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wrote:
先看懂別人發言再提問好嗎?
有哪一句話說,恆定功率就不能加速?
恆定功率當然還是可以加速,只有推力大於阻力,速度就會再上去
但是,在恆定功率的情況下,加速的能力一定會縮水

「恆定功率不能加速」這句話,我從沒說是你講的
你往前翻就會知道答案了

至於為何功率下降還可以加速?
引擎轉速就算超過最大馬力輸出的轉速域
但透過變速箱輸出到輪胎上的輪上扭力如果還足夠抵抗當時所有的阻力
就還有辦法再加速
有些車的極速轉速會出現在最大馬力轉速之上,就是這個原因

acer wrote:
以你舉的例子與數據,該車在 5250 rpm 的加速性與 6500 rpm 的加速性
都有加速性,但是 5250 rpm 的加速性會超過 6500 rpm


如果你指的是同一檔位在這二個轉速域的加速性的話
這麼講是正確的!
因為6500rpm的扭力輸出值已經下降到22.47kgm

但如果是在同一個速度下,使用不同檔位
將轉速在5250~6500rpm間切換的話
則加速能力會完全相同

以這台車204匹為例,5250~6500rpm恆定功率輸出
扭力就會呈現以下變化:
轉速 ... 扭力
5250 … 27.82171429
5500 … 26.55709091
5750 … 25.40243478
6000 … 24.344
6250 … 23.37024
6500 … 22.47138462

假設在一固定檔位及速度下,引擎轉速達到5250rpm
這時退檔將轉速提升至6000rpm(齒比放大114.2857%)
24.344* 114.2857% 剛好等於 27.82171429 (5250rpm的扭力)

同理可以證明,在相同速度下,經過變速箱的轉換
只要轉速是在5250rpm~6500rpm之間
輪上扭力會相同,加速能力也都會相同


acer wrote:
引擎輸出的轉速不動,扭力也不增加,然後速度還可以不斷上升。

請大大賜教,這要怎麼辦到。


轉速不動,速度不斷提升

這段影片可以解釋,引擎的扭力值沒有增加,轉速也沒增加
但是仍然可以讓速度不斷提升
唯一一直在變的是齒輪比,不斷的在變小
也就是說,輪上扭力不斷變小,加速能力也不斷在變小
直到輪上扭力小到剛好與所有阻力扯平,就是極速了



ACON99 wrote:
這種錯誤的話請你自己吞回去
Tesla 加速就是全扭力零轉一路轉到底 會變的是功率 不是推力
Bugatti 加速推力甚至大於1G
推力已經大到要用特殊胎了
要幻想自己的神奇變速箱之前
最好先去了解一下真實的世界

明明就是定功率加速不可能 0-120要拉轉
還要凹成思考才會廣....
愛作文的話就不奉陪了


我不需要吞什麼話回去, 又沒說錯什麼... 我只是覺得很無奈你很會東拉西扯,
二百萬美金售價那是經濟學裏價格決定的問題, 是商學院在談的問題, 扯這幹
嘛? 那我們要不要談談經濟學裏鑽石與水的價格矛盾問題? 然後再結論 200 萬
美金以下的車都不叫車, 不適用物理學? 要你承認個定功率加速存在的事實,
就有一票人要被你罵台客腦殘, 奇怪耶你...

Tesla 不代表所有的車, Tesla 時速 30kph 時沒有檔位可以選擇, 別的車有,
你要用 Tesla 的 model 去解釋所有的汽車, 然後來下結論說軸扭力就可以決
定加速力, 那是你選擇的 model 的結論, 但你為何不去想想你的 model 有沒
有什麼疏漏之處? 求同存異會有這麼難嗎?

到現在你也沒回答我, Tesla model S 的終傳我改大一倍, 跟 Tesla model S
原廠車比 0-60mph (我不比 0-125mph), 一樣的車, 我也不改馬達, 所以馬達
軸扭力也沒提升, 但我輪上扭力加大一倍, 你覺得我會不會贏原廠車? 如果你
能保持雅量, 那您不妨好好想想這問題看要不要認真依物理原理回答看看...
或者你要說我這樣改就是台客腦殘也沒關係, 我又不會少塊肉...

