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手工打造一台磨豆機吧! (2014-1-9更新)

華府代號9527 wrote:
至於細粉 跟 馬達轉速、刀盤造型、刀盤銳利度 大概脫不了關係...(恕刪)

這我不太確定
因為同樣是OE的手搖磨豆機,構造也類似,刀盤銳利度差不多(應該都是italmill的刀盤)
38mm的LIDO細粉就很少,68mm的PHAROS細粉就很多
同樣是38mm的Portaspresso Rosco,細粉比LIDO多一點

我覺得也許和進豆效率有關
LIDO磨20g粗粉,印象中是要搖90圈
Rosco大概不到80圈
PHAROS只需要約30圈
進豆效率高,就是一次進入刀盤被磨碎的豆量多,轉的圈數就比較少
但我覺得可能豆子互磨的機會也比較高,細粉就會比較多

從HG-one的資料來看
http://hg-one.com/the-hg-one-grinder/burr-sets/
進豆效率與刀盤形式,刀盤表面處理都有關係
(Mazzer刀盤與aftermarket刀盤的星芒數不同)
不知道細粉的情況如何
也不知道HG-one搖一圈,內刀盤會轉幾圈

華府代號9527 wrote:
義式用的粉是比較細沒錯,但是我不確定用細粉來泡義式,味道是否依然美麗
這點可以討論...(恕刪)



這樣的做法我都偶而用也只做拿鐵
每天一杯,
量少,沒得比較

味道的差異,也是我最想知道的問題
我用過3台磨豆機,殘粉從來不是問題,
磨豆機開箱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與磨豆不相干的部分通通拆掉,包括豆槽,
也不加裝什麼宝特瓶,直接露出粉道,
磨豆時秤18克豆子倒入磨盤,上面用58mm的壓粉器壓著(擋住跳豆),
用一個切一半的塑膠瓶在粉道口接粉,
磨完後用支壓舌棒把粉道內的粉刮出來,
再開一下機器裏的殘粉甩出來,
18克的豆子進,18克的粉出,半克粉都不浪費,
拆下來的那些垃圾可以拿去賣零件,
或等賣二手時再裝回去,外觀看起來又跟新的一樣.
howard1204 wrote:
我用過3台磨豆機,殘...(恕刪)

我用Super Jolly的經驗有點不太一樣
粉道是卡最多「可見」殘粉的地方
要拿毛刷或是壓舌板都可以,但是絕對清不完所有「可見」的殘粉
因為它的集粉溝槽的構造就是要有新粉進去才能把舊粉推出來
(水平置刀的磨豆機好像都是這樣設計,我是認為可以改,只是廠商懶的改)
在粉剩下不夠多的情況下,大約會有1克舊粉留在集粉溝槽裡,沒有進入粉道
因為刀盤外圍的撥粉器與外壁是有空隙的(當然要有空隙,不然就磨壞了)
粉量不夠時就撥不到粉
18g豆進,18克粉出,實際上裡面有1g的舊粉
只要把粗細調節器與上刀盤拿下來,就可以看到這1g的粉
1g而已,其實也不算多
只是我厭倦每次磨完都要做以下動作
1. 關機,刮粉道的粉
2. 再開機,把機器裡面的粉甩出來,再關機,再刮粉
3. 再開機,再拿吹球吹
每次都要這3個步驟才能清殘粉
如果沒有做1和2,直接就拿吹球,那會把粉吹到從進豆口噴出來,搞的到處粉
這個清殘粉的動作我想是電磨的宿命
以Super Jolly來說算是很好了

另外還有「不可見」的殘粉,會卡在刀盤和burr mount之間,甚至在burr mount之下
不過這部份的殘粉我想是卡進去就卡進去了,應該不會被新粉推出來
所以還好,眼不見為淨

借一張Google到的照片說明一下集粉溝槽

刀盤外圈那個溝槽就是了,還有三個金屬塊,就是撥粉器
當刀盤旋轉時,撥粉器也會旋轉,把粉推動
照片右下角那個刻痕處,其下就是粉道,就是一條隧道
粉被推動時有離心力,到此處時遇到缺口就自然往缺口處出去
bakafish wrote:
我用Super Jo...(恕刪)


