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106姑娘廟~
蘇大的格子裏位列AA級陡坡,也是所知北縣市最陡的一個坡。
長久以來一直是小弟努力想完成的目標,最近小弟的啟蒙恩師fuline兄也成功地完成不落,
更被蘇大點名,「下一個應該就是小岳了」~哈~這樣子硬著頭皮,偷裝馬達也要登頂才行~

很久沒寫遊記了,今天為了姑娘廟,特地請了假。單單騎個姑娘廟怎麼夠本?
那就來個差不多百公里的環狀路線吧~簡單說就是三重到石碇,翻到汐止,再翻到風櫃嘴回三重~

三重→台九省道→106姑娘廟(騎了兩次)→石碇光明路→汐碇路→正逆白雲寺→汐萬路上風櫃嘴→三重
加上一些亂騎路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里程數:103Km
旅行時間:約九小時
騎乘時間:六個半小時(和宇老大滿貫騎了一樣久~

六點半出發從三重騎過去不敢太衝,保留腳力應付陡坡~
饒是如此越接近姑娘廟越覺得緊張~實在是之前鵠鵠崙上四分尾山+106姑娘廟推車行~推過車,知道這姑娘真的不好惹~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看一下有多刁蠻吧~「陡坡蠶食大法」伺候~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第一趟接近鐵欄桿處,起身使出「龜抽大法」~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並沒有什麼可以迴避的路線,最好!那就男子漢的對決硬碰硬直上吧!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相當的陡峭!!雖是乾燥的水泥路,細胎後輪仍有輕微打滑~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有點意外~並沒有爆心跳,還來不及喘,就結束最陡段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心知離成功不落地不遠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最後的民宅~第二趟上來時民宅主人正好出來聊聊天,他們對住在這種陡死人不償命的地方還真覺得蠻光榮的耶~
還說最近有人騎上來,我想那一定是fuline兄吧~我倒是比較關心他們家的瓦斯是怎麼送上來的~騎野狼嗎?不...開車子上來的...真猛~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從三重過來只要33公里就可以體驗北縣市最陡坡哦!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細胎也可以騎姑娘廟陡坡的~水泥路面抓地力還不錯,且沒什麼青苔~
這季節已經有紅槭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成功不落地蠻興奮的~但心裡還在半信半疑,怎麼好像夢一樣?這時候旁邊的「五路財神廟」不知什麼儀式,竟放起鞭炮來了,也在替小弟慶祝不落嗎?還好是騎完了才放,正在陡坡上奮戰的話,大概因此爆心跳落馬~

再來一趟確認一下是否真的十拿九穩了~結果這次「龜抽大法」用的時間更短了~甚至沒有比先人小徑所帶給我的壓迫感還大~

興奮只有一下子,接著馬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失去目標」的失落感,陡坡難覓啊!!
這就好像玩RPG遊戲,因為練到99級,結果打最後大魔王時,一擊必殺...一點破關的樂趣都沒了,
有人會把打魔王前的進度再叫出來,再打一次魔王...結果還是一樣的平淡...沒有那種血流成河廝殺的壯烈了...

默默地拍下了這個地標~我破關了...很難過...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有點小悶地離開了姑娘廟~往光明路而去~會進入一個小隧道~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不知為何~石碇、汐止這邊廢棄老房子超級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這條產業道路一路都是這種「蔓花生」的植物,黃黃綠綠的,襯得小黃瓜還蠻美的~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說了陡坡難覓~我一路在光明路和汐碇路的分支找尋可能的陡坡...唉~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結果幾乎都是這樣...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到汐止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今天上午的天氣很涼爽,超適合騎車的,也許是這樣才讓難度降低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這時騎到了之前爬文看過的路線...汐碇路375巷...陡嗎?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蠻失望的...入口處約15%比較陡...剩下就很平緩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也很短一下就到頂了~這長者對小黃瓜還蠻好奇的~怎麼那麼多齒盤啊?
阿伯~這叫救命盤...俗稱擺爛盤...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這間廢棄房子還蠻有fu的~牆壁都爬滿樹根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今天真的是一陣亂騎...可能是很想再找個新鮮的陡坡出來吧~
像這個白雲寺,也是亂騎來的...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不會比助航站陡...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兩公里就到頂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再溜下去,又沒路了...逆騎回來...很短~坡度大概助航站等級吧...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溜到後面洗手間~汐止這裡年代久遠小小廟都長這個樣耶~這個看起來已經廢棄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旁邊這是?拿來燒金紙好像嫌太小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下山找東西吃~這間店還不錯哦~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在店裡我遇到了一個「正妹」,多正?很像豆花妹那麼正!!
讓我一掃「姑娘廟陰霾」啊!!
我拿出30多年來最大的勇氣開口了...
小姐~可不可以幫妳拍個照,我想放進遊記裡,到時候妳可以到mobile 01來看哦!
其實我想擺個正妹照,讓點閱率破萬~哈~真是無恥啊~
可惜正妹不給拍...唉~我的心又再度碎了...
不過...我有趁拍食物時偷拍了一張正妹...
不給您們看!!哈~