Bugatti 並不適合 Tesla 的 model, 30kph 時可能有一二三檔可以選用, 那
在 30kph 情境時, 想要有最大加速, 依照物理定理, 你只會有一個選擇; 當
然了, 如果你老是要搬出胎會打滑, 所以用不到全功率輸出這種奇怪的理由阻
止自己思考更深, 然後選擇要打在三檔開 30kph, 我也愛莫能助... 難道假設
胎不打滑是罪過嗎? 不是全世界的車都是裝備那種 8 升的增壓引擎, Bugatti
可以碰到輪胎的臨界點, 不代表全世界的車就不適合輪上扭力決定加速力的
model...

請你告訴我們, 你還堅持引擎軸/馬達軸扭力決定加速性, 而完全不必考慮傳動
系統嗎? 如果是, 那表示 Bugatti 打什麼檔位都不重要, 一樣都可以在三秒內
完成 0-100, 你說是吧? 如果你要堅持, 那你就用這 model 吧, that's your
choice! 而且依照這邏輯, Bugatti 打六檔起步也是三秒內 0-100, right?

哦對了, 那個白痴台客腦殘影片 0-120kph 不是定轉速, 我完全同意你, 但依然
無法否定 120-190 存在定功率加速的事實! 說不定 CVT 技術進步個 100 年後,
未來的影片會變成 0-119kph 不定轉, 119-190kph 定轉, CVT 科技好歹進步了
1kph! ...如果傳動系統的研發工程師都像你這樣想, 豈有今天滿街的 CVT?
又豈有人會把 CVT 放到 F1 去跑? Open your mind!

另外, 我欠回答你一個問題:
ACON99 wrote:
4. 我不能理解你的論點的地方是 CVT車並沒有作出有檔車作不出來的現象?

那時沒看懂你的題目, 我答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有的, CVT 有一件事跟檔車很大的不同, 就是它是帶著負載在變齒比; 這件事很
重要, 因為它讓引擎可保持 power 輸出同時還能改變齒比造成加速... 這件事極
為重要, 因為唯有想通這件事, 才能真的明白, 加速不是只有靠拉轉, 以及固定輸
出功率加速的那種感覺! 除非你不騎速克達機車, 否則你享用這種科技已經很久了!
檔車可以去 approach 這種 model -- 無限多檔位及換檔時間為 0, 可以逼近這
種思考, 當然, 還是那句老話, 這要放開心胸, 用點想像力去思考, 不要急著去否
定什麼!
我想, 一直講來講去, 我直接例算一篇好了, 有興趣的人就不妨參考看看吧...


[Q] 有兩顆引擎: (a) 30kgm@500-2000rpm, (b) 10kgm@1000-8000rpm, 裝配在一車輛上, 該車輪胎直
徑為 17 吋, 請問同樣在時速 30km/h 時, 兩顆引擎全力運轉, 裝配哪一顆引擎會產生較大的輪上扭力?
----------
17吋直徑的輪子, 周長為:
(17*0.0254*3.1415)=1.36m

車輪時速 30km/h 時, 輪子的轉速為:
30km/h = 0.5km/min = 500m/min
500/1.36 = 367.6rpm

車輪時速 30km/h 時, 輪子的轉速為 367.6rpm, 對應至引擎 (a) 全力運轉 2000rpm, 應使用的減速比為:
2000 / 367.6 = 5.44

車輪時速 30km/h 時, 輪子的轉速為 367.6rpm, 對應至引擎 (b) 全力運轉 8000rpm, 應使用的減速比為:
8000 / 367.6 = 21.8

車輪時速 30km/h 時, 輪子的轉速為 367.6rpm, 對應至引擎 (a) 全力運轉 2000rpm 時, 輪上扭力為:
30 * 5.44 = 163.2kgm

車輪時速 30km/h 時, 輪子的轉速為 367.6rpm, 對應至引擎 (b) 全力運轉 8000rpm 時, 輪上扭力為:
10 * 21.8 = 218kgm

** 可知引擎 (b) 扭力雖不很大, 但轉速很高, 在很大的減速比下, 發揮槓桿效應, 仍然產生優於引擎 (a)
的輪上扭力, 故引擎 (b) 加速潛力較大!

** 附上計算馬力比:

(a) 最大輸出公制馬力: (30*2000/716) = 83.8 匹
(b) 最大輸出公制馬力: (10*8000/716) = 111.7 匹
--> (a) 比 (b) 之比值: 83.8 / 111.7 = 0.75

而裝備(a)引擎時的輪上扭力比上裝備(b)引擎時的輪上扭力:
--> 163.2kgm / 218kgm = 0.74862 --> 大約等於最大馬力比
--> 輪上扭力的比較, 約略就是最大馬力的比較

