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是鳳山縣新城僅存的唯一一座城門,也是臺灣現存城門中,少數還保有通行功能的城門。
按照現場說明牌所云,鳳山縣新城的六座城門興建於1804年,從網路上找的資訊,得知這座城門可能並沒有城樓,
目前的外觀是依據大東門的外形,在2006年整修而來的。
東便門最特別的是橋前有對守橋的橋公橋媽,還有幾乎是位在鳳山溪中的地理位置,以及目前仍保有輕型車輛通行的功能。
顯見鳳山縣新城的城門,幾乎都位居交通要衝,以至於目前只餘交通最不繁忙的這一座。

東便門的城門上方原是平的,城內這側的磚造女兒牆是2006年整修時,參考大東門舊照片新做的。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的城內側門額,上書「東便門」,落款為道光十九年(1839年)。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高雄市政府所立之說明牌,說明鳳山縣新城的興建年份在1806年,但東便門上橫匾落款為1839年,二者有不小落差,原因不知為何?或許原本是有門但無橫額,於1839年再補作。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的城外側,城門洞上方門額「同儀門」,以及女兒牆、雉堞等都是後來2006年整修時新作的。目前東便門仍保有通行的功能,機踏車可以自由通過。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的側面,從前可能有城牆相連接。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的城門洞,為前後兩圈石拱門。拱圈為紅磚材料,拱基為石材,外牆為硓咕石。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從城門外往城門內看門洞。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城門洞內的門閂洞,外圍覆有紅磚。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在東便門外,有座小小的東福祠,裡面供奉的是橋公與橋媽,祂們的角色就類似土地公與土地婆。
不過祂們的任務是守護這座橋和來往人們的安全,和土地公土地婆還是有點差別的。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福祠的外觀,很可愛的一間小廟。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福祠旁立一座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重修東福橋碑記」,記述地方籌建石橋之捐款情形。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出現在東便門前的水協仔,為什麼在這裡出現它,這老狗想不明白。
水協仔是一種抽取地下水用的手動幫浦,從前沒有自來水時,許多居民靠它取得自來水。
但仔細看看它的位置,東便門外就是鳳山溪,並沒有設置水協仔的必要。
或許只是前高雄縣政府整修時想讓遊客知道什麼是水協仔吧!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便門外有東福橋跨越鳳山溪。
這座東福橋是在2006年重修的鋼橋,原有的石板橋在2001年被颱風沖毀。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東福橋的新舊結構。
下方的三座船型橋墩僅保留一座,另外兩座被吊起置於中山路旁。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東福橋的舊橋墩,現在被吊起,置於中山路旁。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要離開東便門前,走回道路旁,見到東便門像座孤島般立於鳳山溪中,心中覺得有點奇怪。究竟當年城牆是如何和東便門連接的呢?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換個角度看東便門,的確像個孤島,或許當年的鳳山縣新城的土城牆地基,己經被溪流大水沖刷殆盡了吧!!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5
地址: 同儀門
營業時間: 0:00 ~ 23:3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5
    地址: 同儀門
    營業時間: 0:00 ~ 23:30
    電話: 07-7422111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名稱: 高雄 鳳山 東便門/同儀門 — 鳳山縣新城殘跡巡禮(四)
地址: 同儀門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