時間還早,邊迷路邊找汐萬路~準備再上風櫃嘴~
汐萬路一開始還蠻輕鬆的~
路過「新山、夢湖」的時候,還在猶豫要不要探一下呢...還好沒有做傻事~
因為我又沒力了~只能慢慢龜上山~
還好這次先把「姑娘廟」入袋,不然若是反過來騎,恐怕又要殘念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翻到風櫃嘴,能見度蠻好的耶!!今天的爬坡也宣告結束了~
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dannyunique wrote:
成功不落地蠻興奮的~但心裡還在半信半疑,怎麼好像夢一樣?這時候旁邊的「五路財神廟」不知什麼儀式,竟放起鞭炮來了,也在替小弟慶祝不落嗎?還好是騎完了才放,正在陡坡上奮戰的話,大概因此爆心跳落馬~

再來一趟確認一下是否真的十拿九穩了~結果這次「龜抽大法」用的時間更短了~甚至沒有比先人小徑所帶給我的壓迫感還大~

興奮只有一下子,接著馬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失去目標」的失落感,陡坡難覓啊!!
這就好像玩RPG遊戲,因為練到99級,結果打最後大魔王時,一擊必殺...一點破關的樂趣都沒了,
有人會把打魔王前的進度再叫出來,再打一次魔王...結果還是一樣的平淡...沒有那種血流成河廝殺的壯烈了...


小岳兄:啟蒙恩師嚇死人的頭銜我們的陡坡啟蒙恩師應該是蘇大才是
我們相繼完成姑娘廟陡坡,除去一年來心中的陡坡陰影,真該舉杯慶祝一下
我去姑娘廟是4+2走一趟騎一趟您是百公里環線+2趟姑娘廟,差很多喔!
陡坡界老大蘇大說:姑娘廟只算AA級的「進階測試」,所以真正的AA還在虎視眈眈
找時間一起挑戰夫婦山、尖筆山...其實三峽還有幾條路線想去開發一下是不是有AB以上的程度
fuline wrote:
姑娘廟只算AA級的「進階測試」,所以真正的AA還在虎視眈眈...(恕刪)


有機會的話咱們再一起體驗一下外縣市的AA級吧~

其實fuline兄的腳力真的是沉穩雄渾啊!
小弟是沒辦法用「蠶食大法」來攻克姑娘廟的,只能用瞬間的傻力來猛攻,有點像蘇大兄說的「一拍兩散」哈~
事實上是沒辦法細細品味它的壓迫感的~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dannyunique wrote:
興奮只有一下子,接著馬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失去目標」的失落感....


小岳:我記得你說過,希望有一天可以,對其他人說青春嶺的陡坡--只是還好而已,我想現在你應該已經會認為,青春嶺的陡坡,真的只是還好了吧,當完成目標之後,然後呢?.........


fuline wrote:
陡坡界老大蘇大....


fuline 兄----這.....玩笑開的也太大了。我始終認為,厲不厲害,只是跟圈子大小有關,套句葉問說的,哪有最能打的人?人都是會老的,我想任何領域都是一樣,哪裡有最厲害的人,端看你的圈子大小罷了,說真的陡坡領域參與者真的很少,但就算是很少,我也說不上是厲害裡面的一個。如果說,有第一的話,我自認把陡坡系統化、難易化,我算是第一人吧。

關於啟蒙恩師,我也承受不起啊,我想我是引導者,指路人,與分享經驗的傾聽者,在當大家完成目標陡坡時,彼此共享那份喜悅。



話說回來,二位完成姑娘廟不落地,是一個標籤喔!在別人眼裡,代表的是真的騎的夠陡,希望知道那是如何完成的,二位也可以啟蒙其他的陡坡愛好者。
120739289 wrote:
如果說,有第一的話,我自認把陡坡系統化、難易化,我算是第一人吧。


