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s Vide筆記:低溫烘烤牛排

Sous Vide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塑膠袋的安全疑慮了,基本上這是一個開放問題,只有對健康龜毛的人才會考慮這個問題XD

這幾年也看到國外論壇有在探討這個問題,難道一定要隔水加熱才能做出Sous Vide牛排嗎? 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達到“低溫”料理這個目的嗎?

所謂的低溫,就是在80℃以內的範圍內烹飪,理論上只要烤箱能夠在低溫運作,應該也可以達成這個目的,然而實際上卻需要面對幾個問題

烤箱性能:大部份的烤箱是沒辦法工作在這麼低的溫度的,更別說是那種一兩千元的烤箱。
保濕:低溫烘烤相對來說需要較長的時間,如何保護牛排的濕度,讓牛排不要在緩慢個烘烤過程中乾掉。因此需要讓牛排快速升溫到指定溫度。
完美七分熟:需要有一個電子溫度計監控牛排中心溫度,一旦到達指定的熟度(七分熟/60℃)就要提醒使用者趕快把牛排拿出來,避免過熟。

針對上面這幾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有解的,因此我開始了低溫烘烤牛排的實驗,目標做出medium 60℃的perfect steak!

首先先從工具開始,我選用家中舊有的旋風烤箱,上下火,機械控溫,想當然是不可能直接讓他工作在低溫環境的,這個烤箱的機械式溫度控制裝置的溫度誤差高達+-50℃,可以說是雞助,我通常都把它調到最大,用時間去控制就好了。

但是在低溫烘烤的情境下,我們需要一個無段調節的溫度控制器。 注意一定要用電子式無段調節的溫度控制器喔! 在漏天買的幾百塊那種溫度控制器,千千千萬不要嚐試。首先它內部採用一顆機械式繼電器,只能控制開關,不能調節功率,更別說PID了,PID首要條件就是要能無段調節輸出功率。另外它附的溫度探頭是水族箱用的,塑膠頭也無法用在烤箱內部。烤箱內部的溫度探針要能耐高溫250℃左右。媽媽說,買錯比買貴還慘! 所以建議直接攻頂2K左右的 電子SSR的真PID溫度控制器,就是那種可以調節燈泡明亮的溫度控制器。外加200元左右的 金屬耐高溫溫度探針。 這些東西在掏寶都買得到。

為了解決烘烤時間過長,牛排容易乾掉的問題,我用兩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在烤箱底部擺一碗水,增加烤箱內部濕度,減少牛排水份流失。 二是在牛排外部溫度到達55℃以前讓烤箱快速升溫,到達55℃之後再慢慢升溫到80℃,直到牛排中心溫度到達60℃為止。 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將PID溫控器的溫度探針擺在牛排下方。一般來說溫控器的溫度探針都擺在烤箱壁附近,但是這樣無法感受到牛排表面溫度,所以用高溫先把牛排快速升溫到55℃。 而當溫度探針擺在牛排下方時,就可以感知牛排表面溫度,在牛排表面溫度到達55℃以前,讓烤箱火力全開,快速升溫,之後再慢慢穩定於 80℃。

最後,我會另外準備一個電子溫度計監視牛排中心溫度,一旦牛排中心溫度到達60℃時,就可以趕快把牛排移出來了,避免過熟。如下圖所示。

媲美Sous Vide的低溫烘烤牛排

為了安全,我砸重本買金屬編織線的高溫溫度探針,這種溫度探針安全可靠,不過價格也比較貴,掏寶一隻大概要台幣 100左右。溫度探針要擺在牛排下方,感測牛排表面溫度。 另外我還插了一個溫度探針在牛排中心,連接到一個電子溫度計,當溫度計到達 60℃時就表示牛排煮好了。

這樣的做法的好處是可以讓牛排升溫比較快,快速到達55℃,躲過了細菌繁殖的危險區25~55℃

迫不及待來看結果了!

實際測試結果,牛排在冰箱中已經解凍一天,開始烹飪時牛排中心溫度約8℃,一英吋的牛排大概需要40分鐘才能讓中心到達60℃。 由於這樣的加熱時間比較短,所以流出的血水也非常少,大部份水分保留在牛排內部,使得牛排變得非常非常juicy。大家可以看下面照片,血水非常少,黃色的油是butter,為了增加香味我會放一小塊牛油和牛排一起烤。好了,現在拿去平底鍋稍微煎一下就好,一面大概煎個5~10秒就好,千萬不要煎太久喔!這已經是熟的了。

媲美Sous Vide的低溫烘烤牛排

來看看橫切面

媲美Sous Vide的低溫烘烤牛排

完美的七分熟切面,太漂亮了!刀子切下去的感覺就是一個滑順可以形容。吃起來的口感就是滑、順、香!

Perfect!低溫烘烤牛排成功!
溫度設定太高了吧…

肉的中心溫度到達六十度

就算停止加熱

在靜置後肉一樣會從外層慢慢傳導熱至內層

通常停止加熱後肉還是會上升個3~5℃

建議目標溫度調低個五度試試?

另外

神書Modernist cuisine剛出中文版了

(跟windows一樣,有專業版和家用版,專業版沒有翻譯;不過以他的訂價,台灣大概只有專業主廚會入手。不過有中文版真的是福音,立馬很爽的購入一本)

裡面就有提到關於低溫烤箱牛排的章節

建議您可以參考看看

裡面有提到擔心細菌孳生

可以先用大火煎過短暫的時間

將肉表面的細菌殺死

(一般肉大概只有表面有細菌)

題外話

恕小弟眼拙

這是哪個部位的牛排?

一小條棒狀的看起來像牛小排

但是又沒看到邊邊的油花?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所以說溫度到了60度要馬上拿出來呀~
要時時等著溫度計
這樣的做法可以減少料理時間,相對來說,益出的血水真的少很多
神書Modernist cuisine的確對你會有幫助
Modernist Cuisin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oking
價錢不是問題,英文不是問題 但他真得一般普羅大眾適合嗎?尤其是沒啥下廚經驗的門外漢.
您大概沒看仔細吧

前面有提到他出的是中文家用版

不是那厚厚的六冊~
AlgerChen wrote:
Modernist...(恕刪)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AlgerChen wrote:
Modernist...(恕刪)


不是很適合,除非你很想懂原理。
而且裏面不少是精確的實驗,只想粗略做菜的人是沒什麼幫助的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絕大多數菜餚的要求不在精確控制,至少不用像化學或物理實驗那
般精確。只要宏觀面向正確無誤即可。

或許只有實驗室小規模,或是團膳大規模這些場合才會要求這類定量
的精確性。

所以這些工作就留給食品科學家或是有興趣這去鑽研,一般人如我,
就坐享這些工作人員的實驗結果。


有點不明白,固態繼電器(SSR)還有分PID或是非PID的嗎?
其實modernist cuisine家用版

理論並不多

他只是提出一些新方法而已

當成一般的食譜看即可

個人是覺得一般人就可以操作啦…

不過單價稍高

應該只有狂熱者才會買單~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