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沒看到有資料揭露 SONY 的技術資料,不過就單一 PIX 不靠 filter 達到同時接收光強以及頻率,我猜只有一個方法當感光時先由光電流得到照度接著給負向電壓紀錄截止電位,由截止電位可換算光波長,從此不再有 RGB,而是連續色階但麻煩的是當不同波長同時入射 sensor 時光電流會受頻率最高的色光(紫色端)影響,而截止電位會被頻率最低的色光(紅色端)影響,這就不知道如何解了不過 SONY 或許有其他作法就是了好摄之人 wrote:对啊,反而SR5新机...(恕刪)
SONY創新的感光元件都是先由小片幅做起~例如背光技術先拿到智慧手機或小片福卡片機等設備在愈趨成熟後投入較大片幅生產~跟CANON這幾年用新聞方式努力擠大片幅研究發表但卻沒有投入主力戰場相反!例如CANON發表1.2億像素元件Canon超高感度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SONY這幾年消費電子市場大虧本~小型感光元件毛利低~仍是很辛苦奮戰!
rtsi wrote:另外 "紫邊" 應該是鏡頭色散像差的問題, 底片也看得到, 難道在新的感光元件上就會消除?...(恕刪) 數位相機上的紫邊主要是被感光元件前的Micro Lens,LPF,IR Cut這些濾鏡引發搞得以往底片使用時沒有紫邊的鏡頭出現紫邊,有紫邊的鏡頭出現嚴重紫邊畢竟以前鏡頭設計時針對的是感光厚度幾乎可以不計又低反射率的底片跟CCD/CMOS的特性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