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chenhao wrote:找不到EPro外刀盤與外殼如何以內六角固定的圖片...(恕刪) 外刀盤固定方式是可以調整的但是目前看到偏心問題應該不在外刀盤.... bakafish wrote:偏心也是忠實復刻了C40...(恕刪) 誇張~真的是連C40偏心缺點都能100%復刻啊~?!?!
感覺1Z原廠對這個"七芯刀盤"的定義蠻矛盾的....1Z: Q系列的五芯刀盤是目前業界公認的適合手沖的單品刀盤還沒看到有什磨人提出異議而七芯刀盤目前還很少見它被1Z定義為手沖/義式通吃當初在挑選1Z手沖磨豆機時曾經在Q系列的五芯刀盤/E系列七芯刀盤之間猶豫很久與1Z原廠線上客服諮詢時還特別提出這個疑問有明確告知手磨需求是單品手沖專用1Z原廠客服還是推薦手沖專用請選E系列的七芯刀盤而不是選Q系列的五芯刀盤關於這一點個人是覺得有點矛盾的因為在1Z Plus系列中手沖專用是搭配48mm的六芯大刀盤而E系列七芯刀盤在此卻被定義為"義式專用刀盤".....
等了三週鍍鈦的刀盤回來了,訂的NMB軸承也到了但軸承用手只能裝進去幾公分,太緊放棄使用(有下訂NSK再試試),不知是NMB太精準還是中國軸承誤差較大(好方便安裝中軸)E固定軸承有塗紅色透明螺絲膠,軸承和孔位都清乾淨裝回去(軸承面有交換)再敲緊,發現偏心症大幅改善,推測原廠組裝人員沒有將軸承敲緊,才會明顯偏心然後鍍鈦前就知道研磨效率會降,果不其然,因為沒有記錄之前確實的研磨圈數及時間,只能憑人體感受似乎要X2,看磨個10磅後能不能改善以下手機拍的圖傷眼見諒殘念的NMB組合與未鍍前相同,刀盤鎖死退一咪咪到0,退到2刀盤即不互磨刻度2下拍的,用慢速攝影再做成gif,可以看出幾乎無偏心,這才是1Z用家渴望的精度,改善不難,用心組裝即可;如果是我組裝加上刀盤校正大概就是裝一只的時間比起1Z標準可能5只--------------------小插曲某次想拆刀盤前的套桶時,一時忘記反牙就大力逆時針扭它,導致即使用上固定工具還是拆不下來,各位同好務必留心圖中我是有墊厚抹布還是刮傷了
scorpioliu wrote:軸承用手只能裝進去幾公分,太緊放棄使用...(恕刪) 這是原廠客服的說明:"軸跟刀基本是零間隙鎖死的,培林跟骨架是 過盈壓合 的,間隙只有軸承跟中軸"所以軸承與骨架大概是要用油壓硬逼進去才能裝入的scorpioliu wrote:然後鍍鈦前就知道研磨效率會降...(恕刪) x2?這研磨效率下降的有點誇張不明白為何會下降?刀口變鈍了?刀口摩擦力下降?scorpioliu wrote:刻度2下拍的,用慢速攝影再做成gif,可以看出幾乎無偏心...(恕刪) 感謝分享!羨慕!手上這隻無法自己拆下內刀盤校正可能日後找時間送回土城給原廠檢查看看唄~~
scorpioliu wrote:刻度2下拍的,用慢速攝影再做成gif,可以看出幾乎無偏心...(恕刪) 看到這裡我也把C40 MK3從櫃子裡拿出來再檢視一下左瞧又看,嗯...還是打包丟網拍,最近缺錢,懶的折騰了
專程把手磨送回台北門市檢修判定內刀盤偏心應該是中軸的瑕疵....原廠更換了一組新的上座含中軸與內外刀盤目視內刀盤旋轉時的偏心與縫隙變化量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軸承原廠說這是特別訂製的軸承軸承內部是使用食品等級的潤滑油怪不得都沒有聞到噁心的工業用潤滑油臭味~也藉機會與該公司工程部門當面請教了一些關於產品設計理念與心得感覺他們對機械設計製造的專業度與企圖心都很強烈日後可能會有大刀盤產品的構想~----印象中大概是從貓哥推出的匿名手磨開始吧?穩固的金屬支架,雙軸承,精密刀具...把咖啡手磨提升到高精度但中價位的一個水平之後各廠商嗅到商機逐漸開始投入研發資源無論是機械加工個體戶還是資源豐沛的大型企業公司一時之間百家爭鳴匿名/海勒/泰摩/玲瓏/精彩/1Zpresso...希望各廠商都能持續不斷設計製造出更好更優秀的產品有競爭才有進步,消費者與廠商都能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