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888 wrote:
輪鼓馬達的壽命大約是...(恕刪)
G大,
大陸的電動自行車的馬達壽命是七年到十年.十五年前,美國類似輪轂馬達壽命是一年,價格是五百美元.
這個軸承質量是大陸的軟肋行業,這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不過,全順馬達在大陸用得或許還可以,在台灣就不行,可能也有其它的原因.
比如說,在大陸,很難想象電動摩托車,會象在台灣那樣始終保持高速行駛,在大陸,更多時候恐怕只是當作電動自行車來用用.所以,可能故障率不高.還有大陸天氣相對沒有台灣那樣溫度高,可能更容易散熱.
記得以前這裡許多台灣車友抱怨說大陸制的各種鋰電池充電器的電壓都偏高,很容易把鋰電池充壞.
最近本人找到答案了.本人看到一篇解釋文章稱,中國大陸的充電器的充電電壓是設置在冬天時的充電電壓,如果是春秋天氣時(四月份的時候),要把電壓調下來一點.所以,最好鋰電池充電器是能自己檢測環境溫度,然後自動設置充電電壓值,就象現在的大多數鉛電池充電器所做的那樣.
最後再補充幾句,象軸承,要當回事使用的話,大陸廠家大多也是使用進口的.象全順不用進口的軸承,還真有點奇怪.
包括現在的LED燈,本人家裡今年也買了兩隻吸頂燈用用,其中的LED燈珠,就是台製的.這就是所謂的產品品質.不想煩心就用進口的關鍵器件.也所以,現在大陸唉聲嘆氣的一個問題是,中國組裝的東西,表面上是價廉物美,可惜缺少的就是,我的中國"芯".
現在發現問題了就好,大家直接換成日本制軸承就行了.更好的辦法是,或者請S教授建議全順直接使用日本制軸承.當然,日本制軸承能好多少,可以使用多少公里,也還需要實證來比較.
golden888 wrote:
輪鼓馬達的壽命大約是...(恕刪)
壽命很難講,要看使用情況,若要猛操暴操,對零件品質要求勢必較高,所以針對產品用途來選用相對的零件就比較能保證使用壽命。
小E的馬達在原廠速度下騎乘的確擁有很長的壽命,但超過原廠設定速度下騎乘不用100KM就爆了,這表示原廠選用的零件與原廠宣布的車子性能是搭配的很好的。
又例如某車廠使用CVT中置馬達,號稱能高速行駛,原裝未改的情況下,不到2500KM就爆齒輪組的也有,所以要說壽命的話,真的很難講。
只是若有宣稱車子性能,但壽命卻不長的問題,那這原廠有必要檢討選用的零件是否能跟得上車子性能,或者學小E將標準放低一點,以保證有相對的壽命。
terrywan100 wrote:
壽命很難講,要看使用情況,若要猛操暴操
恩恩,我覺的以上都對,挑了terry的文回。
輪轂馬達老實說我滿看好的,因為安裝與結構簡單,未來優化上限高。
記得我說過吧!任一產業,任一產品,有民間改,他原廠就有銷路。
所以對幼稚產業的電動車,原設計輪轂馬達的車就容易上手。
但小E是特例,他背後優勢太大了,所以市佔率高,但也限制了發展,因為抱怨也跟著高。
反倒有點限制了電動車大爆發,畢竟油車使用者會針對最大廠消費者的評價決定是不是要進入電動,所以我才開發小e直上套件。
自然,每台車以外型已決定了消費族群,選小e的絕非動力掛,所以自然不需動用大瓦數馬達,也不需動用日製軸承。
只要稍微解決我個人很在意的安全上的動力輸出,對這台車就好用了。
而壽命上,老實說我覺得不是問題,而是在維修體系,那一種會轉動的機械構建東西不會壞,臺灣那一家電動車店會換軸承,看出重點了嗎?問題不在產品特性,在維修。
馬車幾百公斤,wish千來公斤,沒壞過,因為產品本來等級就不同,光看一根軸,都不知比市售馬達粗幾倍,依照每種性能需求,選用配件,其實是我認為很重要的。
比如小E,除非特殊要求,不然跟本不需魔化,上些兩三倍輸出的控與馬達,已經很好用了,又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