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ck371 wrote:
冒昧的一問~~如果連golf...(恕刪)

其實GTI折舊沒有我想像高喔,車齡8年跑10萬公里左右,最近要脫手問了幾間車商
行情大概落在40~50萬之間,跟當初買價一算大概折舊2/3左右,算是還可接受的價位
但總是有人願意收,所以我一開始的憂慮是,我如果一台model3跑到跟現在的車一樣的里程數,
二手市場收購的意願有沒有什麼變數。
seed77788 wrote:
其實GTI折舊沒有我(恕刪)


其實 電動車殘值我覺得蠻容易估的。

分三個階段。

一個是 五年內,不超過8萬公里,非事故車,鈑金完整,估計至少都有50%。

第二個是,超過五年或是8萬公里。直接就將電池當做0殘值。剩下就只要估算其他零件的殘值就好。車價 - 扣掉電池80萬 再依照使用程度來折扣 最後再加上FSD的價格。

第三個階段是10年後,0殘值,適用於電車跟油車。

基本上車子的所有科技與輔助設備都已經過時過世代,直接整車當做廢鐵或是舊車回收價格就好。現在買車 主動安全,被動安全,跟行車科技裝備已經是購車最重要考量了。
seed77788 wrote:
我前面幾樓不是說大概(恕刪)


你太敏感了 沒人生氣, 討論版各種人都有, 上來發問無腦問題, 明明很無知卻上來扮演專家的,
上來發洩現實生活中的挫折的不在少數, 認真就輸了, 真的

有熱心車友蒐集了一堆實際資料歸類整理的苦心, 想對了解電車的人有幫助, 卻被嫌不客觀不中立,
裝瞎戴有色眼鏡來看世界的人, 沒人幫的了的

看來你是VAG的車主, 這麼說吧, 既然你都能承受VW二手行情, 相對Tesla如果
沒有比較好 但相信也絕對不會差, 如果你跟不在少數的台灣車主一樣, 那麼在乎二手車價,
那就真的建議你去買Toyota 或 Lexus, 又想享受操控駕駛樂趣, 又想要二手折舊少,
那建議你口袋洞開大一點, 想辦法買限量的911 R/GT3 RS/GT2 RS之類的車種. 好好照顧
不但不折舊, 脫手時還能賺錢,


說到駕駛樂趣, Model 3 SR後驅會比所有VAG前置引擎前驅或四驅的車種駕駛感覺好些,
轉向比較靈活, 比較不會推頭,電(油)門反應比起任何一部油車更即時迅速, 多年前當我把
開了十幾年B5 S4的老狗換成BMW i3後, 我知道已經回不去了. 當你把渦輪V8噴火恐龍
AMG C63 從上個路口遠遠拋在車尾後時, 組裝不好? 內裝簡陋? 呵呵 都是浮雲
seed77788 wrote:
各位的回覆都看完了,(恕刪)


重點是你買來以後是要享受,而非被它氣死。
可想而知,未買前家人已如此反對,買來一堆問題後絕對被家人嫌到死
要我會選擇Audi E-tron或Benz EQC

不過Tesla有七天鑑賞退車服務,你還有後悔的機會
alfa0114 wrote:
重點是你買來以後是要(恕刪)

所以試駕的時候會帶上他們,看Noa跟AP可不可以讓他們改觀
seed77788 wrote:
所以試駕的時候會帶上(恕刪)

如果是乘客,對於這這些應該是完全不在乎...這些只有實際開車的駕駛能感受到他的價值的。
alphaelf wrote:
如果是乘客,對於這這(恕刪)

家人偶爾也會開出門代步,應該算都用得到
其實tesla另一點吸引我的是車載系統的OTA,可以在未來幾年持續更新功能,行車也多點樂趣
不像傳統車廠車載系統永遠停留在買車那時候的版本
seed77788 wrote:
如題,特斯拉2019...(恕刪)


這建立在未來共用充電站的普及率,以及稅制與電費、油價,看是否純電車能成為二手車主流。

因為以特斯拉的性能來說一點都不貴,CP值破表,而且超充現在還不用錢,會買的很多人已經衝了。
但一堆住公寓外租公有車位,或是大樓社區停車場沒有辦法拉獨立電錶的,其實不太可能考慮純電車,未來如果超充比照大陸收費,家裡不能裝充電樁的人一定更不可能考慮電動車。

因此純電車的二手車客群相對油車、油電混合車還是少了許多,二手價自然不可能好嘍...
最早電漿電視剛上市時42吋42萬.......現在呢? LEXUS RX-400h 車上的大電池2008當時售價20萬,現在早已降到10萬之內,科技的進步速度很難估算!只能說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囉!
以前 油電電池只能原廠換 現在外廠 也有 且連原廠都有 整修品 很像是三萬多且有保固 基本上 電池不會全壞 會檢修 換不良品即可 技術越來越公開 成本越來越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