** 證明加速能力跟馬力(嚴格說是跟馬力質量比)較有關係, 跟引擎軸扭力較無關係
** 如果不想拉到最高轉速, 那只有降減速比(升檔), 只會讓輪上扭力更弱, 這也表示引擎沒以最大功率輸出
** 好的車手重視配速, 選擇正確的檔位, 原因就在於選擇正確的引擎輸出功率來匹配其行駛之路況
** 爛的變速箱, 就算有好的車手也沒用, 原因在於爛變速箱設置配比不佳, 剛好車手想用的速率區段都無
法匹配到適當的功率, 以致車手能力再好也無法發揮
** 數學好一點的人就自然會看出, Power=CrankTorque*CrankRpm 就是整個效能的限制式, 至於這
個 power (功率) 是要用在馱重, 或是用在速度, 都是可選的, 變速箱可以提供這個選擇, 所以, "加
速看扭力, 極速看馬力" 是很懶人包的一種說法, 真要說它其實有些誤導大家; 但因為市售車多半轉速
域不會差太多, 大家紅線點都沒差很遠 (6000~8000), 所以引擎軸扭力的差異往往就是引擎馬力的差
異, 久而久之就誤以為引擎軸扭力決定加速力, 而忽略了馬力才是更正確表達了引擎作功的能力
** 柴油 2.0 的車為什麼加速 0-150 拉不贏汽油 3.0 的車, 這光用引擎扭力是無法解釋的
** F1 賽車是最常被引用的另一典型例子, 扭力普通, 但轉速可以達到市售車約 3 倍的轉速

----------
為何輪上扭力決定加速力?
公式: 輪軸推力 = (輪上扭力/輪半徑) /* 輪軸推力即推動車身之力量 */
其中輪子半徑是不變的常數, 所以可知輪上扭力 (引擎軸扭力經傳動系統放大而來) 正比於輪軸推力


----------
定功率加速與變功率加速之爭
基本上, 慣於用拉轉=加速的思考模式的人, 會習慣性下結論加速過程即為引擎輸出功率拉升之過程而
有此謂; 而慣於以定功率加速思考的人, 其出發點之基礎在於單位時間作功量愈大 (單位時間放出的能
量愈大), 加速效果愈強, 所以採定功率加速思考模式的人, 著重在任何時候都盡量保持在最大的功率
輸出, 而利用不同的檔位去匹配車速... 這種爭論, 基本證明並不難, 大約如下邏輯:

P=F*V=F*L/t
P*t=W; P=W/t
--> W/t=F*L/t
--> W=F*L
F 即輪軸推力, 源自於輪上扭力, 即引擎軸扭力經傳動系統放大而得來
L 即單位時間內輪子滾過地面的長度
W 即所做的功, 單位是焦耳

基本上只要證明 F 對 L 的積分值較大, 就可以證明加速較快. 而保持任何時刻引擎處於最大功率輸
出, 配合正確的齒比, 就可以確保在當時速率下, 最大的輪上扭力, 這是最大加速的要件; 而用拉轉
來加速的過程, 並不符合這個條件! 通俗的例子就是: 同一台車子, 掛三檔起步拉 0-100, 跟一檔一
檔升上去拉紅線去衝 0-100, 前者完全是用拉轉的概念完成加速, 後者則在有限檔位數中, 盡量保持
不要離大輸出功率太遠的轉速來加速 (但因為檔數有限, 所以升檔掉轉再拉轉是免不了的), 通常是後
者勝... 而此一概念推廣下去會變成密齒比多檔位, 最終是 CVT.

----------
[附: 參考公式群]
引擎軸扭力 (kgm): CrankTorque
引擎軸轉速 (rev/min): CrankRpm
傳動系統整體減速比 (gear ratio): GearRatio /* 傳動路徑上所有齒比(包括終傳)全部都要乘起來 */

輪上扭力 (kgm): WheelTorque = (CrankTorque * GearRatio)
輪子轉速 (rev/min): WheelRpm = (CrankRpm / GearRatio)

