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今年105年6歲準備上小一,小學旁的補習安親班已經倒一半了。

等到...民國117年18歲上大學,就知道大學會剩幾間?

等到...民國129年30歲成家立業,就知道台灣房地產慘不慘。


未來幾年買房的,等到20年房貸還完,剛好遇到少子化年代出生的小孩成家立業。

也將順便見證台灣房地產的慘況!!!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以生肖為基準,對比少子化海嘯與過去新生兒出生人數比較

從圖表得知,虎年出生的分別為51年次,63年次,75年次,87年次。

除了75年次和87年次的虎年出生人數明顯減少之外,
54年次和63年次的虎年出生人數,並沒有虎年的效應。

而龍年出生人數,除了53年次之外,其餘65年次,77年次和89年次,的確有明顯增多。

---

而最恐怖的少子化效應,卻是97年次之後出生的,人數直接掉到20萬以下。

民國99年虎年則是最低點---16.6萬名新生兒。

之後就又站上20萬,形成穩定的出生人數。

----

換句話說,等到民國99年的小孩子上大學時,才知道大學剩幾間,
而要等到民國99年的小孩子到了年紀三十歲時,才知道台灣房地產會有多慘!!

過去房地產是財富的載體之一,所以資金湧入,一但房地產只剩下遮風避雨的功能,
那大家就知道,原來所謂的房地產只是一堆鋼筋水泥而已,竟然可以賣到3000萬......
猶如過往的鬱金香泡沫一般。成為了歷史上的大笑話!


現在的日本,就是20年後的中國與台灣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至於無殼族想要買房的,還有小孩大了想要小屋換大屋的,以及房子舊了想要舊屋換新屋的,
記得!!只要耐心等到...西元2019年,也就是民國108年,房子又新又便宜喔!!


因為近幾年的台灣房地產並不是少子化的問題,而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外溢的問題,
中國房地產泡沫也該是日薄西山了,到了該爆的時候了,屆時潮水退了,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而少子化問題,會在未來20年慢慢顯現,最大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
不只是房地產產能過剩,連大專院校都產能過剩,各行各業也都產能過剩。
未來20年可能就只有醫療產業一枝獨秀,
其餘產業都產能過剩,至於出口產業會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

買房子若是要自住,那其實什麼時候買都沒差,差別在於繳得起,而且不會繳的很辛苦!
不然最後你會發現,你並沒有買房,你只是跟銀行租房子,一但繳不起了,銀行就收回去了。

但若是投資,那未來少子化的年代,
房地產絕對不是投資的好標的,價格只會一路溜滑梯的下去,永無止境!!
如果各位看官現在還有不是自住而是投資的房地產尚未脫手,
那我只能說,要賣也不容易了,因為房地產就是不動產。
一旦你也嗅到危機,發現房市正在反轉,那大概也賣不掉了,
除非是不計價殺出,不然就是一年過一年,一套20年了。
人生能有幾個20年,讓那麼一大筆資金套在那裡,
然後只能望屋興嘆呢?更別說還要每個月繳貸款了!!

討論多空,只是意見交流,至於以後的漲跌,只有以後知道,網路上就只是討論,
認為會漲的,就應該是大力去看屋買屋,認為會跌的,就應該要忍住,不要輕易出手,
我還是一句話:
無殼族想要買房的,小孩大了想要小屋換大屋的,房子舊了想要舊屋換新屋的,
記得!!只要耐心等到...西元2019年,也就是民國108年,房子又新又便宜喔!!
這句話才是我的結論,畢竟房子也是生活必需品,
買的早不如買的巧,剛好泡沫破了,剛好有錢可以買房,多美好阿!!
至於對或錯,我也不知道,反正耐心等到民國108年七月過後就對了.....也沒多久阿!就是3年後而已!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今年我預估整年的移轉量只有21萬棟。
不僅創了新低,更是進入了冷凍庫,房子多了那麼多,量卻一低再低。
隨便想,胡亂想,坐著想,站著想,也知道這個市場完蛋了!
只要價格一跌,建商和投資客爭著賣出,而量能又這麼低,那就是崩跌了。

2016年,沒量,建商開價不敢降,只能用業配文引導買方出75折或者是6折。
2017年,沒量,建商可能大膽開低價,一舉激發出買氣。
2018年,沒量,市場被建商的開低價攪亂,投資客只能含淚含血殺出。
2019年,沒量,資金壓力沈重,最後只能靠法院來處理了。(法拍量創新高,就是買房的時候)

