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ing-guy wrote:會被迫吸收大部分昂貴禦寒冬衣成本 鬼扯 你拿台灣思路看世界就很搞笑。人家冬天本來就冷的, 禦寒衣物根本就生活必需品價格跟實用性跟台灣不在一個級別上。而且都是本來就有的。根本不用多買。
貼這篇不是為了鼓勵打更多疫苗因為也有報告說打再多也沒用重點是【美國每 10 名死於 COVID-19 的成年人中就有 6 名接種了疫苗或加強了疫苗接種】美國打的那些疫苗,回應某樓~~~~~~~~~~~~~~~~~~~~~~~~~~~~~~~~~~~~~~~~~~~~~~~~~~~~~~~~~~~~為什麼接種疫苗的人現在代表大多數 COVID-19 死亡人數?https://www.kff.org/policy-watch/why-do-vaccinated-people-represent-most-covid-19-deaths-right-now/辛西婭·考克斯 , 克魯蒂卡·阿明 在 , 詹妮弗·凱茨, 和 喬什·米肖2022 年 11 月 30 日接種疫苗的人中因 COVID-19 死亡的比例有所上升。2021 年秋季,每 10 個死於 COVID-19 的成年人中就有大約 3 個接種了疫苗或加強免疫。但到 2022 年 1 月,正如我們在Peterson-KFF 衛生系統追踪器上發布的分析中顯示的那樣,大約十分之四的死亡病例接種了疫苗或加強了疫苗接種。到 2022 年 4 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的數據顯示,每 10 名死於 COVID-19 的成年人中就有 6 名接種了疫苗或加強了疫苗接種,並且至少在 2022 年 8 月(最近一個月的數據)之前仍然如此).這張圖表的數據來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它收集了全國 30 個衛生部門(包括州和城市)按疫苗接種情況分類的死亡人數數據。為了算作已接種疫苗,一個人必須在測試呈陽性之前完成其初級系列至少兩週(例如,完成兩劑 mRNA 疫苗後至少 14 天)。同樣,要被算作有加強劑,一個人必須在檢測呈陽性之前至少停用加強劑或額外劑量兩週。部分接種疫苗的人不包括在該數據中。在所有司法管轄區,地方衛生當局審查數據以確定死亡是否與 COVID-19 有關(通過審查生命記錄、死因和/或其他公共衛生調查或數據來源),儘管方法因州或管轄權。即使進行了這些審查,有時也很難確定患有嚴重潛在健康狀況的人的主要死因,儘管這些數據旨在僅限於 COVID-19 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的情況。從其他數據中,我們知道總體死亡人數繼續高於大流行之前(超額死亡)。我們將分析重點放在成年人身上。2022 年所有年齡段的 COVID-19 死亡人數中,不到0.5%是 25 歲以下的人群。如何解釋接種疫苗的人群中 COVID-19 死亡率上升的原因?這裡有幾個因素在起作用,包括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上升、免疫保護減弱和加強劑攝入量低,以及未接種疫苗者的免疫力發生變化。新變種加上減少掩蔽和其他非藥物干預措施也可能導致更多傳播,進而導致更多死亡。在疫苗推出初期,接種疫苗的人佔總死亡人數的一小部分,但專家警告說,這一比例可能會上升,因為接種疫苗的人佔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換句話說,如果美國 100% 的人都接種了疫苗,那麼接種疫苗的人將佔 COVID-19 死亡人數的 100%。同樣,隨著 2022 年接受加強劑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接受加強劑者的死亡比例也有所上升。COVID-19疫苗在預防重病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但並不完美,因此接種人群中的死亡事件仍會發生。事實上,接種疫苗的人現在佔人口的大多數——79% 的成年人至少完成了初級系列——CDC 的最新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人現在也佔 COVID-19 死亡人數的大部分。接種疫苗的人比未接種疫苗的人多得多,接種疫苗和加強免疫的人平均年齡較大,並且更有可能患有潛在的健康狀況,使他們面臨嚴重 COVID-19 結果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當 CDC 針對其中一些因素(年齡和人口規模)進行調整時,我們仍然看到未接種疫苗的人的死亡風險要高得多和其他嚴重的後果比同齡人誰保持最新的助推器。