公制馬力PS =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16
制動馬力: EnginePower = (CrankTorque * CrankRpm * 716)

dancingra wrote:
P=F*V=F*L/tP*t=W; P=W/t--> W/t=F*L/t--> W=F*LF 即輪軸推力, 源自於輪上扭力, 即引擎軸扭力經傳動系統放大而得來L 即單位時間內輪子滾過地面的長度W 即所做的功, 單位是焦耳基本上只要證明 F 對 L 的積分值較大, 就可以證明加速較快. 而保持任何時刻引擎處於最大功率輸出, 配合正確的齒比, 就可以確保在當時速率下, 最大的輪上扭力, 這是最大加速的要件; 而用拉轉來加速的過程, 並不符合這個條件! 通俗的例子就是: 同一台車子, 掛三檔起步拉 0-100, 跟一檔一檔升上去拉紅線去衝 0-100, 前者完全是用拉轉的概念完成加速, 後者則在有限檔位數中, 盡量保持不要離大輸出功率太遠的轉速來加速 (但因為檔數有限, 所以升檔掉轉再拉轉是免不了的), 通常是後者勝... 而此一概念推廣下去會變成密齒比多檔位, 最終是 CVT.

完全看不出這裡哪一條式子 說明定功率 加速比較快
前面那個亂設齒比亂寫引擎規格比較更好笑
寫這種自設立場的規格乾脆去跟開板的例子互相取暖好了...
ACON99 wrote:
完全看不出這裡哪一條式子 說明定功率 加速比較快
前面那個亂設齒比亂寫引擎規格比較更好笑
寫這種自設立場的規格乾脆去跟開板的例子互相取暖好了...(恕刪)

真的最後要跟你講的是保持高輸出功率加速比較快, 是定功率或變功率我壓根不在意...
都跟你講那麼白了, 式子告訴你要去關心輪子滾過地面的每一吋用多大的力在扭轉, 而不
要一直去想引擎軸/馬達軸扭力很強就表示加速很快...

你的錯誤在於你忽略動力源到胎面全部的力學元件都要計算進去, 你只一直強調軸扭力,
卻不把傳動中的槓桿元件都計算進來; 你可以不用功率角度來解釋加速性能, 你只要能把
輪上扭力的完整 model 表達出來, 一樣可以完全不談到馬力二字就談加速性, 但你選擇
不要, 你就是要用 "加速=拉轉" 來綁死自己, 而不願重新想想 "加速=拉轉+升檔" 這
種概念, 甚至 "加速=升檔" (沒有拉轉這件事)...

至今我不知道你一直堅持軸扭力決定加速的物理論述基礎在哪, 隨便在傳動軸上加一個齒
輪組就可以改變整台車子的加速特性,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但你捨此不論, 死抓著軸扭力
在作文章, 別人的話字句不入, 甚至字句必駁, 你要是一直不 open mind, 放下你的防
衛心態, 你的成長永遠受限...

你要是堅持引擎軸/馬達軸扭力決定加速力, 那請你寫式子來證明! (我起碼不會用嘲笑跟
貶抑的方式去評斷你的 model, 你寫得對我一樣會按讚, 但前提是你要肯寫)

幾個問題你沒回答我:

1. Tesla model S 終傳改大一倍, 但不改馬達, 0-60mph 加速會不會更快?
如果不會, 請寫式子證明!

2. Bugatti Veyron 16.4 打六檔衝 0-100, 會不會一樣在 3 秒內?
如果會, 請寫式子證明, 順便結論是否 Bugatti 可以不必安裝變速箱, 跟 Tesla 一樣!
dancingra wrote:
真的最後要跟你講的是保持高輸出功率加速比較快, 是定功率或變功率我壓根不在意...
都跟你講那麼白了, 式子告訴你要去關心輪子滾過地面的每一吋用多大的力在扭轉, 而不
要一直去想引擎軸/馬達軸扭力很強就表示加速很快(恕刪)

搞了半天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啥...
定功率加速是你講的 現在又轉移話題
愛作文章寫啥變速箱 是阿 那輪胎半徑大小要不要算? 車重要不要算? 車高 氣動力要不要算?

這種自己畫圈圈沒人可以救你..
本來討論扭力還是馬力就是指引擎輸出的比較 不然你來個"輪下馬力"阿
會搞這種奇怪"輪下扭力"論點 就是想牽拖其他東西:
1. 先是堅持加速過程都是定功率 (廢話 要是加速不是定功率 那比功率有屁用)
2. 再來是堅持扭力可以由齒輪箱生出來 (更無聊 好像只有你的車有八千轉 大扭力的車都該死三千轉)
3. 絕招就是搞一個神奇無限段CVT變速箱 每次都舉例100-200隨時都可轉速換扭力 永遠忘記0-100這段..
4. 被人指出 無神奇變速箱 就來牽拖也許"未來"有可能...(大絕招喔)

根本就是物理跟數學基本都有問題!

