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罹患肺癌人數比例高居不下,且其中有將近七成為肺腺癌。在台灣肺腺癌患者中,女性有九成以上不抽菸、男性也有四成左右不抽菸 (註1)。可以見得,除了抽菸、二手菸外應該還有其他內在基因變異或外在環境因素導致肺癌。例如,許多研究傾向於亞洲女性基因可能容易受影響產生變異。又如空污議題,台大公衛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2.5與國人罹患肺腺癌相關。因此,建議即使無家族史、不抽菸或甚少下廚的民眾也需考量進行肺癌相關篩檢。在篩檢過程中如有發現肺部小結節,定期的追蹤更是重要!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提升肺癌存活率關鍵
胸部X光檢查不易發現1cm下小結節。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通常可以顯現出小結節。小結節依密度特性,分為實心、部分實心與非實心三類,若客戶首次進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有檢出肺部小結節,則建議處理方式如下:.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如在6mm以下:一般建議1年內追蹤(或經專科醫師判斷可延至2年內追蹤)。除非再次追蹤時發現體積變化較大,否則一般來說無立即風險。
.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如6至8mm:可能需要半年內密集追蹤。
.8mm以上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建議至醫院胸腔內外科門診進一步諮詢意見。
.非實心結節:通稱毛玻璃樣影像,有可能是發炎、感染造成,通常3到6個月後追蹤有可能會消失。但持續存在非實心結節則要有耐心的長期追蹤,有可能為分化良好或低惡性度的腫瘤。台灣現行指引是建議20mm以下1年內追蹤,20mm以上6個月內追蹤。然而國人似乎有很大比例10mm以下非實心結節再次追蹤時未消失而接受手術切除。其術後病理報告不乏歸類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原位肺腺癌(AIS)或微浸潤腺癌(MIA),預後相當良好。
|
|
|
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 | 6mm以下 | 一般建議1年內追蹤 (或經專科醫生判斷可至2年內追蹤)。 |
6至8mm | 可能需要半年內密集追蹤。 | |
8mm以上 | 建議至醫院胸腔內外科門診進一步諮詢意見。 | |
非實心結節 | 通稱毛玻璃樣影像,有可能是發炎、感染造成,通常3到6個月後追蹤有可能會消失。但持續存在非實心結節則要有耐心的長期追蹤,有可能為分化良好或低惡性度的腫瘤。台灣現行指引是建議20mm以下1年內追蹤,20mm以上6個月內追蹤。 | |
|
臨床上常見客戶雖然在第一次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檢出小於6mm的小結節,卻往往忽略後續的追蹤與定期篩檢,甚至長達三、四年後才做第二次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因此錯過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正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根據統計,即使同樣是第一期肺腺癌,結節大小還是有差異,小於10mm結節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這是個關鍵。
39歲的莫小姐,她不抽菸亦極少下廚,平時則習慣搭乘捷運上下班,生活及飲食習慣品質尚佳。於聯安健檢時檢出5mm毛玻璃狀結節,在聯安健康管理中心持續追蹤及提醒下,該客戶於一年後轉診至醫院進行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切片診斷為肺腺癌,屬於第一期早期,算是家族三等親內第一位罹患肺癌者。術後恢復良好,日常活動情形與一般人無異。
最後再次提醒,隨著年齡增加肺癌的風險也遞增。莫小姐的案例顯示肺癌難以避免發生,但適時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可以及早發現。早期發現讓她得以在肺癌初期就接受治療恢復健康,讓自己的肺部健康多一分保障,肺癌篩檢不能等。
【註】
1. 成年人吸菸率已大幅下降: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成人男性吸菸率已減少一半(現約25%),成人女性吸菸率持平(約4%)。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胸腔內科 蔡哲龍醫師
以上資訊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周刊提供
全文轉載自:不抽菸,遠油煙,仍可能得肺癌?! 看醫師怎麼說!
看更多文章:
➤ 肺癌早期無症狀?!唯有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是解方
➤ 科技新貴逆轉肝纖維化 8大護肝方法報你知
➤ 肝臟抗氧化能力才是保肝關鍵!功醫護理師教你如何保肝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