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自99年推廣至今,縱使每台補助金最高有兩萬元,但北市電動機車目前只賣3396輛,推廣成效不彰,101年北市約一百家電動車經銷門市一半以上倒閉,北市工業會直言「台灣電動車發展已死」。台灣電動機車使用電池不像日本規格統一化,業者均各自研發特殊規格以便將來能獨賣電池來獲取暴利,各廠牌無法直接到車行做電池交換. 這點很符合台灣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民族風氣.北市起碼要三萬個充電站才夠。充電站太少民眾缺乏購買誘因.環局:將協調便利商店加入充電站行列. 到時候會怎收費? 算次? 算電量? FREE?
miki640967 wrote:電動機車自99年推廣...(恕刪) 營業用電一度五元起, 充多久還是問題還有電池是消耗品不能交換就沒誘因另外制度性分贓跟排他保護造成的問題結論: 電動機車在台發展已死, 只能靠外國攻城略地
我家有一台電動車..購買至今約有4年了電池換過2次..1次約4800元,1顆電池大約可使用2年再來是續航力真的很差..市區約15公里內就要充電..每次充電約3~4小時..方便的地方是可以進大樓電梯放在家門口充電...除非未來有出油電混合機車...但動力不足也是電動車的罩門
電動車罩門在於電池, 最近露天看到鋰鐵17ah單體只賣330元(台幣), 似乎代表鋰鐵仍有降價空間, 或許可以等到與鉛酸電池同價位的一天.每次電池降價. 都是令人雀躍得消息, 代表電動車發展又向前一步. 正所謂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油車有絕對的續航優勢, 但是當電池價格夠低, 性能夠好時, 電動車確實可以取代一部分油車.
kaiman凱 wrote:連同好間要互相幫忙升級電動車讓他們得到基本的性能還要被打壓 大概不久就要恢復戒嚴了吧?然後把電動機車進口零組件搞得像軍火毒品一樣違禁~襪靠,我都快忘記自己是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台灣了耶!
rico0123tw wrote:大概不久就要恢復...(恕刪) 我也感到有點吃驚,不僅是四大件,而且是七大件都要是MIT的.否則,不能有補貼,這算什麼邏輯呢?有一次S教授比較感興趣的是,那麼一輛從法國進口的昂貴的電動摩托車是不是也不能上牌呢?其實,日本進口的電動機車不是也能上牌的么?而且還有補貼的樣子.這樣弄下去,的確要如S教授所言,變成慘業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