微積分最基本就是教"極限的概念" 任何微量都有個最小值! 不是零!
搞不清楚的人就會去幻想啥"無限變速" 搞個加速過程無限久...

再來是拿馬力跟轉速說嘴 要齒輪箱變換扭力...
所有世售車 引擎最高轉速就是在那個六到八千轉左右
轉速差距只在約33%...

但是 世售車引擎馬力可以差到10倍! 有八十匹馬力的 也有一千匹馬力的!
八十匹馬力的引擎跟一千匹馬力引擎搞不好轉速差不到三分之一 但是扭力差了十倍!!

就有人無視這種現實的情況 拼命強調扭力可以由變速箱轉換獲得...
那賽車加裝渦輪增壓都是白癡喔 扭力幹嘛加個一兩倍? 換換神奇齒輪箱就好了啊?

加速的過程中 扭力就是在起步加速的最初就存在! 如果是馬達的話 起步就是最大扭力!

很抱歉 馬力就是無法在起步最初就灌入 太多實際或是簡單計算可證實...

你尚未作功哪來馬力阿?

ACON99 wrote:
就有人無視這種現實的情況 拼命強調扭力可以由變速箱轉換獲得...
那賽車加裝渦輪增壓都是白癡喔 扭力幹嘛加個一兩倍? 換換神奇齒輪箱就好了啊?


這麼說好像還是沒辦法解釋Dancingra大的問題

d大寫的式子言之有據

不懂你反駁的點在什麼地方?

你要不要從式子裡面針對他的問題去推翻他的理論

我們好給你一個掌聲

不然感覺起來很像是個國中生辯不過大人

靠著講話大聲來壯聲勢

程度整個就都弱掉了

我記得你說過你是個碩士生不是嗎?

hughkk wrote:
這麼說好像還是沒辦法解釋Dancingra大的問題
d大寫的式子言之有據
不懂你反駁的點在什麼地方?
(恕刪)

你看不懂我不意外
之前講那魔多都在無視兼裝傻了...
你要跟他相互取暖請自便
寫半天裝樣子仍然無法證明加速靠馬力....
0-100加速就是有小馬力電動車比你快的實例存在...
ACON99 wrote:
寫半天裝樣子仍然無法證明加速靠馬力....
0-100加速就是有小馬力電動車比你快的實例存在...


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證明加速靠馬力
a車在任何一個速度下的馬達軸扭力都和b車一樣
但任一速度下馬力輸出都是b車的1.5倍

所以a車加速絕對比b車快
你學物理的應該看得懂吧?

hughkk wrote:
假設電動車a
電動馬達恆定扭力50kgm,可以拉轉到6000rpm(418.99匹)
那麼它的馬力輸出會呈現以下的變化

轉速rpm.....馬力(hp)
500 … 34.91620112
1000 … 69.83240223
1500 … 104.7486034
2000 … 139.6648045
2500 … 174.5810056
3000 … 209.4972067
3500 … 244.4134078
4000 … 279.3296089
4500 … 314.2458101
5000 … 349.1620112
5500 … 384.0782123
6000 … 418.9944134

有另一台規格一模一樣的電動車b
唯一差別就是它的極限轉速只有4000rpm(279.32匹)

我們將這二台車的齒比都設定為極速200km
也就是說:
a車6000rpm到達200km/h
b車4000rpm到達200km/h

馬達扭力值都一模一樣
我們將極速目標訂在200km/h
請問哪台車可以先達到?

答案是:a
因為電動車a的極限轉速是電動車b的1.5倍
當極速設定相同時,電動車a的齒比就可以比電動車b多出1.5倍
輪上扭力當然就多出1.5倍

雖然拉轉過程中,馬達扭力輸出值不變
但是因為齒比較大的關係,阻力較小
電動車a轉速攀升的速度肯定比電動車b快
絕對比b車更快達到200km/h

而在0-200km/h的加速過程
任何一個速度下,a車的馬達輸出馬力也都是b車的1.5倍
(因為相同速度下,b車的轉速相對較低,馬力也較低)

