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經濟部電動車規範制定小組的安全電壓測試標準

有網友密報說,TES的48V與之前為什麼高電壓不開放的原因,原來他們是這樣測試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0MjQ5OTEy.html

shenta wrote:有網友密報說,TES的48V與之前為什麼


其實我不太敢看欸,看10秒就不想看了,不過我右手用指頭摸我72v(實際是80v)鋰鐵電池,真的是無感喔!交流跟直流似乎差很大。不過用舌頭,不電死才怪。

shenta wrote:
有網友密報說,TES...(恕刪)


S教授,這個密報牢靠嗎?大家都是受過電子專業的高等教育的人,常識總是有的,否則大家一門門考試怎麼能通過?
目前,大陸的48V的不安全觸電事故,偶爾發生,大多是小孩子好奇,拿硬弊或金屬去撥充電口,然後手指給燒糊了.而我特別注意過台灣的充電口,小孩子無法用手指玩耍,導致短路的.

現在台灣已經放開到一百伏了(不知一百付有沒有補助).預計過兩年放開到150V也可能,反正一步步放開.一步步看吧.如果我是台灣的技術官僚,我也會如此一步步放開的.再說,那些補助,也是納稅人的錢,大家的錢,也是心痛的,不能亂花.象大陸,電動兩輪車三輪車四輪車配鋰電池(鉛電池,想都別想).一毛補助也沒有.台灣還是比大陸強一些的.當然,最強的還是美國,這種中國產配鉛電池的四輪車,照樣能拿到大筆補助(售價三萬美元,補貼一萬美元,大概包括了大部分後續維修費用).
kaiman凱 wrote:
其實我不太敢看欸,看...(恕刪)

凱大,我曾測試過人體對電壓的易感程度.
其實,220V和110V電源的工業標準,歷史上曾發生過工業標準的爭議.110V交流電就是安全電壓.220V不是安全電壓.110V交流電電死人的概率微乎其微.380V直接可以要命.
易感人群,對75V有點感覺,普通人,對85V才有感知.
另,不知凱大的電池是不是浮空的,那麼用一隻手指去碰電池一端,就算電池是220KV,也不會有感覺的,如同小鳥停在高壓線上的道理一樣.
我是用食指跟中指,各碰正負極,或是交流跟直流觸電方式不同,這我就不太了了。

對了,地球大,我發現你有時候太正經了,有些時候的po文只是想揶揄一下,反倒是看你正經八百回答某些文,會不覺莞爾

kaiman凱 wrote:
其實我不太敢看欸,看...(恕刪)


凱大在馬達運轉的時候去摸三條相線的任何兩條,那兩條就是72Vac電~
我摸很多,幾乎每天都在摸,也都沒感覺說~

kaiman凱 wrote:
我是用食指跟中指,各...(恕刪)


凱大,按照我的理解,對人體造成的危險程度,是和功率相關,是和施加在人體內的能量多少相關.當然,如果有時不湊巧,電流流過心臟,直接導致心率混亂,那麼不太大的功率和能量,就會造成心臟停跳.
還有一種情況,有時侯電壓很高,那麼人體觸電后皮膚劇烈燃燒,產生爆炸力,電線會自己彈開.
象警察的電棒,電壓很高,但電壓只是施加在皮膚上.而且脈衝電流很短暫.總功率很小,會導致皮膚的麻電感.就此而已.

另外,我不是正經不正經的問題.而且認真不認真的問題."阿輝伯"不也說嘛,說台灣人現在越來越缺乏認真,一絲不苟和負責的精神了.
比如說,S教授的主題,好象不是認真的,可能在揶揄一番,也可能是發泄一番.這隻能用概率來描述:表達不良情感的可能性最大.而且問題還在於,這世界上還有別人.而人是很笨的,可能有許多別人會因此誤解.
某甲(比如說S教授)這樣說話,可能導致某乙學樣看樣,然而由於某乙缺乏把握好火候的能力,講出來的話,可能讓某丙不爽,那麼,某丙把某乙的話,當真好呢,還是不當真好呢?這叫什麼呢?這叫某甲提供給某乙(一個抽象的別人)犯錯誤的機會了.
再比如說,R大說自己無聊,去看看公共建設的問題.這句話對一般的人,包括我的理解來說,一點問題也沒有.然而對某些抽象的人,也有個漏洞.由於人是很笨的,一些人可能會這麼理解:"哦,我無聊的話,那就去關心一下公共事務,如果我很忙的,那麼這事情就讓無聊的人關心吧.(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參與感).而科學文化說,私人事務和公共事務都是自己生活的組成部分,自己擁有權利義務和責任.所以,自己一定也要留一部分時間出來,去留意一下公共事務.
所以,我講話,看上去很愚蠢,但也可以理解為是大智若愚.

