開賣, 對手才會順勢回應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