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看法
剛出社會在國外工作了很多年, 大概27才回臺灣,
那個時候30幾接近40歲的同事
坦白說看起來生活並沒有到非常舒服
以前老人講古也喜歡訓我們
你們到了年紀就知道壓力
實際上10年過去,
輪到我們這批20幾歲的人變30幾歲
發現身邊人不光是買房, 而且生活品質也是很講求
從裝潢家電, 生活細節,
明顯跟以前看到接近40歲的人不同等級
也看得出來, 這幾年臺灣一定價位餐廳是越開越多
就算一般超市像是全聯,
裡面展示賣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好,
這都是很民生的日常上面的轉變
家電也是, 近年買房的朋友
只有我自己冰箱不是用日本制多門冰箱
因為還是很捨不得兩~三萬的差價
裝個冷氣大家幾乎都在三菱電機有多貴買多貴
只有我跟另外一個同學選了國際牌,
四~五萬的洗碗機10個大概5個裝
連國際牌的業務都跟我說, 最近五年高階家電需求爆發
像是國際日本原裝產品一直都比較少就很吃虧,
這幾年也是不斷的跟日本原廠協調,
跪地高階的趕快先在臺灣上市
疫情結束出國也有七~八次
相對於日本, 泰國或者馬來西亞越南
臺灣路上車價位先不要說高階進口車比例,
基本上都是以中大型SUV為主
也就是大概100萬上下一點的價位,
反而是那些簡配小車5-60萬的幾乎都停產根本沒人買
說到出國就更厲害, 這兩年機場每天都跟過年一樣
我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 對我自己來講
就覺得人生已經結完婚買到房,
我只想享受生活其它的就隨便,
但是也不能否認這五~六年的工作狀態
也不是科技業, 但真的比10年前好很多
否則每天都在想業績,
公司要死不活的話也很難有出國的心情
雖然臺灣這幾年也是面對著高通膨, 高房價
但說真的市面上的消費真的是完全不同等級,
觀察了兩年, 再加上我們老板最近吃飯聊天說的
在臺灣市面上現在生意會不好,
很大原因是因為提供產品跟不上現在臺灣人需求
否則為什麼這麼多人2個人花個10萬都要去日本玩?
臺灣幾萬塊反而不想花?
當然他是站在很有錢的人立場來講,
但我看法就是富裕社會就是會走向兩極化
當有群人變得很有錢的時候,
原地不動什麼都不做就會變得越來越窮,
所以富裕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感受,
就像10年前你要出國人家都說好好
現在是一年沒出國一次, 人家反而覺得你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