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Hyundai現代汽車來說,電動車的發展算是相當早的,從第一代Kona就有推出純電的版本,不過在整個集團的政策發展之下,Ioniq家族則是擁有更多的資源挹注,並且成功在台灣與全球市場打下好的基礎與口碑。如今我們要試駕的第二代Kona,在車格定位上屬於中小型跨界CUV,並維持了油電共生的平台,提供給消費者多元的動力單元,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當然是立意良善,不過本次南陽卻僅導入純電版本,反倒讓這部車在定位上顯得頗為尷尬,讓本車的市場討論度相當低迷,而在試駕過後,我們更認為Kona EV就是被埋沒在產品定位與宣傳政策下的一塊璞玉。

起初的Kona有著相當獨特的外貌,家族首創的分離式頭燈也從Kona而來,加上頗為年輕、運動化的底盤設定,甫推出時可以說相當受到歡迎,雖說車內空間不算太大,但也提供給消費者一個運動CUV的選項,而年輕運動也成為了大多數消費者對於Kona的印象。第二代車款的推出,首先換上了更有科技感的面容,車頭就像是機器戰警一樣,造型獨特有型,科技感更是大幅提升。只不過車側與車尾加入了類似Tucson L的設計語彙,使得整部車充滿了筆直與柔和的曲線交錯,反而更像是個融合怪,顯得有些過於突兀。不過美醜這件事情很主觀,唯一客觀的就是Kona大改款之後還是維持那個特立獨行的風格,不容錯認。


內裝方面本次Kona導入了如同大改款Santa Fe的鋪陳,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皆為12.3吋,只不過沒有採用曲面螢幕,而是兩個平面螢幕組成,並在外框加入了一點折角營造出曲面的錯覺,只能說做得真的挺像,但是在成本上還是相差不少。雖說硬體不同但內部的軟體同樣是最新世代版本,全中文化的顯示,最新的車載系統都相當討喜,使用上的直覺度也相當高,中控台下方還有大量實體按鍵與實體空調介面,少了些科技感,但也讓整體可以盲控,小編個人相當喜歡。另外本次的排檔桿已移至中央機柱上方,徹底解放中央鞍座的空間,置物區域與杯架都比以往大上不少,實用性也同步提升。

第二代Kona車格成長顯著,車長提升了15公分,軸距也加長了6公分,車內空間表現也可謂有感升級,後座可以舒服的入座,小編185公分也絲毫不覺壓迫。行李廂方面更是一口氣擴大130公升來到了466公升,基本上已經非常接近中型SUV的水準,同時也在引擎蓋內新增了額外27公升的置物空間,讓本車的實用性比起舊款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也讓Kona不再只是個人獨享,而是可以做為家庭用車使用。

至於動態表現,Kona本次僅有單獨導入純電車款,型號為450,也就代表說跟以往的500相比電池容量更小,動力輸出更小,加速表現更慢,實在是不像一部大改款的新車。136匹最大馬力、26公斤米最大扭力對於一部電動車來說確實不太夠看,零百加速成績9.9秒就試乘用代步車的水準,跟大家印象中的電動車或許有著不小的落差。但實際駕駛第二代Kona EV上路,雖說不太有衝勁,但是舒適的行路質感確實讓人驚喜,且這個舒適並非是單純的軟,而是高級有柔韌性的懸吊處理,對於碎震的處理了得,路面起伏時晃動次數略多,但仍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過彎時側傾幅度雖大,但避震器本身足以支撐,也拉得住車身的俯仰,絕對是有質感的舒適體驗。

Kona EV如此的舒適設定,其實對於家庭用車來說非常稱職,也相當吸引人,但是所搭載的48.6 kWh電池放在現在實在有些太小,NEDC測試標準下也僅有448公里的續航里程,面對動輒超過500、600公里的對手,光是用看的就會里程焦慮了,何況是實際開車跑長途呢?而這也是本車最尷尬之處,喜歡的人真的需要好好思考,究竟自己的用車環境是否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