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潰縮好還是車身硬好呢?


KyleDin wrote:
潰縮跟剛性兩者都需...(恕刪)


Lamborghini前後是潰縮區,一撞就爛。可是,車室空間結構是整個強化的碳纖維結構,比鋼鐵或鋁合金還要強好幾倍。是用錢堆出來的安全。

同材質就只能從厚度來加強了,行李箱跟引擎室要怎麼潰縮都沒關係,車室一定要補強到保持完整才行!



您覺得骨頭硬嗎?? 其實整根骨頭的構造有相當的彈性, 也就是吸收衝擊力道。有硬, 有軟。該硬的硬, 該軟的軟。全部都可以撞爛(潰縮), 唯獨車室要完整。這才是一個良好的設計。

menter wrote:
Lamborghini...(恕刪)

圖片中據說是藍車迴轉 ALTIS直接從引擎室側面撞下去
所以藍車的引擎才會不見 如果直接從車艙側面下去就不知道了


車體一定要有潰縮區 只是車艙要能不變型是最好的


這張圖片能看出 車艙的ABC住都是用強度最高的鋼材
車頭車尾都是用比較強度沒那麼高的



如果是超跑 車艙會直接用一體成型的碳纖維(紅圈處 像是麥拉崙) 前後才用鋁合金作潰縮

giroman wrote:
在網路上常看到一些...(恕刪)


看看超跑就知道了

giroman wrote:
在網路上常看到一些車禍事故的照片
有人說撞車後要有潰縮才能吸收衝擊
也有人說車要夠硬才能保護車主,修起車來也比較省
但又有人說太硬表面看起來好好其實都內傷
眾說紛紜,到底怎樣的車才比較好???

...(恕刪)


1.硬在該硬的地方 縮在該縮的地方
2.該硬的時候就要硬(如果只是小碰撞) 該縮的時候就要縮

這張圖也很有趣

鄉民印象中最硬最安全的德國車不見得是最高分
鄉民印象中比較軟比較不安全的日本車(進口)也不見得不是最高分

Golf 輸給馬3,Prius,CT200h, 鄉民人人稱讚的Ford也輸
我看很多玻璃要碎滿地了吧

只是鄉民嘴巴說的和測試結果哪個準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yodondon wrote:
我寧可坐在很硬的雙B裡
也不要坐在全車潰縮區的某牌車裡


雙B 也不是全車都硬 還是有潰縮區!
好的車可不是全身硬綁綁

愈是注重安全的車,愈有強調潰縮吸震,但車室則要高強度,保護自己,也保護被撞的.....
像volvo除了潰縮,還設計車頭氣囊保護被撞的行人

硬碰硬,下場不會好~
Don't get mad, get a Mac~
要硬也要潰縮啊

就像前面網兄講的
有沒有看過超跑的車禍照片?
車頭是不是都爛掉 >> 潰縮
但是駕駛所在的車廂完整 >> 硬 (或稱堅固)

或是你有沒有看過F1賽車?
如果是車子前方鼻異端發生碰撞
鼻子瞬間縮一節 >> 潰縮
但是駕駛所在的車廂完整 >> 硬 (或稱堅固)
軟硬兼施,印證了我們歷史悠久的中庸之道是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