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對電動車不熟,這台小牛N1S Pro 的性能如何???


中國 小牛N1S Pro 價格9999RMB
「把起步加速視為終極目標」看數據有新版GGR的一半性能了,就大概二行程50cc,極速?極速是啥?能吃嗎?
1500W的電機極速應該超過60 , 完全可以取代50CC的小綿羊 , 就不知道它的電池肯給多大顆? 這種價錢如果沒有2KWH以上就很沒誠意

shinchu1017 wrote:
1500W的電機極...(恕刪)


哈~!
恰好超過~!



jlhwu wrote:
小弟對電動車不熟,...(恕刪)


請問這次輪框還會無故自斷嗎?

負責人不是被關?東家換人?

陳凱米 wrote:
請問這次輪框還會無故自斷嗎?
負責人不是被關?東家換人?


資訊好舊....你起碼好幾個月沒有新資訊了吧

創始人炒股被抓之後,就換了新負責人
後來又重新募了一堆錢
後來又出了m1,n1s
現在新出nis pro

在對岸這都是高價車,我們卻覺得便宜到爆
台灣的電動機車真的是太貴了
完全沒有量產低價的優勢

可惜不能買對岸的車!!

yungsheng_us2001 wrote:
不能買對岸的車...(恕刪)

可以買,只是不能合法上路
那些超標車在對岸也是違法在騎,只是他們違法習慣了。

cbeck wrote:
那些超標車在對岸也是違法在騎,只是他們違法習慣了


兩岸一個德行

台灣也是一堆人騎不用掛牌限速應該25的電動自行車
結果拿到手後在電動車行的暗示下
自己都會解除速限25

多半都騎到40-50

跟對岸的搞法一模一樣!
cbeck wrote:
可以買,只是不能合法上路
那些超標車在對岸也是違法在騎,只是他們違法習慣了。


首先,本人說明,這種行走在法律灰色區域的事情,的確很糟糕。本人也很不習慣。本人喜歡要麼行,要麼不行。然後大家公平互動。

不過,這件事情,則又是另一個概念。這個電瓶車是科技創新,要給科技創新的東西一個發展的空間。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後標準。所以,如果不捅大簍子,可以在灰色區域里實踐一下。

畢竟,新事物在不斷出現,新情況下,公共管理也要適應新情況。比如說,大陸的慢車道,本來就是自行車道。以前,大家的出行距離不遠。城市規劃設計時,就考慮用出行距離是四公里的腳踏車,來替代私人交通工具。

現在,經濟發展了,城市變大了,急需一種出行距離是十五公里的交通工具。而電瓶車正是符合了這個要求。所以,慢車道逐漸變成了電瓶車道路。當然,出行四公里,與出行十五公里,車輛速度當然會是有差異的。

如果需要辦駕駛執照,當然,會平添製造出大量的GDO數據,但會不方便車主的使用,這是個矛盾。所以,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不過,無論如何說,如果你是循規蹈矩,遵守交通規則,象騎腳踏車那樣在騎電瓶車,發生被查被沒收概率是微乎其微。
yungsheng_us2001 wrote:
資訊好舊....你...(恕刪)


Y大大,還有這裡以前的S大大,以及這裡的E大大,


我曾在這裡討論過,第五代馬達控制技術,無霍爾驅動的演算法。

這輛車的驅動方法標稱為,「磁場定向控制正弦波演算法」

這個磁場定向控制,就是矢量FOC。

距離無霍爾還是差一步。最近,無霍爾演算法的電瓶車,也有試驗。但不知效果如何?在核心演算法上,可能遇到一些不可靠的問題,還不夠成熟,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