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持分大跟屋齡新,你會選哪一個?

tany3472 wrote:
大地坪持分的電梯大樓土增稅繳死你,還被房仲當成洗腦民眾的話術,把致命的缺點講成優點


關鍵就是"持分"兩字.
你無法自由處理自己的房子(例如:加裝鐵窗, 換自己喜歡的梯間燈樣式, ........), 就算堅持把東西放在自己有"持分"的公設, 也會被告到歪掉.
中秋節在中庭或頂樓烤肉也一樣, 除非管委會辦.


會認為地坪持分大對房價是加分是因為,當屋齡超過一定年數,銀行在核定貸款金額多少,就只考慮持分土地的價值。

再者,房子還是有使用年限,當房子不堪使用報廢時,剩下的就只有土地持分的價格了。
yurue wrote:
會認為地坪持分大對房價是加分是因為,當屋齡超過一定年數,銀行在核定貸款金額多少,就只考慮持分土地的價值。

再者,房子還是有使用年限,當房子不堪使用報廢時,剩下的就只有土地持分的價格了。


很多人跟你說了,
這是老掉牙且錯誤的觀念
你如果聽不進去,就買吧!

買大樓考慮優先順序如下
1.地點
2.價格
3.屋齡
4.屋況
5.鄰居狀況
6.管理品質
7.採光通風漏水西曬
8.格局
tany3472 wrote:
很多人跟你說了,
這是老掉牙且錯誤的觀念!
你如果聽不進去,就買吧!

買大樓考慮優先順序如下
1.地點
2.價格
3.屋齡
4.屋況
5.鄰居狀況
6.管理品質
7.採光通風漏水西曬
8.格局


老掉牙的觀念又如何,重點在這個觀念是否正確!

買房地產最重要的是地段,這也是一個老掉牙的觀念,為何你也接受?只因為這是一個正確的觀念。


請問下面這兩個說法哪裡錯誤?如果沒有錯誤,為何土地持分不能為房價加分?

「當屋齡超過一定年數,銀行在核定貸款金額多少,就只考慮持分土地的價值。」


「當房子不堪使用報廢時,剩下的就只有土地持分的價格了。」
只是個過程 wrote:
關鍵就是"持分"兩字.

的確,持分的價值是不如個人所有,但是不可能因為是持分,就變成毫無價值。
在房地產市場上,就算持分的房子,還是會有人願意出錢買,只是單價不如100%持有的房子。
yurue wrote:
「當屋齡超過一定年數,銀行在核定貸款金額多少,就只考慮持分土地的價值。」

「當房子不堪使用報廢時,剩下的就只有土地持分的價格了。」

所以大家都叫你選好房子不要選爛房子,選好房子是房子值錢,土地不值錢,選爛房子只有土地值錢,拆屋還要花錢,如果和人持分,還要大家有共識,最後是建商抽大頭。
如果買獨棟的爛房子或土地,一般人是沒有開發能力的,剛需就買好房子可以住好幾代,中間要換屋也可以,在景氣最熱時買爛房子就是接人家(20樓 tany3472)汰弱留強的差物件,景氣一反轉那就不知套到何年何月了。
當然選持份大的

為何集合大樓跟戶數多的社區很吃虧?

一來出入人多複雜,二來改建那種持份根本像米粒依樣大......

現在建商在玩什麼?時尚小套房!基本上就是鳥籠宅,又擠戶數又多,

看起來新新的,建材用很爛,普遍還有夾層,反正封起來你看不到

很好騙年輕人跟首購族,其實根本是把最小持坪效益放到最大。

表面看得到都是虛的,真正登記在權狀上的持坪才是真的。
11712 NE 65th Ave, Vancouver, WA 98686


這物件就是典型的爛房子,地有0.94英畝約1150坪,可以分割成五塊住宅基地,總價便宜兩個多月了就是賣不掉,這城好點的房子一出來就被秒殺,還可以的房子兩週內都賣的掉。房子是買來住的,投資的管道很多,不一定要買房子或土地。

650 County Road 3180, Salem, MO 65560
這個就是好物件,地有21.6英畝約26400坪,有游泳池,房價32萬5千,比上一個36萬便宜,上市三天就被買走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在中西部,地點不行。
假設一個特殊的情況,完全土地0持分,這樣跟所謂的地上權是一樣的嗎?

也就是只有單純擁有建物,但假設建物本身很牢靠,讓你住到100年 (比地上權75年還多)

但因為完全沒有土地,所以等到100年之後就必須拆除,這樣的情況下,土地持份多還是有價值一點,

只是也得回歸現實面來說,如果屋齡差距甚大,30年的大樓如果有10坪的土地持份跟10年的大樓只有3坪的持份

當兩者價格與可使用建築面積皆一樣的情況下,此時土地持份的吸引力就有限了,畢竟對於當下持有者而言

20年已經是相當一個可能換屋的階段 (譬如小孩長大、或自己退休),會為了多7坪的土地持份而買30年的大樓

我相信就會是比較少數。
asperger88 wrote:
選好房子是房子值錢,土地不值錢,

深山中的新建別墅就是符合你說的,「房子值錢,土地不值錢」標準的好房子

新建的別墅,房子價值最高,深山中的土地又不值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