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齒比, 一般車友會以下述計算方式換算:1. 52T (大盤) / 16T (飛輪) = 3.252. 39T (大盤) / 12T (飛輪) = 3.25請問如以上例同樣是3.25的齒比騎乘, 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用39T的大盤騎, 會比較輕鬆嗎? 還是都一樣?煩請先進解惑感恩, 謝謝!07/17/2009 20:30將"小盤"修正為"飛輪"
都是一樣的,不會比較輕鬆,所以慢慢騎吧!1. 52T (大盤) / 16T (小盤) = 3.25 ------- 大盤轉一圈,後輪跑3.25圈。2. 39T (大盤) / 12T (小盤) = 3.25- ------ 大盤轉一圈,後輪跑3.25圈。所以是一樣的。
對車手而言踩踏力距、後輪切線推進力、踩踏頻率RPM和速度都是一樣的差別在於鍊條所受的張力不一樣(齒數多的大盤鍊條所受張力小)當然如果硬要找出不一樣的還有鍊條在大盤上的線速度不一樣(齒數多的大盤鍊條線速度大,角速度則是一樣的,因為RPM一樣.)再真的要挑骨頭鍊條每個Chain的所受的磨擦力(齒目的作動角度)也不一樣.(齒數多的大盤鍊條單元彎曲的角度比較小)至於轉動慣量的部份, 差異應該不大, 因為它都是你作的功.不過小盤有小盤的好處, 如BMX,trial...
大盤是以軸帶輪,飛輪是以輪帶軸。所以,在上坡時,即使相同呎比,小盤會比較省力,這是 CT 盤的秘密。徐教練也講過,如果可以的話,以登山為主的賽事,讓選手使用CT盤真的有差。只是車隊很窮,沒辦法一個人都有兩台車可以用 . . .
Lanxlot5475 wrote:大盤是以軸帶輪,飛輪是以輪帶軸。所以,在上坡時,即使相同呎比,小盤會比較省力,這是 CT 盤的秘密。徐教練也講過,如果可以的話,以登山為主的賽事,讓選手使用CT盤真的有差。只是車隊很窮,沒辦法一個人都有兩台車可以用 . . . 大大講得對極了! 但不知會否有變數會影響到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