在這個例子中,二台電動車在動力上的差別,就只有差在「馬力」
acer wrote:
那個速度與轉速表的影片,只會看到CVT的特性,從物理的定義,轉速不變,速度持續加速,代表馬力消耗快速增加,馬力可以從阻力反推,但是扭力是不是固定還是變化,光從這樣的影片看不出來吧。...(恕刪)

不好意思, 這幾天都很忙, 沒馬上回您...
影片看不出來的是油門跟 CVT 有沒有打滑, 我們只能假設駕駛者對油門是一路踩死到底不鬆開, 而且
CVT 沒打滑, 而扭力的部分, 引擎軸扭力不會變, 除非油門 (節氣閥) 有變, 否則一直固定; 而一直
在變的是齒比, 所以引擎扭力經由傳動系統後, 到了輪上, 輪子扭轉力道會愈來愈弱, 您可以想像一台
手排車, 不斷往高檔位升檔, 每升一檔, 輪子上的扭力就弱一點, 這個即便影片看不出來, 也可以由一
般的物理通則推斷...

acer wrote:
最大功率輸出,d大其實可以研究看看柴電機車頭,為什麼不直接輸出柴油動力,而偏偏要多一次能源轉換,在起步的低速領域,轉速就拉到峰值,為的就是把扭力在低轉速搾出來呀。

我想這個講的是 efficiency 的問題, 我用我的方法解釋, 您聽看看是否可以參考:
機車頭要拖動的負載是極為沈重的東西, 如果以傳統直接驅動拉轉換檔的方法來拖拉負載, 它讓引擎運
轉經常無法處於一個較佳 efficiency, 機車頭的運轉可能很難在整個 powertrain 上使用像 CVT
這種東西來提升效率, 但柴油機組拿來發電要控制柴油機處於最佳的運轉狀態就容易得多, 而電動機組
在能源效率上又較內燃機為佳, 所以在能顧及成本及效益的考量下, 採取這種系統設計是有可能的...
這件事我較難解釋更多, 但比較貼切的例子就像 TOYOTA Prius, 在精神上是類似的 。

acer wrote:
只是d大你的用詞與解題,真的有嚴重的跳躍思考...

這個我就真的很抱歉, 我盡量改進...

acer wrote:
第三、既然你想表達的重點在傳輸系統,我會先假設扭力是固定輸出...
第四、當扭力輸出是固定的,要不斷加速,就一定要拉轉,因為這樣子功率才會上去,對吧。
你看這樣不就解出來了。
第五個步驟、但是扭力夠大,不拉轉,去增加扭力,速度也能夠再撐上去。

這段請再容我想想, 目前看不太懂, 像第四點你談的比較像是定齒比下的行為, 但第五點你談的倒是有
一點像連續可變齒比的行為... 再者你詞中的扭力我還得想想你是否指輪上扭力, suppose 都是指軸
扭力, 我再想一下囉...

acer wrote:
第二個迷思,值得分開討論如下:
引擎輸出的轉速不動,扭力也不增加,然後速度還可以不斷上升。
請大大賜教,這要怎麼辦到。
不要回答說,靠終傳比。...(恕刪)

我想, 這個需要一點想像力, 這要用變換齒比去做, 你就這麼想好了:
1. 引擎輸出扭力夠大, 克服完各項阻力後還有剩, 引擎轉速就會上升
2. 當引擎轉速上升到某一點, 你可以用一根拉桿把 CVT 普利盤推動去降齒比
3. 當你拉動拉桿改變齒比的過程中, 會有以下幾件事可能發生:
3a. 引擎因為齒比變小, 相對扭力不足, 結果被逼降轉去匹配車速
3b. 或者, 引擎扭力仍夠大, 你拉動拉桿的結果是造成輪子加速旋轉, 車子就會加速
如果你能想像油門踩到底, 也無法再踩更深了, 然後你唯一做的就是用力一直拉拉桿往低減速比方向調,
只要一看到拉桿拉過頭, 造成引擎轉速有被壓低一點, 就馬上把拉桿回推一點, 基本上就是這種感覺,
現實中的 CVT 做的就差不多這麼回事, 像省油取向的 CVT 調校, 就是一直設法把引擎控制在燃油效
率最佳的點附近, 連續一直改變齒比去匹配車速, 直到駕駛者真的油門踩重了, 不得不提升輸出功率了,
才會開始有提升轉速來加速的現象... (其實上述 1~3c 各點跟開手排也沒太大不同, 開手排車需要思
考配速問題, 會需要選擇檔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