再說,認真不認真,和正經不正經是兩碼事.演戲,可以認真,也可以不認真,但唱戲,本來就是表演,不是正經的事情.別人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在演戲呢?也許我只是演戲演得比較認真而已.其實,人生本身就是一場戲,儒家文化的人們,通常是身在戲中不知戲(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戲中了).
懷有好奇心,探討一件事情,如何更靠譜,(自己不一定對),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而"有趣"本身也可以理解為不正經的事情呀.

最後,這個話有點悲劇色彩.為何日本人對華人會發生嚴重的惡性歷史事件?恐怕有關的是,千年來,華人對倭奴,倭人,小日本,矮東洋,發出了太多非良性互動的情感.華人在人和人互動中,充斥了太多的情感的東西,而且這些情感常常是非良性的.

所以人和人要交流,大陸人和台灣,還有大陸不同地域的人們,文化習慣相差許多.我經常搞不清楚台灣人的語境.我和台灣人面對面說話,台灣人也不一定明白為何大陸人會這麼說,然後,一位台商,在大陸待多了見識多了,不停地解釋,大陸人講話就是直截了當,直來直去,但沒有太多其它的意思.也許S教授在大陸待多了,講話也是直接了當.當然,和做工程師也有關,一是一,二是二.
直接了當的人,和這樣的人接觸,擁有預測性,很安全.不會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缺乏預測性,讓人缺乏安全感的樣仔.
shenta wrote:
凱大在馬達運轉的時候...(恕刪)


我比較敏感,我以前的一個實驗室,洗手池輕微帶電,我經常雙腳亂跳,而其他人感覺也沒有.還有,我有時和別人並排走路,不小心碰到對方,我也會雙腳亂跳,而且可以聽到嘀噠聲音.對方也感覺電了一下.到這個程度.還有巴士上,鐵桿或座位,有時輕微帶靜電,也把我電得嚎叫.然後賣票的小姐,有一次點頭說,也有別人說立桿有靜電.我專門測過,我對七十伏交流電已經有明顯感覺.

哦,我要補充一下前面的內容,48V把小孩子的手指燒糊了,不是由於小孩子觸電,而是由於小孩子手裡的金屬導致電池短路產生電弧,從而把小孩子的手指燒糊了.
S教授
請問您的消息正確嗎?

shenta wrote:
有網友密報說,TES...(恕刪)
測試電壓的感覺,不能用手指,而是用手背.
由於手指和手心的皮膚很厚(皮膚很大部分組織是膠體,和橡膠差不多),所以感覺很遲鈍.而且不同的人,由於勞作的情況不同,老繭厚度也不同,導致感覺的靈敏度差異更大.
還有更嚴重的問題,觸電后,對肌肉神經傳遞電信號,會導致肌肉抽搐,會導致緊緊握緊拳頭,容易把電線握在手裡.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而(右手)手背,皮膚薄,比較敏感,不同的人群,敏感度差異也不大.如果手背嚴重觸電,人體會條件反射收回拳頭.從而可以相對更容易擺脫觸電事故.
我也測試過電棒的感受,這個強烈的脈衝電流,可以感覺到全身的電信號紊亂.
至於視頻中的舌頭,我看得不太清楚,好象12V就吃不消了.我猜測,舌頭是濕的,所以電阻很小,其實功率不小,換句話說,濕潤的人體,遠遠更容易觸電受傷致死.我以前一個同事的兄弟,雙手濕潤沒有乾燥,碰到220V電壓,一下就電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