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購買了LIVINA這台車,當時透過機油認證等方式與網友討論過合理的保養週期。 以當時手冊標註的萬公里(或半年)保養為規範,至今已過16年。 我的這台LIVINA在這段期間內都遵循每萬公里保養的原則,16年後的今日,要報廢時引擎仍然是最健康的零件。
遙想當年各方的意見普遍是:
台灣地小人稠、溫度高是惡劣環境,應該五千公里換油;
反正多保養沒事,應該五千公里換油;
保養又不是只換油,是去尋一下車的,那應該五千公里就去一次
不然折衷七千五換一次好了
等等...
如果保養換油不用錢,當然想多少公里換都沒問題,但保養維護都是要付出成本的
至今過了十幾年,普遍來說車廠也不太敢再叫車主五千公里換機油,都是遵循保養手冊每萬公里或半年更換。
但即將更換新車的我,看了一下新的車友論壇,大家PO出的保養單,除了機油外,仍然充斥著提早保養的項目
例如
差速器油,手冊規範是每12年24萬公里更換,原廠3-4萬公里就打上工單
水箱精,手冊規範是每4年8萬公里更換,原廠2萬公里就打上工單
冷氣的冷凍液,這種管路沒破損一輩子不用更換的東西,也三萬公里就打上工單
當然有意識到車主手冊寫的內容,看得懂這些是過度更換的車主的可以刪,若看不懂的就被洗過去付錢
一台國產車, 3萬公里小保養花了上萬元,車主當然覺得奇怪,怎麼國產車保養這麼貴
這種奇怪的超前保養計畫,到底是認定台灣是地球上超級嚴苛的環境? 還是當車主是盤子?
台灣的氣候,四季如夏,除非冬天去登山,否則一輩子看不到雪。
台灣的道路,幾乎都有柏油路或水泥路面,極少有泥濘地面
台灣的用車環境,市區距離短很快都可以到目的地
台灣的地小,所以高速公路都鄰近市區交通方便
這要是還能算嚴刻環境,難道其他國家的人是生活在天堂?
個人積分:22572分
文章編號:88474774
汽車的引擎工作條件溫和多了,沒道理五千換,如果是一年五千沒話講,里程數累積快還這麼勤勞真的是浪費錢
還很愛扯什麼省小錢花大錢
車廠敢設定那種保養里程,就代表綽綽有餘
怎麼可能十幾年前五千公里,到現在還是五千公里換油?
那些認為台灣用車環境是世界極端的也是很天真

自以為愛車,實際上根本就是不必要的浪費,真正愛車的話經常檢查車況與油水位比較實在
除了面對無意義的謾罵,否則黑名單不就是種不敢面對的鴕鳥行為嗎?
我在曼谷有一輛日系車,保養里程就是每萬公里保養,同車型在台灣變5000保養里程。重點是全曼谷的保修點都是標註每萬公里保養,不知那些稱台灣用車環境惡劣的人,他的評估點應該是放在收費周期。
stevenone123 曼谷氣溫更熱! 大河川城過+暴雨更潮濕! 比台灣更塞好幾倍的環境! 一出曼谷很多飛塵的土路! 以台灣的編寫週期應該是跟機車一樣一千就換一次!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