怎會這樣哩?
SJ的粉道很短,
粉道裏的浮粉經過一刮,一甩,一掃,可以清的乾乾淨淨,

剛開始時我也很龜毛,又吹又吸,總是要把角角裏的殘粉清的乾乾淨淨,
每次都會少大約半到1克的粉,
後來發現,
那些卡在角角裏的粉屬於不會動的粉,
這次清掉了,下次它又卡在那,
現在,我不去清它,就讓它卡在那,
因為新的粉是從卡在那的老粉上面通過,這些老粉依舊卡在那,不會跑出來,
所以18克的豆進去,18克的粉出來,不會多,也不會少,
撥粉槽裏要靠推才出來的浮粉很少很少(我曾拆開掃出來秤過,只有零點幾克),不會影響全局,
現在我的動作是進豆,磨,刮,甩,掃,看起來很動作很多,但大概15秒可以搞定,
大部分的浮粉都能被甩出來,甩不出來的也不去動它,就讓一直呆在那當成墊底,
粉道乾乾淨淨.

howard1204 wrote:
撥粉槽裏要靠推才出來的浮粉很少很少,不會影響全局...(恕刪)

可能Super Jolly新舊也有些差異吧
我之前那台是很舊型的了
撥粉器與外壁的間隙甚至看起來都比我前一篇貼的那張照片還要大的多
也許是因為這樣殘粉會比較多

bakafish wrote:
可能Super Jo...(恕刪)


原來如此,
怪不得您對SJ的評價如此之差,
我就覺得SJ蠻好用的,磨的又快又均勻.

馬達這種東西用久了,尤其是營業用,或使用的環境不佳,各部分都會磨損,
尤其軸心磨損磨盤就會擺動,雖然可能小到肉眼看不出來,
但對磨粉的品質會有很大影響,
價格愈低的二手就愈要小心,
我買的也是二手,
但有幸買到還沒開箱的二手,
跟新的一樣,只是年份是2011年的而已.
當然,價格也貴了些.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實際做法大略如下:
1.低轉速,大約200轉
2.選用現成刀盤,有精度又不會太貴的
3.以手上現有磨豆機,重新加工至一定精度
4.組合後手工校正刀盤間距,至滿足義式咖啡的細度以上
5.除量測輸入豆重,輸出豆重來確認殘粉量之外
磨豆100g後,開研磨室確認殘粉量及殘粉位置
6.以4~5層標準篩確認細粉量及咖啡粉均勻度


研究一下您的實際做法到底實不實際:
1.低轉速,大約200轉 <- 轉速如此低哪來的扭力,沒有扭力如何磨豆,除非在馬達與磨盤間增加一個減速裝置.
2.選用現成刀盤,有精度又不會太貴的 <- 此猶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祝您能找的到,
3.以手上現有磨豆機,重新加工至一定精度 <- 請問您要加工何部位,原本精度不佳的機械愈加工精度愈差,這應該是常識.
4.組合後手工校正刀盤間距,至滿足義式咖啡的細度以上 <- 廠製機用儀器校正您都不滿意,難道您的手工比儀器還準,再說,組合後改變刀盤間距叫"調整",不叫"校正";又再說,要校正的不是刀盤間距,而是上下刀盤面的平行度與真圓度,這個用手校正的出來? 佩服!
5.除量測輸入豆重,輸出豆重來確認殘粉量之外
磨豆100g後,開研磨室確認殘粉量及殘粉位置 <- So What?難道您要用黏土把有殘粉的位置填滿?
6.以4~5層標準篩確認細粉量及咖啡粉均勻度 <- So What? 然後呢?
so:
您確定按您所列的實際做法可打造出品質比貴森森的廠機優,價格又便宜的磨豆機?
先把以上的實際做法想清楚可行不可行後再動手.
免得白浪費錢!