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因 COVID-19 患重病和死亡的風險更大,但疫苗和加強劑仍可大大降低這種風險。然而,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上升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似乎並不能解釋去年接種疫苗的人死亡比例上升的全部原因。這是因為在此期間疫苗接種率僅略有增長,但接種疫苗的死亡人數比例上升得更快(如上圖所示)。COVID-19 有望連續第三年成為2022 年第三大死因,而今年,全年死亡人數中約有一半是至少有主要係列的人.CDC和其他研究人員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 COVID-19 疫苗的保護作用可能會減弱或減弱,因此需要加強劑量來維持強大的免疫反應。儘管我們在此分析中使用的數據並未按自上次接種疫苗以來的時間進行細分,但考慮到疫苗接種率處於平穩狀態,許多死於 COVID-19 的接種疫苗的人很可能在數月甚至數月內接受了初級系列或加強劑一年多以前,這意味著他們對嚴重疾病的保護不如以前。疫苗保護的減弱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近期加強注射的原因,也是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加強針尤為重要的原因。根據目前的建議,除了他們的主要係列之外,大多數成年人現在應該已經接受了至少 2-3 劑加強劑(包括新的二價加強劑)。然而,只有14% 的成年人和 31% 的老年人(65 歲及以上)接受了最新的二價加強劑。CDC 數據顯示,2022 年這些轄區中死於 COVID-19 的成年人中約有 95% 年齡在 50 歲以上,每 10 人中約有 8 人年齡在 65 歲或以上,這凸顯了老年人了解最新情況的必要性關於推薦的加強針。未接種疫苗人群中死亡人數比例的下降也可以用未接種疫苗人口的變化來解釋。到目前為止,大流行期間,據估計許多未接種疫苗的人至少感染過一次 COVID-19,雖然數十萬未接種疫苗的人不必要地死於COVID,但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可能已經獲得了一些針對這種病毒的免疫保護幫助保護他們免受後續感染時的嚴重後果。然而,這種針對過去感染的保護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這就是為什麼仍然建議以前感染過 COVID-19 的未接種疫苗的人接種疫苗並及時接種加強劑。更多的傳播也可能導致更多的死亡。使用 Omicron 變體,再加上其他預防措施(如戴口罩)的減少,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比去年這個時候更容易被感染。結論如果說這是反對接種疫苗的證據,那將是對調查結果的歪曲。這一發現實際上強調了保持最新的助推器的重要性。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12 歲及以上接種過雙價加強針的人的死亡風險比未接種疫苗的人低 15 倍。CDC和其他研究人員表明,加強劑在預防住院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包括那些最容易感染 COVID-19 的人。CDC 現在向5 歲及以上的所有人推薦更新的二價加強針。
nomo333 wrote:貼這篇不是為了鼓勵打...(恕刪) 不管怎樣那是美國大多數民眾對自己國家的防疫嚴謹度有共識就好現在美國也沒有對防疫有太多的抱怨台灣其實也是類似狀況不滿意某些做法甚至對過去的一些防疫事件抱怨但看起來大多數民眾不想回到嚴格管制的狀態中國那是得自己評估協調鬧了幾天看台灣新聞沒熱度且01版上也沒討論就知道鬧幾天事件過去了中國趨勢也是走放鬆只是要放多快而已
watching-guy wrote:中國是今年寒冬冷空氣...(恕刪) 依我之前在武漢生活八年的經驗,最冷下雪的時間點大都落在過年前一兩個禮拜,但昨天看朋友圈,武漢居然下雪了,然後台灣白天卻超過20度以上,這的確少見。喔,對了,然後武漢剛好又是中國比較靠北邊卻沒有供暖的城市,所以一下雪真的超冷。但我相信一堆鍵盤鄉民會用自己補腦的言論來反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