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多人談楊家新磨豆機小飛馬601N,季節香林老師手上有一台,當然要央求老師讓我嚐鮮。
楊家新磨豆機 小飛馬601N體驗

先從外觀說起好了,前幾代的楊家小飛馬,先不管內涵和和性能,外型設計、配色、塗裝和接粉盒,就是塑膠感很重,賣相遠不如小富士或者KALITA G,加上國產品牌的先天印象,雖然被許多店家和玩家視為入手的第一台機器,但也就只是一台入門機種。

新推出601N,看來的確是順應市場需求,在造型上有下功夫,一體深黑色機身、同色系粉槽,鈦色金屬接粉罐,賣相檔次截然不同。

除外型,性能也往上升級,台灣製造CNC一體雕刻成型的平行鋸齒磨盤,刀盤設計據說蛻變自磨豆神機EK43,直徑60mm(EK43的刀盤是98mm)。

這次最大的改變就是小飛馬終於可以磨義式粗細,刀盤刻度旋鈕表面上沿襲上一代10等分,20微分的刻度,但實際上,它是無段式旋鈕,每個刻度間還仍可微調,所以這台機器對於有外出擺攤的店家來說,一台機器可以滿足從義式到手沖的全刻度粉末。

根據林老師在義式機上的數據測試:
刻度1.5,Single Espresso,沖煮時間是28秒。
刻度1.3,Ristretto,沖煮時間是24秒。

在現場,我們把磨豆機調為刻度4,研磨Roast Color咖啡色卡61.9的豆子,同時以KRUVE Sifter 的400um、800um篩粉器進行過篩測重。

結果是粗粉重13.7g,中粗粉重6g,最細粉已經少於磅秤可測重,估計低於0.5g。

第二次測重,我們把磨豆機調大半刻度到4.5,研磨Roast Color咖啡色卡58的豆子,篩粉後的重量分別為粗粉15g,中粗粉4.4g,細粉0.6g。
基本可以確認這台機器的殘粉量不多,磨豆表現優秀。

現場磨豆的感覺,20g豆子磨豆時間約10.5秒就可完成,至於大家關心的磨豆聲量,因為手上沒分貝計無法測量,只能請大家看影片感受。

完整圖文內容請點擊這裡
webberlo wrote:
EK43,直徑60mm(EK43的刀盤是98mm),只小輸3.8mm。


98-60=38, 不是3.8

算%數,其實是大很多很多。建議有xx夢(比方ek啥的),就直上。

不過以上不是重點。刻度可微調,可以磨義式粗細,這不錯。
我前幾天其實有想入手一台來玩玩
不過因為事後還是必需轉手出掉,所以還是壓抑下來了


webberlo wrote:
刀盤設計據說蛻變自磨豆神機EK43,直徑60mm(EK43的刀盤是98mm),只小輸3.8mm(恕刪)

是3.8cm吧
大小的差距就擺在那,價格也有10倍以上的差距
這種事真的不用強調什麼小輸,根本不用去比
我的意思不是沒得比,而是市場定位完全不同,不需要去比較


webberlo wrote:
它是無段式旋鈕(恕刪)

怎麼Dr. Bean的測試說是有段的


webberlo wrote:
結果是粗粉重13.7g,中粗粉重6g,最細粉已經少於磅秤可測重,估計低於0.5g(恕刪)

感覺磨太粗了
除非您是用這個粗細度在沖,並且使用平常的手法可以做到TDS 1.4以上且萃取率20%以上
不然的話建議把中粉的量調到佔70%左右比重的粗細度,再來看粗粉與細粉各佔多少比例
殘粉則是必須把磨豆機拆開清乾淨之後,看第一次磨豆的進出量差異才準


webberlo wrote:
20g豆子磨豆時間約10.5秒就可完成(恕刪)

是磨手沖細度嗎?
原本以為2500轉磨豆會滿快的,官網也寫每分鐘350g,算起來應該不用4秒就能磨完20g
豆槽沒有壓豆的關係會慢一點,算兩倍應該也只要7秒
不知進豆螺旋的設計是否和以前不同,刻意降低進豆速度
還是以前的600N也差不多這個速度?
bakafish wrote:
是3.8cm吧大小的(恕刪)

已修正,謝魚大
bakafish wrote:
我前幾天其實有想入手(恕刪)


應該是指有段可以當無段使用
這種方式在其他4000內小電磨就有了
610N 600N 也可以當無段用
拿來煮Espresso也沒問題

直接說601N無段 這樣的敘述容易讓人誤會
(就釣到了一隻砸魚大)



我比較期待友店的實測 + 品評心得分享
他有先偷用過 不過可能要拍開箱文
所以還在等新機到貨


其實我覺得比較疑惑是
為什麼電源這麼喜歡設計在背面
Next G 都可以設計在前面 方便的多
假如不想學人家放在前端 那放側邊也會比放背後好用

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 都在背面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耗電功率都是150瓦不變的情況下,從舊的2200轉提升為新的2500轉速,會不會造成扭力 下降的情況?
webberlo wrote:
最近太多人談楊家新磨(恕刪)

外觀顏色改全黑,機身造型都差不多...
新刀盤顏值很高



webberlo wrote:
在現場,我們把磨豆機調為刻度4,研磨Roast Color咖啡色卡61.9的豆子,同時以KRUVE Sifter 的400um、800um篩粉器進行過篩測重。
結果是粗粉重13.7g,中粗粉重6g,最細粉已經少於磅秤可測重,估計低於0.5g。
第二次測重,我們把磨豆機調大半刻度到4.5,研磨Roast Color咖啡色卡58的豆子,篩粉後的重量分別為粗粉15g,中粗粉4.4g,細粉0.6g。

請問粉徑磨這麼粗有何用意呢?


webberlo wrote:
基本可以確認這台機器的殘粉量不多,磨豆表現優秀。

請問如何能看出這台機器殘粉量不多?
我比較在意磨完豆子會有少量從承裝盒蓋上的洞噴出來、到處都是、每次磨完都要清潔桌面
那個蓋子的洞為何要做的比出粉孔還大
webberlo wrote:
這次最大的改變就是小飛馬終於可以磨義式粗細,(恕刪)


本以為新刀盤是手沖專用刀盤而無法磨義式,原本還有些興趣的...
webberlo wrote:
最近太多人談楊家新磨(恕刪)


前兩個星期
咖啡店的朋友問我有没有興趣
買一台來用
收到的報價感覺也還可以
但目前還在觀望中
等朋友有進後
試用一下再說

===============
以目前看到的
融合很多家的造型元素
小富士的轉盤及豆槽
Next G的馬達機身及座
加上仿EK43的刀盤
EK43的配色

可惜開關位置還是小飛馬
為什麼不學Next G放在前方
操作上方便很多

看完影片及使用後照片
覺得已經習慣Next G的去靜電
要用這台
吹球及毛刷可能又要再準備了
對於清潔控來說
每次用完又要花點時間清一下機器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