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掌握汽車與摩托車開發經驗的本田,是極早期便開始嘗試在摩托車上導入混和動力系統的品牌,而隨著電池與馬達技術在近年飛躍性成長,本田也在2022年9月宣布發表將在2025年發表多達10台的純電機種,而其中歐洲產品線的WN7則在近日發表。

雖然在去年米蘭車展就已經以概念車登場,但WN7實車與概念車還是有諸多不同,首先是整體輪廓其實沒有太大變化,同樣採用近代「電動車」愛用的大塊面幾何構型、高反差視覺重量配比,搭配乾淨、俐落的線條勾勒出車廠對未來與美感的展望,但是實際市售車型外觀方面明顯多了許多概念車沒有的折線,例如靠近副車架鎖點處的造型大幅度變更。
車架「造型」部分同樣做出大量調整,之所以會特別強調造型二字,是因為目前尚無法確定這些造型變化之處究竟是真的車架或者只是殼件,明顯不同處有電池下部的托架、副車架的造型等等,而坐墊也變得厚實一些,雖然這些變化讓市售版少了點俐落,但看起來確實比較「務實」一些,除此之外前土除也取消了雙層短土除設計,改為更注重遮擋泥水的單體式前土除,其餘部分則大致相同。
- EV Fun Concept
- WN7
概念車車名EV Fun Concept相當簡單易懂,即是以玩樂性為主軸進行開發的純電載具,且在2022年純電機種計畫發表時即已經明確定調以日、歐、美為預想市場的四款車型都是以性能、樂趣為核心進行開發,不過為何到了市售車,車名又變成了WN7呢?
關於這點,本田原廠方面在資訊量稀薄的新聞稿中給出了解釋,車名中的「W」意指「Be the Wind」,也就是成為風的意思,「N」則意指Naked,指的是所謂的Naked車型(也就是一般概念上的街車,其實Naked代指街車這個用法有點老了,現在多直接用Street Bike,講到NK通常特指日本市場的性能街車,而且已經是令和前的事情。),而最後的「7」則是功率級距的意思,不過這部分可能並非是公規標定,而是本田內部的評等標準。

正如前述,其實這次WN7發表資訊真的非常稀少,目前已知電機部份額定輸出功率為18kW,峰值輸出目前不明,但據本田官方自稱,電機輸出可以媲美600c.c.級距的表現,最大扭力更是上看公升級的水準,之所以標定18kW,很可能是為應對法規與市場而設定的檢測用設定。
比如說歐洲的A2駕照就有車輛功率上限,馬力超過35kW的車是不能買的,所以通常來說,持有A2駕照的人,購買純電車款會更有利,因為純電機車的電機峰值輸出都可以上看兩倍或更多,通常而言A2等級的電動機車會比燃油引擎機車來得快。

畢竟本田這次對動力表現的描述實在太過玄幻,這種如夢似幻的動力規格就不討論了,以免聊了個心酸,當然,動力表現自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過對電動機車來說,怎麼充、可以騎多遠才是大家真正關心的,而這部分本田倒是說得很清楚。
WN7最長續航里程為130公里,電量從20%充到80%,在使用快充的情況下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如果使用家用充電器來充電,從0%到100%約需耗時三個小時,其中充電埠採用歐洲常用的CCS2快充規格。
- CCS2
- CCS2插頭
- 非充電狀態
電池部分為兩顆一組,不可拆卸更換,電池容量不明,國外有媒體推算可能的容量約為14kWh,容量不算特別大,但車重倒是挺有份量,WN7全車裝備重量為217公斤,如果單看目前已知的帳面數據,只靠那18kW(24hp)的額定輸出,恐怕這車是離「FUN」會有段距離。
但如果細看電池周邊的配置,可以發現電池本身並沒有散熱鰭片等設計,而在電池正面上方處設有一組看起來像散熱器的東西,考慮到本田對WN7的性能描述,電池很可能是採用液體冷卻設計,如果是這樣,高達12,999英鎊(約合台幣53萬元)的售價就說得通,因為採用液體冷卻需要更高階的電池封裝技術,設計上也會變得相當困難,確實可能造成成本大幅增加而使車價抬升。

動力、電池等等規格目前資訊僅止於此,本田方面表示會在米蘭車展將WN7的完整規格釋出,屆時對於WN7實際表現的推測會有更清楚的輪廓,其餘設計部分大致上與EV Fun Concept差不多,包含半透明胸蓋的設計也完整保留,而WN7的啟動鈕位於車身左側,會放在側邊而不是把手、油箱上,可能是為了美觀或者空間配置問題,不過如果車輛意外轉倒的話則有可能來不及切斷電源,或者倒損導致無法按壓啟動鈕等。

大燈部分相當的「機器人」,甚至比新款的MT車系還要更機器人一點,設計上採用上下兩組反射式燈具,搭配橫貫中央的勻光導光條,方向燈則位於上三角台兩側位置。

車尾部分雖然不像概念車那樣有著細扁的車尾將視覺極度收束,但依然維持著本田乾淨簡約的造型風格,尾燈部分造型相當簡單,橫置的圓角矩形與大燈的勻光日行燈概念一致,且整體造型與新設計的副車架高度整合,方向燈則位於大牌架兩側。
- 左後
- 右後
燈具點亮展示。
- 車頭
- 車尾
把手總成看起來與本田現行的把手開關一致,左把手有遠近日行燈切換開關、模式選擇開關、多向儀錶選擇鍵、喇叭鈕、方向燈開關、定速升降選擇鍵、倒車檔。右把手開關有緊急斷電開關、警示燈開關、定速系統啟動鈕,油門為完全線傳系統。
TFT儀錶尺寸不明,但整體資訊排列應與現行款FORZA等車屬同世代設計,而主動式安全配備部分,則配備一組端子鏡,同時兼顧造型美感與實用需求。
- 把手總成
- TFT儀錶
- 端子鏡
眼尖的朋友相信已經發現了,WN7採用的是單搖臂系統,終傳系統則選擇了皮帶盤,輪框造型非常帥,看起來其實有點像某款知名汽車輪框,制動系統部分為單向二活塞卡鉗搭配一組固定碟,而整個車身後半因為少了排氣管的關係,讓單搖臂系統看起來更加俐落。
- 右側
- 左側
車色部分也一改概念車的黑白銀三色,轉而採用了黑金、黑、銀三色,其中黑金配色採用蕭光玫瑰金搭配亮黑色車身殼件,車架、做電則採用與概念車類似的銀白配色營造高級感,其餘兩車色皆共用消光黑色車架,只在車身殼件部分做出區隔。
- 金色
- 黑色
- 銀色
這台台灣會不會上?就本田的市場規劃來說,應該是不太可能,而這台WN7究竟會是本田可以媲美性能機種表現,並且有著絕佳操控性能的新能源機車,或是又一台又重又慢的大塊頭呢?就看米蘭車展後歐洲媒體試駕後的心得感想囉!

我是大K!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