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本周一(8月16日)正式宣布,聯亞生技的新冠肺炎疫苗「聯亞UB-612」並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EUA)審查,消息一出後,令各界譁然。
也不過就一個多月以前,聯亞生技集團在新冠肺炎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記者會上滿懷自信心,表示自家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皆良好,就連對抗變種病毒株也不成問題;甚至在本周一度傳出聯亞生技集團將通過新冠肺炎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的風聲之後,一大批熱錢湧入股市買進聯亞藥,該檔甚至還爆出歷史天量,卻沒曾想情況竟然在短短一個下午之內風雲變色,大家都在問,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聯亞生技集團UB-612新冠肺炎疫苗為什麼沒有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副組長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在本周一的防疫記者會上表示,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專案製造申請案經過包含臨床醫學、公衛、法律、藥學、化學製造管制、毒理學以及醫學倫理等等這些各方專家在上周日(8月15日)會議上充分的審查與討論之後,「零票」同意通過授權許可,食品藥物管理署邀集的與會專家出席共計22人,其中除了主席以外的21人投票結果為,有4人主張補件再議、17人投下不同意通過票,強烈建議「不予核准」專案通過及製造,換言之,等於無法補件再審的意思;原因是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雖然安全性部分尚可以被接受、具有細胞免疫反應趨勢,但中和抗體效價過低。中央研究院實驗的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中和抗體效價為187.9,按照規定,國產疫苗必須得要高過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抗體效價的0.67倍、亦即125.89,才能夠取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值低於此數值,中和抗體數據並沒有達到食品藥物管理署所訂定的免疫橋接標準。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今年5月底所召開的專家會議當中,訂定了二項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的療效評估基準,國產疫苗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之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放眼全世界都沒有國家選擇採用的「免疫橋接」的方式,採用「中和抗體效價」作為替代療效指標,要求國產疫苗試驗所誘發的免疫原性不得低於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我們來對比二款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完成完整二劑接種之後,高端疫苗的血清抗體陽轉率為99.8%,中和抗體效價為662;聯亞疫苗則是血清抗體陽轉率95.65%、中和抗體效價102.3。簡而言之,就是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自己所訂定出來的療效評估標準,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輸給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所以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結果為「不予以通過」。
●聯亞生技集團對於疫苗審查結果的回應以及上訴點是?
對於這般結果,聯亞生技集團在本周一晚間發出聲明表示對此感到遺憾,聯亞生技集團有意對「緊急使用授權未通過」向食品藥物管理署和醫藥品查驗中心提出申訴,並提議改用「Delta變種病毒株」作為標準,同時比較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與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效價,以現在原有的二項標準進行免疫橋接試驗,重新評估聯亞新冠肺炎疫苗的保護力。聯亞生技集團表示,此次食品藥物管理署僅僅取「單一時間點」來評估對抗新冠病毒原型株的「中和抗體力價結果」作為免疫橋接標準,並未納入「全面免疫力評估」、沒有加入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目前流行的Delta變種病毒株進行比較性試驗,無法完整呈現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設計特性。
聯亞生技集團做出以下的聲明回應:
一、聯亞UB-612為精準設計型次單位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集中具功能性的重點部位,於美國執行的靈長類(猴)攻毒試驗證實可以降低病毒量至無法偵測的極限值以下。經第一期、第二期臨床證實為高度安全的疫苗,可以有效誘導T細胞毒殺病毒免疫力與B細胞對病毒產生中和性抗體,中和性抗體效價持久並能夠中和大多數變異株,尤其對印度Delta變異株仍然保有與原始武漢株(WT)相近的中和抗體效價。然而大部分上市的疫苗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性抗體對印度Delta變異株皆大幅下降。
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直至今年6月10日才公告以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產生的對原始武漢株中和抗體力價作為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EUA)免疫橋接認定標準,並未考慮到目前肆虐全球的病毒株已經不是武漢株了,本公司以為疫苗要能夠有效對抗流行病毒變異株,特別是印度Delta變異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全球疫苗專家有共識皆認為「免疫橋接」應該多方考量與比較,包括「長期」中和性抗體力價之外,尚應該納入T細胞免疫、長期免疫等等,也應該納入目前流行的Delta等變異株病毒進行比較。
●聯亞生技集團打算將要提出申訴重審是可行的嗎?
針對聯亞生技集團將提出申訴、申請重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本周二(17日)做出回應說明,聯亞生技集團的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未能通過,是根據專業的技術性審查標準,審查流程是按照當時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的同樣規格,因為未來不會上市,所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會主動公布聯亞生技集團新冠肺炎疫苗的抗體相關數據以及審查時的會議紀錄,沒有其必要性,但若是聯亞生技集團願意主動公布也無妨。陳時中指揮官表示,如果聯亞生技集團認為有相關佐證得以證明該新冠肺炎疫苗具備防疫效益,那就需要提出具體的實驗計畫,並且交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審查。
●聯亞生技集團沒有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後的下一步會是?又針對疫苗的處置為何?
另外,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在先前就已經下訂給聯亞生技集團的5百萬劑合約訂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未來聯亞生技集團的新冠肺炎疫苗只要通過三期臨床試驗後,能夠證明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具有保護力,那麼政府單位的5百萬劑疫苗採購合約就依然有效。而至於目前聯亞生技集團已經生產、交給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期限為二年,因此,如果聯亞生技集團在二年之內做完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獲得藥證,那這一批疫苗仍有望能夠封緘上市,不須要作廢。即便沒有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聯亞生技集團先前已經規劃於印度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仍然是可以繼續執行的,未來,聯亞生技集團若希望透過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再次申請「專案製造」或是「正式藥證」的許可,可以遵循一般疫苗的上市程序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申請。
隨著聯亞生技集團的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失利之後,5百萬劑國產疫苗的缺口更加赤裸裸地曝露其脆弱性及隱憂,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新冠肺炎疫苗的採購數量原先就極其嚴重的不足,如今等同於再添上一個變數。根據聯亞生技集團內部的評估,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的單月產能可高達2千萬劑,而現階段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的年產能為1千萬劑,且短時間內尚無法提升產能,原先看好能為台灣疫苗供給量「進補」的雙國產疫苗計畫,未來所必須面臨的挑戰,恐怕只會更加地嚴峻。
聯亞生技集團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沒能過關,波及集團旗下在興櫃掛牌的子公司聯亞藥(6562)本周一(8月16日)股價劇烈震盪,後隨即上演斷崖式下墜的劇碼。在公布聯亞生技集團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許可的審查結果之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經提及「聯亞生技集團的新冠肺炎疫苗生產量能很高,未來在供貨方面應該不會構成問題」。外界解讀此談話為樂觀訊號,聯亞藥股價直接一路向上飆漲至207元,到了本周一下午2點鐘一過,就在緊急使用授權許可審查沒有通過的消息一傳出來以後,聯亞藥從高點開始下殺狂瀉不止,僅短短十多分鐘就跌掉1百元,股價一度被砍到只剩下100元、近乎腰斬的程度,台灣股市就在一瞬間悲催蒸發掉數十億元,至本周一當天下午3點鐘興櫃收盤,聯亞藥小幅回升收在117.5元,距離盤中日高點207元下挫跌幅高達43%,當日最高價與最低價價差相差高達107元。由於興櫃並沒有漲幅以及跌幅10%的限制,且無法當沖,也無法融資券,一大票投資人慘遭套牢。本周二、周三、周四的股價仍舊在低檔徘徊無明顯起色,欲振乏力,周四(8月19日)收盤以116元作收。
圖片來源/(由上至下依序為)Pixabay、翻攝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畫面、聯亞生技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