bakafish wrote:
從HG-one的資料來看
http://hg-one.com/the-hg-one-grinder/burr-sets/
進豆效率與刀盤形式,刀盤表面處理都有關係
(Mazzer刀盤與aftermarket刀盤的星芒數不同)
不知道細粉的情況如何
也不知道HG-one搖一圈,內刀盤會轉幾圈
...(恕刪)


1.細粉依然很多;與其說細粉多,不如說粗粉多!(大家懂我的意思嗎?也就是有不少礙眼的粗粉產生)
而且烘焙度不同,磨出來的粗細不同,淺焙細(粗粉少),深焙粗些!

(他調粗細是靠外盤升降,只靠一枚螺絲從側面施壓,壓緊外盤;如遇到淺焙或較硬的豆,外盤會跟著滑動,但螺絲如果鎖太緊,會破壞外盤外的螺紋,而且我感覺會擠壓外盤,讓它變形--在歸零時,有鎖螺絲會沒鎖,內外盤碰壯點不同;他的調教不錯,上螺絲可3/4圈碰到,鎖上螺絲點度不同會稍微不一樣!)

2. 1:1

cloudy3 wrote:
1.細粉依然很多;與其說細粉多,不如說粗粉多!(大家懂我的意思嗎?也就是有不少礙眼的粗粉產生)...(恕刪)

PHAROS的細粉是細到呈粉末狀,甚至會結塊
與粗粉的產生是不同因素
我也是發現PHAROS比LIDO和ROSCO的粗粉多了一些

我覺得錐刀刀盤越大,粗粉就會越多
粗粉的原因,就像是拿長竹竿進家門,直的橫的都進不去,頭朝前尾朝後就進去了
所以有時候豆子的大碎片沒有被磨到,轉個方向就掉出刀盤了,通常都會呈片狀

磨豆區是在內外刀盤之間,也就是刀盤的圓周
大刀盤的圓周比小刀盤要來的長,一次進去的豆子量多
但磨豆區的高度卻沒有增加很多,豆子就更容易掉出刀盤

如果加快磨豆的轉速,我猜也許會有些改善
不過手搖其實很難提高速度,頂多是從一分鐘60~90轉提升到120轉,要再高就累人了

把篩出來的細粉拿來做esp,這還蠻有趣,改天我也來試試
真正的細粉,其細度比esp所需要的還要細
如果篩4g的細粉出來,裡面真的都是細粉的話
添加到esp的咖啡粉裡湊到18g,那麼這杯esp裡的細粉比例會比正常的還要多
不過通常篩出來的細粉裡應該包含了細粉與沒那麼細的粉,應該OK

可是如果篩出來的粉裡面有看起來不夠細的,別丟回磨豆機裡去磨
磨過的粉再磨一次,很容易卡在刀盤的刃部夾角裡,得拆刀盤拿牙刷去刷才刷得掉
我就幹過這種事

我有點擔心細粉的成因與刀盤變大有關
因為LIDO 2的刀盤比LIDO 1大,我擔心細粉也會變多
我目前想要的是一支磨手沖可以不要篩細粉的磨豆機
可惜我已經把LIDO 1賣了


howard1204 wrote:
馬達這種東西用久了,尤其是營業用,或使用的環境不佳,各部分都會磨損...(恕刪)

我那台的馬達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
前手說是家用,每天約4杯吧,用6年了
我換了新的刀盤轉賣後,買家也對它很滿意
就我自己對殘粉的容忍度太低吧
手上的Rossa PG與Super Jolly的搭配性可能也不好,或者根本是我自己技術太爛

我不太清楚馬達這種東西
低轉速真的不能有高扭力嗎?
我看電視購物,慢磨機的馬達好像都很威,連老薑都能壓的出汁

磨豆機的製造過程,最後以篩粉確認particle distribution是必需的
不過怎麼篩,用什麼東西篩,要幾層,這也是超出小弟知識範圍了
我只知道和一種叫什麼級配的有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