2019年,也就是民國108年,房子又新又便宜,因為市場沒量,沒量就沒亮,房市前景黯淡阿!
各位魯蛇們!忍住阿!人生最精彩的一役,就在民國108年7月份過後。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基本上,87年次以後出生的小孩,未來是不須要煩惱房屋的問題。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總生育率的變化,
從1951年的7.04,到2010年只剩下1.07,
也就是平均每對夫妻只生1.07個小孩
PS:
2015年中情局世界概況估計台灣總生育率為1.12
是全世界生育率第三低的國家/區域,略高於澳門(0.94)與新加坡(0.81)。

而台灣的房屋自有率超過80%,
也就是說,少子化年代的小孩結婚後,
未來至少會繼承三棟房屋,自己父母這邊一棟,配偶父母那邊一棟,
以及自己這邊或者是配偶那邊,沒有子嗣的過世長輩的房屋一棟。

這是最普遍的狀況,當然有些人家族房子很多,而有些夫妻雙方家族都沒房的也有,
但是若是以平均值來看,未來每對夫妻最可能的狀況就是~透過繼承,就有三棟房屋
這時候,如果房屋租不出去,卻又要繳持有稅或者是管理費,那房屋就成為負資產了。

而這種狀況,就是20年後的台灣可能發生的事。
因此除了自住之外,不要持有任何非自用的房地產。
因為你會發現背了20年的房貸之後,房地產竟然變成一文不值!

少子化年代的小孩,可以透過繼承,承接上一輩的成果。
不論是自己這邊還是配偶那邊,以及雙方的其他沒有小孩的長輩的遺產。
當然,在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經濟一定不會好,而最慘的一定是房地產

---

---天下雜誌 2015 3 18 的報導---

曾經,買房是日本上班族的共同夢想。

但現在,日本有八二○萬戶空屋,
不只讓上班族傷透腦筋,更讓日本政府無法坐視不管。

脫手難: 一三.五%是空屋
日本總務省調查發現,日本現有八二○萬戶空屋,佔全國住宅總數的一三.五%。

不動產作為資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市郊的住宅等許多不動產都會轉為負債,」
不動產顧問牧野知弘說。

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預估,二○四○年,日本空屋率將高達三六%,將近現在的三倍

------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最重要的是:中國絢爛的房地產泡沫!!(口號:炒房興邦,實業誤國)

在今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中國土地市場「三高」頻發,地王頻出是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特有現象,出了多少個地王?半年時間出了110個左右,這些地王有總成交價最高的,也有均價最高的,而且總數已經超過了2009年全年72宗的紀錄,而2009年那可是一個搞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年份啊。

而且今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中國國居民放貸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個人購房貸款高達2.36萬億元,不僅占同期銀行新增貸款7.53萬億元的3成多,更比去年同期多增1.25萬億元。

---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7月金融數據中,新增人民幣貸款僅463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1兆元;而這其中,幾乎全部是房屋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其中居民部門貸款增加457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7億,但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房貸占信貸的比重已突破100%,人民幣貸款新增全面萎縮的情況下,住戶的中長期貸款居然增加了4773億,這部分基本都是房地產按揭貸款,而這正是房價爆漲根源的根源)。

重點一:較去年同期減少1.01兆元
重點二:全部是房屋貸款


xyz1348 wrote:
民國99年的小孩子到了年紀三十歲時,才知道台灣房地產會有多慘!!..(恕刪)


現在都過不好了!還在擔心30年會怎樣!
少子化又怎樣 人只會往市中去! 遠一點的地方 沒人氣 區域房價一定會便宜的
連市中心都沒人的時候 在來擔心啦!
xyz1348 wrote:
現在的日本,就是20年後的中國與台灣

這句不知道看幾年了! 也換一句吧!

看看版上 開新房的一堆人!
想想自己 平平都是游最快那一支蟲 為什麼 別人在開箱

樂觀用16萬人來看,後面幾年出生人數都有成長。
之後就又站上20萬,形成穩定的出生人數。
跌破20萬以下可能是要多年後了。
看大學學區一堆待租的空屋就可以發現,其實少子化已經開始影響房市了。

