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和『間歇訓練』
有異曲同工之妙:1. 河邊車道有各種使用者可以一起享受河邊車道ubike、慢跑者、散步聊天、遛狗、小孩車、公路車、越野車、gravel車、小摺車,也有非人類使用者
像是野狗、鴿子、松鼠共同使用河邊車道,大家的速度都不一樣。其實還有清潔貨車、工程貨車、施工人員騎機車。
2. 我個人的作法:如果遇到與自己速度不同得使用者就當作間接訓練的中斷點,例如原本騎行速度30公里/h如果遇到與自己速度不同的使用者就當作『間歇訓練』的起點等到『安全避開非同速使用者』之後就開始衝刺進行高強度訓練。當然這樣的訓練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間歇訓練的長度非常不一致』
在人多的地方像是大稻埕、雁鴨公園、彩虹河濱公園、社子島河濱公園、八里左岸,可能100公尺就要『間歇一次』,在人少的地方可能好幾公里才間歇一次,但是優點就是『安全』自己安全,別人也安全
。3. 這樣的安全訓練可以簡單區分成三個面向:安全超車、安全跟車、安全騎行。
4. 安全超車:

A. 前方有不同速使用者時就當作間歇訓練的起點。
B. 超車前,響鈴提醒前車注意,前車聽到響鈴後比較容易判斷他自己是要定速、加速還是減速。很多人喜歡悄悄地從別人身邊超車,我個人覺得蠻危險的,畢竟前車真的不知道後面有車,前車的動向不確定性非常高。前車可能突然左轉右轉大迴轉煞車小S抖行大S滑行
,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訓練。響個鈴鐺,提醒前車留意一下,大家都安全。畢竟,自己也可能是別人的前車
。C. 決定超車後,從前車的左方超車
。超車時不要跨越對向車道。前車或行人在遛狗時千萬不要從『人和狗之間超車』
要從『人最外側』或『狗最外側』超車,因為人狗之間可能有一條『不反光的黑色繩圈』
,如果強行穿過人狗之間,騎士必然被黑色繩子纏住,倒楣的是騎士自己
。D. 超車後繼續衝刺不要休息,就當作是高強度訓練。
5. 安全跟車:
A. 前方有高手的時候,不要跟車,畢竟自己實力和高手不同,無法隨時起停。
B. 如果要跟車的話,不要跟很近,保持2~3個車身比較安全。如果跟太接近讓前車幫你擋風反而失去訓練效果
。C. 如果前車速度變慢,就找機會超車,也當作高強度訓練的開始。
6. 安全騎行:
A. 超車時不要和前車對眼打招呼
,否則會引起敵意。超車前有鈴鐺聲就可以了。B. 超車時就自己趕快加速,如果超不過就要適時放棄超車,注意安全。
C. 可以和『對向騎士』打招呼,但嚴禁和『同向騎士』打招呼
,因為騎乘中同向騎士和自己有隱藏的競爭關係,在不認識前車的情況下,你不知道前車把你當成朋友還是敵人,為避免誤會所以嚴禁和同向騎士打招呼。D. 基於『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自行車道路』的基本原則,我超車我心安理得,但嚴禁和同向騎士打招呼,否則容易招來誤會。
7. 其實,在河邊要維持安全騎行就是會停停走走,但是把這種停停走走當成一種間歇訓練,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訓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