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參與這檔股票的就是貪,投入股票的人都是貪,買台積電的人也是貪,不貪乾脆把錢放定存就好」,這話恕小弟不能認同。我認為與其說貪,應該說不夠謹慎,功課也作得不夠,把投機當投資看待。
投資風險必然存在,就連經常在01分享大陸投資債券心得的R大,成果豐碩,但不也踩過地雷?但踩到地雷並不代表「一朝被蛇咬,終生怕草繩」,而要藉此機會反思投資思維上的盲點與漏洞,讓挫折成為日後養份。
以小弟多年來觀察,大部份散戶,其實都是半吊子賭客。詐騙集團要成功,經過無數次沙盤推演,一本本教戰手冊,事後檢討,靠騙為生也是種專業。而被騙的,就是不慎防的人。
小弟也覺得 此次收購失敗是預謀,但幸運地,我避過重大虧損。(但也虧了十幾萬出場)

投資當然有風險,誰說參與應賣沒風險呢?過去相關法規不夠嚴謹,而這兩天才開始討論的 未來收購案應繳交保證金等等,固然是政府部門亡羊補牢的作為,但這漏洞事前就存在了,雖說過去沒有"應賣條件成就後,錢未匯入"的案例,但不代表不發生,不是嗎?
因為我拿出來的都是辛苦積攢的儲蓄。我從搜尋各方資料與輿論,嗅到危機感。各項不合理的比例數字,財經新聞的美化報導(經常配合出貨,極適合散戶參考的反指標),所以我選擇停損賣出,不參與收購。看著版眾熱烈討論著套利計劃,加上疊蓋千樓(現已唯讀)的討論文,如擦鞋童理論,當完全不研究投資標的的族群,都興致勃勃地跑來參一腳。這讓我想到財經雜誌裡寫的-關於「鯨魚吃沙丁魚」的故事,鯨魚成群結隊地 配合默契噴出氣泡,將沙丁魚追趕往特定方向,逐漸聚集在一起,最後聚成球狀,被一口吞吃。
(題外話:我也看了該棟樓開版的北臉大諸多發言,看到後來,已有點當局者迷,包括要求其它人,未有明確事實根據前,不要胡亂發言,但這些言論也打臉自己先前發言。後來刪文刪到唯讀)
就連幾千塊買台數位相機,我們都要上網搜索各機型性價比,研究再三。但對於動輒十幾萬的投資,卻未評估其潛在風險。或許,也有人經過評估,且認為可行,只是剛好遇到黑天鵝。那麼,我也建議,除了嘗試求償外(個人認為成功機率不高),務必把此次經驗,當作借鏡,徹底反思投資邏輯上的疏漏。
假如只是一昧地自認受害,義憤填膺地想討公道,那麼建議未來不要再投入股票市場,台股實在不適合散戶生存。
討論這些,不是要鞭笞眾受害者。畢竟我也在投資市場多年,本身也買過下市的地雷股,而且本次也以虧損收場。只是覺得,這次樂陞事件,又一次值得成為借鏡。
以下歡迎討論,鞭我炮我都沒關係,只要維持理性討論就行。交流能讓思維更寬廣。
-----
p.s.我本身多空都作,但以作多為主。出脫此檔前,有考慮反手空,但未付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