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個性、精神與意識,可以量化與數位化嗎?

目前有否這樣的研究~
人的記憶、個性與意識,可以量化與數位化嗎?
如果可以的話,或許人就可以真正的超越死亡了?
因為軀體可以複製,但是一個人的意識、記憶、精神、個性能量化並數位化?這樣做得到嗎?
1515151515151515
你如果知道敗家該適可而止,並且懂得節制的話,你將不會出現在這裡,也不會看到這行字
Ivan.Su wrote:
目前有否這樣的研究~...(恕刪)



生物的大腦經過無數年的演化其複雜性是無可比擬的

在科學理論上來講,電子數位化數據是比較低層次的一種保存資料的手段

而人類大腦跟電腦的分別是複雜性和容錯性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電腦,我給你一個蘋果和一個籃子讓你去放好

電腦的結果就是找一個位置放這2樣東西,而不會把蘋果放入籃子再找地方放,除非你有寫這個功能的程序

這就是〞創造性〞,創造的來源是海量的〞正確〞和〞錯誤〞資料混合的產物,換一個方式來講就是一種〞宏觀〞的處理資料技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有海量的資料,因此人類擁有"聯想"的能力,事實上在生活上,我們幾乎很大一部分都是靠這種聯想的能力來處理問題的,比如法院宣判,法官很多時候會參考以前有無同意案例來做審結。再比如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會根據一般的"生活常識"來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而幾乎我們所有的"生活常識"都是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一直到我們死亡那一天,我們還在學習。(這就是為什麼你小時候做錯事情,媽媽會打屁股,而這也是為什麼周董會去唱"聽媽媽的話",因為這些一切都是在學習,或者說"儲存資料")
人類的大腦記憶的運作方式不是電腦的0和1,而是一種似是而非,同時兼容正確和錯誤的結果。

人們記得小時候某一天發生的一件很特別的事情,有時候是靠味道,有時候是靠一種聲音,就能勾起你的回憶,但記憶不會顯示的很仔細,也不會像電影重播那樣準確,但你的確記得大約的事情經過。而電腦就可以通過畫面,聲音來完美從現資料。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生命,就是他的經歷,記憶的混合體。 也可以說大腦的記憶和這個人的獨特性格,這2樣東西,就代表一個完整的人。這種說法容易走入一個悖論,就是假設靠基因工程複製一個人的身體和大腦,再複製這個人的全部記憶進入大腦,那請問是否代表複製人就可以算本人?那是否代表人類已經長生不老?如果在本體沒死亡的時候喚醒複製體,那代表什麼? 因此除了記憶,人本身的特殊性格也是靈魂的一部分,但性格是不具複製性的,因為是後天養成的,外在環境不可能完全重複,因此最後性格也不一樣,所以即使複製了記憶,還是2個不一樣的人,本體死亡,就是最後的死亡。

如果只是簡單的把大腦內資料完全數據化,即使換一具新的身體,那你也不再是你,而會變成一個有身體的機器儲存器而已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這就是所謂的AI人工智慧了吧

希望電腦能人腦一樣
這讓我想到EVER17的三種不死....

我個人以為
討論能否複製首先會面對到一個問題
就是如何去驗證?

今天我很難證明兩個東西完全相同
因為就算我拿所有可得儀器測量
都告訴我這兩個東西是完全一樣的
但很可能其實有隱藏的某種測量工具或方法(好比說 恩 不大會掰)
可以分辨出兩者的差別
所以比起[這兩者完全相同]
[這兩者有差異]這點相對的好證明
或該說較容易舉出讓大家相信的證據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今天假設某個天才[就他的觀點]成功複製了人的精神或啥的
他很難去證明他真的成功完美的複製了所有的東西
而和他(她)抱持相反觀點的很容易可以舉出些阿里不達的證據反駁他(她)
亦或是當事人自己數年後或數十年後才發現自己的錯誤也不無可能
此時因為相信他(她)的技術而產生的[劣化複製品]又如何自處

總歸一句話....問題很多
================================================================
這篇回文離題離很大....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好比駭客任務.有沒有可能發生?當然有可能,人腦中的各種電波反應對電腦而言充其量不過是一堆0與1的組合.

只是這一堆0與1要如何組織才能變成有意義?而不是單純的量化?

換個角度想好了,如果下雨了我們通常會去想"下有多大"?

大雨?小雨?毛毛雨?要大不大雨.要小不小雨,有點大又不會太大,有點小又不會太小....晴天雨...東山飄雨西山晴...
該如何界定(形容?定義?)讓電腦了解?這恐怕不是寫支程式說下50mm以上水量是大雨,50mm以下水量是小雨就可以解決的..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先把香跟味解決吧
如果有一天人類的科技可以完全複製生物的大腦
或許可以把一個人的記憶和個性作個儲存
有點像回復軟體的感覺

但是有個問題
假設我的大腦被複製並封存起來之後
有一天我和林志玲做了令人臉紅心跳的事情
這兩個大腦的儲存資料是否就不同了
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是否有微妙的誤差

如果有天我被忌妒我和林志玲嘿嘿嘿的fans殺掉
醫生幫我重新製造身體並從封存的大腦回存資料
我不記得我和林志玲嘿嘿嘿過
這樣那個殺我的fans的動機是否就失去了
現在的我是沒有那段記憶的人
卻遇到我完全不了解的官司
會不會有法律上的問題呢?

我在搶銀行之前儲存的記憶
如果在搶銀行失敗之後被抓伏法
用以前記憶重生的我是否還有罪?

很有趣的討論呢







生物的腦,包括人腦,都是由神經元經由密密麻麻的樹突往外和其他神經元建立連結,估計每個神經元大約會和其他數千至上萬個神經元建立連結。

Blue Brain計劃(連結1,連結2,連結3)其實就是在玩樓主在問的事情,據說已經把人腦的物理結構完成取樣(當然是已死之人)。但以目前的科技來說,要「活著」複製並記錄人腦千億個神經元間的網路連結型態和鍵結權重,應該還是不可能,所以目前還是沒辦法量化和數位化。即便是記錄成功了,要如何讓另一個腦「重現」這樣的連結型態和鍵結權重,也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目前這個計劃已經記錄了一隻老鼠的腦部,以IBM Blue Gene超級電腦模擬重現這個腦,但僅有真正鼠腦的一半的規模,而且速度也只有真正腦的十分之一,所以未來的路還很長。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是否是指同一件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