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練車不團騎進步真的有限嗎?要該怎麼進步?

Lanxlot5475 wrote:
台中地區的話,打火隊...(恕刪)


中部的團名都很有趣耶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團騎可以鍛練團隊技術跟經驗
solo就是練個人的
兩者都有好有壞
應該沒有不團騎就會導致進步有限這種事

我有時也是自己一個人騎車,我的方法是選擇一段固定的山路
大約有4.公里多的爬坡幾個髮夾彎, 每次騎都會計時 紀錄每次的成績
山路騎久了自然平路就不會輸人,我本身住在新竹縣這有太多條山路可以騎了

慢慢的練習就會進步了不要太強迫自己喔 加油
如果您已經是有一定程度的車友,團騎與單騎對於您是沒有差別的,有時候單騎速度,休息時間自己可以控制,反而自在,但是如果您是新手或是對於騎姿,車子維修等方面沒有把握的車友,參加團騎藉由車友間的學習,盡快找到正確騎車的方法,可以減少您走冤枉路的時間,進而減少受傷的機會,不過我的心得,不管新手或是老手,參加團騎比較會增加您敗家的機會,因為看到車友敗家,您的心也會很癢
Lanxlot5475 wrote:
自己練車時,注意心跳...(恕刪)


+1
節錄鐵人三項訓練聖經內容予您參考;我覺得您可以先從您現在的訓練菜單先研究,關於訓練量和強度部份...並酌予加入重量訓練。

1. 關於(訓練)問題,你可能會得到一些共識,不過還是有人持反對意見;你的問題越複雜,答案就會越令人迷惑;…這就是為甚麼訓練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2. 妥善運用訓練的三元素:練習的頻率、練習的持續與練習的強度,就能改變訓練的負荷。
3. 頻率(Frequence):研究已經發現每週訓練三到五次會得到最高的效益,除此之外再多增加的練習,投資報酬率會遞減。
4. 持續時間(Duration):每天的練習長度差異很大,一些長時間的練習是為了要建立更好的耐力,其他短時間的練習則著重於更高的強度。
5. 強度(Intensity):高強度訓練是特效藥,但是強度太高、太頻繁的話會讓你生病、受傷、精力耗竭或過度訓練,到最後正式比賽只能站在一旁乾瞪眼。但訓練強度太低的話,在比賽中你會落在後頭。
6. 訓練負荷(Workload):將負荷的三元素~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結合起來指的就是「訓練負荷」。
7. 訓練強度才是把體能提升到最高程度的關鍵,而非訓練量。但這不代表訓練量不重要,而是說每位運動員都必須要為自己調配出一個訓練量和強度的正確混合比例。
8. 訓練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也些人反應比較慢,有些人比較快,理論上可以用一條鐘形曲線來表示。不能光複製別人的訓練計畫,不論計畫有多好,它還是沒辦法一概符合每個人的需求。
9. 對大部分多項運動員來說,明智地運用高強度訓練可以使他們的體能有所突破。大多數人每週只能做三到四次特訓(BT,Breakthroughs),再多的話可能造成過度訓練、運動傷害、生病或精力耗竭。
10. 重量訓練的好處在於可以延緩疲勞出現的時間,耐力增加的範圍約在10%到33%之間。(「個體性原則」下,重量訓練不見得對每個運動員都獲得好處)
11. 重量訓練並無法提升最大攝氧量(VO2max),但可以增強慢縮肌的肌力,因而使得整體的耐力更持久;乳酸閾值也提高了(~12%)。
12. 重量訓練對自行車和游泳的好處比跑步多(較高的阻力負荷),而對跑步最大的好處是避免運動傷害。

以上資訊希望對你有幫助...
非常推薦這本書~The Triathlete’s Training Bible/ Joe Friel
劉宏一 吳家慶 中文版編審


mothertsai wrote:
嗯嗯,了解了,團練真...(恕刪)


長坡喔

我覺得要看個人耶

像我最大心跳值在192

在爬所謂的長坡或陡坡心跳都會控制在170左右

當然在練爬坡 你要學會攻擊

衝處去後心跳一定狂跳...

如何在攻擊結束後回歸保持原有的速度跟心跳...真的是一門難題~"~

至於樓主說怕輪車輪不好

坦白說....沒啥大不了的阿@@?

個人感覺輪車可以練團隊默契(增加)

誰一開始輪車就輪的好 對否?

我是天天破百,周周破千,長途耐力頗佳,但是速度爬坡及爆發力則弱(目前有積極的在練速度,找了條路大條,路面佳,路口少,人車少,照明佳的路在獨推)

速度及爆發力弱,再加上像樓主說的”不太會輪車、不太會過馬路,怕倫不好害了其他車友”,所以也不敢去參加較有強度的團練....

至於爬坡,因為住家的關係,只能周六日為之,雖說跟剛開始較有進步了(第一次去騎縣182,汗流夾背,39-25被迫落地休息5分鐘,現在幾乎可以39-21騎完全程,休息10分鐘在接台28也可不落地),但速度還是覺得不夠,有必要再加強...不知道勤踩飛輪,有沒有幫助??
幾時你斗蓬長靴而來.深夜敲窗扣門.語音清脆如水.如枝梢勾留不住的一輪滿月.嘩啦一聲跌落荷花池中.引起池的一陣心動....
踩飛輪是有幫助的

不過訓練方式要偏向於騎單車

聽某教練說...騎飛輪的訓練量是一般騎單車的5倍

至於我的話...最近敗進一組滾筒...星期1~5 日 都至少騎程30分鐘

聽說滾筒功率很低...練不到腳力

我就偏向於練心肺...跟減重...體重輕了爬坡比較吃香

我是蠻佩服那些可以一次就騎1小時以上的人

感覺好無聊......一直看著馬錶...拜託你跳快一點...人家好無聊

星期六就跟車隊訓練了...也就是驗收的時候

每次騎台11都被海放..........
樓主認為壯哥的身材 光是每天騎車 跑跑步就搞的出來嗎?

一般人不是騎遠就是騎快

要騎的又遠又快 就得換更強壯的身體

通常運動表現受限於設備 不然就是身體

設備的話 燒錢換好車 口袋夠深都ok

身體如果不花時間精神的話 只會更糟不會變好

除了騎車之外 重訓室 飛輪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到後來就成了肌力與耐力的拉鋸

在運動強度不減弱的情況下 增加運動時間 慢慢的就進步了


至於跟平路團隊爬山有無幫助?

輪車可以練肌力 因為幾乎都是掛大盤

久了肌力變大 對爬坡應該也會有幫助才是
謝謝各位大大回覆與鼓勵,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寶貴經驗,真的是很開心。
其實樓主會這樣提問主要是接下來要去爬大山,他知道假日跟團騎可以把強度拉出來,進步會很快(因為之前有跟過),可是一般團騎是很少純爬山的,多多少少都有平路參雜,而練爬坡與平路又有些許不同。之前常聽人家說長途爬坡是自己與自己比賽,所以才在想"假日跟團拉強度長途騎"與"自己爬長波+長途騎"哪個進步效率會來的高一些。

真的很謝謝大家的回覆,太開心了。
http://tw.myblog.yahoo.com/jordanaj23/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