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wd2233 wrote:
請問大大我目前擁有...(恕刪)

S 合金鋼 = 瑞典粉末鋼
A 合金鋼 = 夾鎢鋼 或含鎢的鋼材 例如AUS-8 AUS-10
超合金鋼 比較偏近於SG2 (Super Gold II)

一般日本鋼材大約是59~61度 熱處理好的硬度會多1~2度
SG2 63~64度

拍拍的 wrote:
話說旬的vg -max...(恕刪)

到Y拍 找 KAJI SG2

找一把2手的 SG2 (還很新) 6500 划算喔~!
謝謝大大的介紹

結果我買了旬的青紙鋼,還在等包裹中,

順便補了一顆8000番的黑幕⋯

希望不要太難顧⋯

拍拍的 wrote:
謝謝大大的介紹結果...(恕刪)

有點像切付牛刀的那個VG0008 嗎 ? 那把讚!
刃黑建議#5000即可 只要不是日料的就到此為止!
請問奶大有推薦的片刀嗎

台中菜刀王賣的金龍1300 值得買嗎
現在有些刀應該是蝕刻出來的假龍紋,我都是用3000~5000砂紙磨掉才敢用。順便磨平凹凸不平容易藏垢的地方,水滴上去不能成水珠狀才行。
真的積層刀的層紋就磨不掉了。


對是那把,今天收到了,

拆的時候不小心還割破皮⋯

立刻試切,發現不如手上藤次郎或一角切入感,

可能008這把比較厚,利歸利,厚身加上初始開角比較大,

沒有讓人耳目一新感,尤其切牛番茄測試,

超薄片狀況下偶爾會切不下去擠壓到番茄,

藤次郎牛刀則沒這個問題。

我拿旬的vg10也是一樣狀況,刀刃太厚,

本想說008號稱牛刀比較薄的說⋯

最後簡單略磨了一輪,和剛收到時差異也不大,

在想是不是要在開一次比較小的角度?

不過厚點的刀身也是有好處,切硬點的蔬菜容易點。

拍拍的 wrote:
對是那把,今天收到...(恕刪)


我覺得你比較喜歡刃角小的切割感,就是一般刀剪店講的開鋒,把刀刃再打薄,這樣切割阻力小,感覺比較好。
但這也是我常思考的問題,這樣切起來會覺得比較利,為何原廠不這樣做,有問過刀剪行,但答案我覺得不算合理,
看看各位網友有沒有其它的講法可以參考一下。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真平布幕 wrote:
我覺得你比較喜歡刃角小的切割感,就是一般刀剪店講的開鋒,把刀刃再打薄,這樣切割阻力小,感覺比較好。
但這也是我常思考的問題,這樣切起來會覺得比較利,為何原廠不這樣做,有問過刀剪行,但答案我覺得不算合理,
看看各位網友有沒有其它的講法可以參考一下。


刀刃再打薄一定會更俐落,但是刀刃維持度就沒法長久,很容易崩掉而變不利,並不是所有使用刀具的人會那麼講究沾版、下刀力道、切割的食材妥適與否,刀廠為了顧慮「維持度的品質」去適用絕大多數使用者而作這樣設定。

個人認為傳統刀具行這樣開鋒會讓使用者很有感--整個利到很爽,
除非使用者有辦法頓悟到「怎麼那麼快就不利了」的原因,
最後還是會找上刀具店再磨過,磨完又很利切起來又很爽惹,這樣剛好符合開店永續經營的需求
店家的話聽聽就好,不要當真!
話說我的一角就是開超小角度,鋼又軟,

切個20公斤苦瓜中途還得磨一次,

如果切辣椒兩條就感覺利度大降得在磨,

不過好是好在用4000番直接正反各10幾下就恢復,

自己是天天磨刀習慣了,實在喜歡銳利的切割感,

尤其切番茄不利真的讓人很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