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85220 wrote:電熱版用過+1......(恕刪) 烘豆就像玩相機,一開始總覺得不買到全幅單眼永遠嫌器材不好繞了一大圈,最後翻相簿裡最多的照片卻是手機拍的真要家烘,每天要喝的咖啡化繁為簡方便就好幾個同事盲測過,RF300電熱不要動太多手腳,順順的烘就有一定水準要方便就選電熱,要搞排風/火排/曲線控火就選瓦斯真的器材控就直接跳過RF300KAPOK1.0買下去,不然烘不好永遠只會嫌機器差
javatw wrote:烘豆就像玩相機,一...(恕刪) 今天如果是以比賽為目的 或者是 製造出更多可能性 的烘焙使用者他需要更多的可調整機制 除了最基本的風門大小跟火力大小之外 還有就是滾筒轉速幾年前我還在單純喝咖啡的時候 , 高雄費奧納的老版是用楊家一段時間後花大錢買了一台德國的烘豆機 , 他只說超過100萬而且風門是固定不可以調整的 , 烘豆量好像也不是很大
javatw wrote:烘豆就像玩相機,一...(恕刪) 凱博克1.0..............,36萬元一台..........。其實我用RF300瓦斯版的控制得宜的話不會比幾萬塊的烘豆機差了,就只是銀皮要經常的用吸塵器吸走,不然會有炭燒味產生。
kevendoong0429 wrote:RF300 若依照南投萬年青(萬大)的改法,將滾筒中央用不鏽鋼包覆,這是算半熱風機嗎? 內鍋改這樣搭配中小火順順烘還OK,但是直火特有的奔放香氣催不出來,不鏽鋼皮稍微催火鍋壁溫度會太高,一定要搭配抽風拉熱氣,否則豆子直接燙傷,我有包一小段時間,最後還是拆了,味道沒比較好,真心直火勝...個人認為要包內鍋順順的烘一開始直接買電熱機不是更省事。
jones6449 wrote:請問各位大大,計算...(恕刪) 我是這樣認為1.一爆是個物理過程,除非有證據一爆可以產生一爆之前所沒有的物質,且一爆為必要條件,否則一爆不重要2.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反應兩個重要的反應在180度左右開始激烈反應3.水是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反應的抑制物質所以當溫度到達180度左右而且豆子轉成褐色開始算又依據控溫手法二爆雨一爆的間隔可以在一分鐘以上
KCLin0423 wrote:我是這樣認為1.一...(恕刪) 這樣不就可以在一爆前降火 .. 降到可以平穩不上升的火力 一分鐘/1度~2度也可以達成 "不進入一爆區間" 也可以讓豆子發展到 跟 "進入一爆區間一樣的風味" ?假設不用進到一爆 只要接近即可 也可以得到進入一爆聲響的風味那就可以讓豆子不要爆 只要遊走 , 時間到就下豆(跟進入一爆聲響一樣的烘焙時間喔)理論上可以保持更多的香氣 因為溫度比較低麻 ...
FZ6盧魚 wrote:這樣不就可以在一爆...(恕刪) 我做過實驗,只有少數零星幾爆烘完風味跟一爆差不多,有熟完全沒澀味,磨起來比高溫的一爆初容易但是因為時間長,所以會較淡因為溫度低,所以少了高溫會產生的"帶苦的咖啡味"沒試過完全不一爆一方面又要香氣發展又要低溫,這有點不好控制一方面,時間拖長會沒啥香氣所以就沒再試下去有興趣丟100g下去試試看我現在的發展時間都是溫度到180度左右,且轉褐色開始算以此做為衡量深淺焙及火力獲利增減的參考如果要時間短一點,火力就要大一點,發展溫度會高一點另外補充的是二爆由於細胞壁破裂會釋出一爆前不同的物質大量改變焙烘焙物的成分(定性和定量)例如油
KCLin0423 wrote:我做過實驗,只有少...(恕刪) 可以實驗看看 ... 因為這個推論是合理的 ..只怕生澀味而以 ..但是我覺得 只要前期的發展建構是正常的 .. 就算不要進入一爆也不見得會有瑕疵味只是烘焙時間要足夠 ... 我是說等同正常烘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