蘇大兄:坡度說法一直是人云亦云,不同縣市不同騎乘經驗幾乎無法比較
或者常聽說有45度或更誇張的60度陡坡的敘述
所以能將陡坡系統化是很大的功德,讓騎陡坡有等級進而有目標
所以小弟才會從鳶山一路騎到承天好漢坡、阿柔洋...進而進級到永豐、橫龍、協雲宮再到姑娘廟
蘇大兄最大的功德是指引陡人方向、統一經驗、建立目標
其實騎陡坡的人不如想像的少,傍晚到入夜到承天禪寺看一下,夜騎承天的車潮可以用車龍來形容
南天母路是他們的陡坡,或者更進一步騎往承天好漢坡的也不在少數
永豐路傍晚上行也很容易碰上同好
把陡坡當成騎車目的,並且追求更陡更突破的人或許並不多
從01的討論區大概可以瞭解
但把陡坡當成訓練、挑戰的人真的還不少
這些潛在的「陡人」當他們發現蘇大兄的陡坡系統時就會有撿到寶的感覺啦!
120739289 wrote:
我想我是引導者,指路人,與分享經驗的傾聽者,在當大家完成目標陡坡時,彼此共享那份喜悅。...(恕
刪)


很開心文章在遊記區被置頂了~

遊記甚或是陡坡文在01裏頭真的是乏人問津啊~
如同蘇大您說的~
希望這文章可以引出更多陡坡或山路的愛好者,在大家完成自己的目標時,彼此共享那份喜悅~!

也希望可以導正很多人認為「騎太陡傷膝蓋」的錯誤觀念~
其實在20%甚或30%左右的坡度,騎登山車使用「陡坡蠶食大法」~專心放慢呼吸及心跳,降低迴轉速(非重踩),有點像太極拳那樣的節奏,這樣的運動方式是很健康的。在緩坡卻用重齒比在硬踩,搞到都定竿了,那樣才是最傷的~

anyway~
快樂騎車,騎車快樂←這個最重要!!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dannyunique wrote:

希望這文章可以引出更多陡坡或山路的愛好者,在大家完成自己的目標時,彼此共享那份喜悅~!

也希望可以導正很多人認為「騎太陡傷膝蓋」的錯誤觀念~
其實在20%甚或30%左右的坡度,騎登山車使用「陡坡蠶食大法」~專心放慢呼吸及心跳,降低迴轉速(非重踩),有點像太極拳那樣的節奏,這樣的運動方式是很健康的。在緩坡卻用重齒比在硬踩,搞到都定竿了,那樣才是最傷的~



小岳說的很好,登山車用「陡坡蠶食大法」騎是不會比瞬間提高力量抽車或重踩傷膝蓋的,專心放慢呼吸及心跳,降低迴轉速,他甚至很難爆心跳,所有的過程都可以在有氧運動區間完成,是很健康的運動方式,肌力、肌耐力進步是循序漸近的,只要你到一定程度,自然可以踩的重些,而不是一開始就揠苗助長,與別人爭速、爭高下,希望高速上坡而重踩抽車,超過自己肌力的負荷,進而使自己膝蓋部位受傷。

為了增加陡人標籤的凝聚力、見光度,以後PO文可以在文章之前加註標籤

EX:

【陡人】★【小岳】....興奮與失落的旅程...再訪姑娘廟_百公里環狀線~

【橫嶺騎士團】★【蘇大】....2010/07/28 夜騎路線(義民廟--夏目潄石)§ FD-17S的爬坡騎乘心得(48*14-28)

如此可以為爬坡文章貼上出處標籤,慢慢會開始有擴算效應,久而久之,自然會開始在人的腦中烙下【陡人】★【橫嶺騎士團】的名號。

然後將文章連結至

EX:

【橫嶺騎士團】----陡坡文章查詢

這樣可以避免文章失落,難以查詢之憾

如何?要不要開始招募新血,用【陡人】★【橫嶺騎士團】的名號,把爬坡擴散成一種健康運動的顯學



D大好久不見

沉了一陣子終於浮出來了
張金源jojo桑 wrote:
D大好久不見沉了一陣...(恕刪)


對啊~長途獨推的旅程少了,還是看「遊記達人」們的文章比較輕鬆~

感謝推文啊~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