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面積不大,總戶數就衝不高
戶數衝不高,但是依法規設置的公共設施還是一樣多
在總戶數(分母)不高的情況之下,公設比自然高
舉例自己住的社區適用96年的法規,公設大約25%以下
後來在100年後規劃的案子,隨便一個都接近35%
因為96年以前的法規規定單層面積240㎡以下只要1座安全梯
之後只要8樓以上就是2座安全梯,管你單層面積多小
所以主要就是消防法規的修正造成,後來也經常修改
s00701 wrote:
因為沒人會去詳細計算公設是不是正確的
大家重複買公設~建商賺飽飽~
這個現在很難,你光調個建物謄本+測繪成果圖就搞定
只要不到100(一張20)怎麼算的都寫得很清楚
三五郎 wrote:
我始終搞不懂公設高低,會影響到建商的利潤嗎?利潤哪裡來呢??
公設高低一點也不影響建商的利潤
因為在決定開發前,利潤目標就已經決定好了
再來只是建造時的原物料價格波動
以及銷售時買氣造成能不能達標的風險而已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沒這些公設你房子是能住?
這些成本不分攤給購屋者,難不成建商是慈善事業?
不要說國外怎樣怎樣,那只是把這些公共設施直接灌進售屋成本裡而已
君不見近幾年娛樂性質的公設越來越少
甚至有建商用機電空間二工作公設
對建商跟代銷來說,公設是越低越好
這樣產品賣相才會好
simca wrote:
我覺得看得到用不到的比較想幹譙 像是雨遮
有些建商小兩房雨遮坪數大到可以做陽台就是只做雨遮
然後計坪計價
雨遮好像是107年後不得計入坪數吧?忘了確定年份
但是成本還是算進售價裡喔
只是避免有些建商用雨遮灌私坪來衝高總坪數或降低公設比
現在的大多只做必要的部分
順帶一提,雨遮要能計入坪數也是有嚴格限制的
我記得是開窗寬度左右各加50cm的範圍,深度最多100cm吧?
雖然我在專業領域中還是菜逼,但在我提供「免費」專業諮詢後,請記得說聲謝謝......

可以參考北部屋主自建的誇張公設比 人家53%啥都沒有
建商蓋3X% 還能給些堪用的設施
與其討論公設比 還不如去比價管理費與能用設施
同樣新建案 相近室內坪 戶數有差距
一個每月三千多 只有基本健身房
一個每月兩千多 多了游泳池 KTV
結果有游泳池的案子在網上被狂酸沒用
建商有著比百姓還聰明的規劃團隊
可以精準抓到買方能妥協的底線
就一些酸民還在覺得建商都笨蛋
老蓋些白癡東西出來 或到處灌水在亂賣
都出社會了 別用自己狹隘視野來看待資本集團
另外火災很少發生在新大樓
就算有燒起來 頂多只有失火那戶受影響 很少蔓延出去
會有傷亡的都是那些大家稱羨的低公設比中古屋


個人積分:355分
文章編號:8357631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