不用等數10年,年年大學人數下降會有一堆房東開始跑了。
結論是:
台灣的大專院校,在未來12年,沒有最少,只有更少。
台灣的房地產,在未來24年也一樣,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少子化,老年化,在近代國家中,只有日本出現過,而且還在發生中,
所以現在有少子化老年化問題的國家,都在研究日本,包括中國在內。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人生只要一個決定錯誤,就可能身家打水瓢了,
房地產現在是沒有量,有房的想要跑也跑不掉,要不計價殺出也捨不得,
不動產市場最大的缺點就是流動性極差,一但你嗅到了危機想要離場,也沒機會了。
不然就不會在經濟不景氣時,有那麼多的建商跑路,那麼多的房屋被法拍了。

未來,買方是『買不到,殺價買』,出1000萬,不賣,那下一次就換出900萬,
這是笑話嗎?當然不是!民國86年~民國92年就是這樣子,每次買方都會殺價再出,
因為市場開價又變低了,這就是標準的買方市場,屋主通常都是『現在不賣,未來後悔』。
市場永遠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一低再低,永無止境,因為台灣的下一代人數變少了,
而這七八年來,已經將未來台灣20年要住的房子蓋完了,而且政府卻又要繼續蓋社會住宅。

你說,能不崩盤嗎?

幻月冰靈
唉,等崩盤你也60了,想買也沒法買啊..銀行不貸款
版主所言不假,當人口紅利不再,不單是房價,所有的一切都會是泡沫,有住過國外的人都知道,外國人流行DIY,其實不是他們願意,而是你想要讓別人服務你的工錢可說是相當昂貴,在超商一塊10盎司牛排可能不到10塊美金,但是你如果到餐館享用人家烹飪好的排餐,一餐下來可能就要破百美金.
相當然爾,在國外就須擁有相當社經地位的人才比較能去享受這樣的服務,一般家庭真的就一個星期開個1-2小時的車到大型商場採買快1星期的食材,然後在家自己烹煮.
在台灣,勞工爭取休假及提高薪資的情景下,反應的就是過勞的工時及廉價的工資,在台灣,即使是五星級的飯店,也吃不到一客要價快5000元台幣的排餐,無怪乎老闆要壓低工資以符合民情,帶著美金回來的,都驚乎台灣真的是寶島.
在如此惡性循環的前提下,當年輕人愈來愈少時,一些需要靠人參與的工作,屆時工資可是會驚得嚇人,台灣可就不是寶島囉!
或許那時,有便宜的房子可以選,請人替你服務的工資昂貴無比,年輕人在口袋滿滿的誘因情形下,才會再次讓年輕人有想生育下一代的可能,屆時也才能有人口紅利的景象呈現.
民國90年到現在輸出的小朋友 大多是6~7年級大人的下一代, 6年級前半段當年一年還有40萬新生人數, 7年級下半段大概剩下30萬
接下來的新生人口差不多是要靠7年級後半跟8年級大人, 七年級後半年出生人數大概30萬出頭. 8年及後半不到大概25萬人上下, 9年級開始就幾乎只剩下20萬上下了, 以臺灣已婚婦女生育平均人數1.12人來算, 臺灣的年新生人數應該3~5年就會開始快速破底, 進入10~15萬的區間, 跌破10萬也不很意外!

臺灣經濟已經空洞化太久了, 沒錢去娶外籍新娘了, 或者說外籍新娘的來源國的中產收入都追上臺灣的中低收入階層了, 20~30k台幣在越南跟菲律賓當地都算不上中等以上的薪資了!臺灣也沒有工作機會去容納外來移民, 所以啦不要指望外來人口補填補這缺口了!




xyz1348 wrote:
民國99年新生兒16.6萬人,少子化年代最低生育人數的一年


2018最後的交屋潮結束....
再加上社會宅到時陸續完工!!

沒意外的話.....
2018~2019就有機會可以看到年成交量20萬以下
預計2017 下半年法拍量就會上來了, 之後就會一路上升! 房子失去投資籌碼功能時會是怎樣的價格其實很值的觀察, 這裡多數人沒見過上一房市崩盤, 都不知道連台北市房價都會腰斬, 不是特例, 是一般行情! 南部斬到腳底盤的都很常見, 不知道這次多久之後會看到!
99年開始讀大學 117年 房東透套 套房開始有壓力 畢業工作開始買屋的年紀大約 24到26 才開始對房市開始有壓力

所以民國125年房市才會崩盤?

還有20年要等阿

還有一堆人忍著不買的買盤 要是出來了 會崩嗎?

20年的房租 240個月 一個月 一萬 240萬的房租

我想買的三房平車 目前中古屋都要六百萬 台中 也就是到時候20年後 他們會降到三百萬的意思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