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好看就好? [T3和CBR300R車架的差距]


curtis840 wrote:
是啊,但人家CBR3...(恕刪)



T3發售了嗎?你知道T3多少錢嗎?

知道的話可以透露一下給大家知道嗎?


謝謝~

無名. wrote:
回樓上T2車主就是希...(恕刪)


而且說一句 賓士 BMW 也是人家德國國產車, Honda Kawasaki 這些也都是日本國產車, 為什麼他們品質就可以做得好 我們就不行? 是我們廠商就那麼菜還是根本不認真做品質?
無名. wrote:
回樓上T2車主
就是希望國慘廠商可以進步
不然,進口零關稅誰想買他們的產品...?
(寧願青菜水果貴一點、小七少一點,機車便宜一點....
我知道我又再做夢了,趕快離開鬼島才是正途)


T3比起T2的進步還不是一堆人裝作看不見

到底國產廠商要怎樣才算是進步?

短時間內超英趕美? 馬上就有德日進口車的水準?

這種清朝自強運動的想法就別拿出來了好嗎

只用嘴巴講又沒看到實際的支持行動

馬上就想看到成果 看到大幅的進步

難不成網民的水準

其實跟口中的慣老闆沒什麼兩樣?
其實看到以前T1那種鳥到爆的引擎都有人護航
就覺得難怪台灣一堆商人賺飽飽

不過我想爭論重點是
車子的售價和本身的架構有沒有達到一分錢一份貨的水準
否則簡直就像你花好幾百塊買一個普通的排骨飯一樣
.........................................................................
25年前誕生的追風135車架
搖籃式+A搖........

cccsamuel wrote:
25年前誕生的追風1...(恕刪)

看照片感覺像古代挖出土傳說中的車架復活-----


白蓮素還真 wrote:
有這樣的事情呀!?請...(恕刪)


英國摩托車雜誌對台灣 SYM T1的評價



陳凱米 wrote:
(恕刪)...依稀記得有間拿T1,酷龍在改裝參加國內賽事的。有發生T1車架上有個小地方條改後,變穩很多,可惜很費工就是了…(恕刪)





你指的應該是如圖這樣,

第一張圖是原車車架,

第二張圖是紅圈部分多加一片鐵片夾搖臂假裝成A搖,

理論上能增加過彎穩定,不過本人不是賽車手沒啥感覺


接下來就看看T3到底會出多少價吧,
不過以現在黃牌擋車價格來看,20絕對跑不掉

你指的應該是如圖這樣,

第一張圖是原車車架,

第二張圖是紅圈部分多加一片鐵片夾搖臂假裝成A搖,

理論上能增加過彎穩定,不過本人不是賽車手沒啥感覺


接下來就看看T3到底會出多少價吧,
不過以現在黃牌擋車價格來看,20絕對跑不掉


不是這裡,比這施工更困難。

理論上,羊的開模成本,是比檔車高的。cts300,牌價19萬。

這台t3除了缸體,abs,其它細節還不知道,沒有明顯的外觀重開模,不太可能到二十萬,頂多18萬就極限了,超過就是…沒誠意了
陳凱米 wrote:
不是這裡,比這施工更...(恕刪)


從搖臂外側補強是可以的 也是鑽石/單環抱車架進化成雙環抱車架的起點 看一下名車怎麼做吧

聽說是ER6的車架 可以看得出是雙抱鑽石型車架 搖臂鎖點在外側


2011年改成這樣了 主車架後端變成B1惹 這不是大開時代倒車嗎



其實是在最外面有一片鋁件連結上端車架跟搖臂中心醬子




看這張更明顯 推測是可以大幅減輕重量 又不影響剛性的設計




我覺得T2並不是真的沒有用心開發 指是受制於要像某H牌車款 又缺乏真正的高速型賽道的實證才會有這種低級錯誤(刪)不盡人意之處 不過大步向前走 總是好過只能靠ARTC和聯合哄抬進口車售價 靠價差賣國內市場出去就GG這種結果 像是這台ER6也不過就是鋼管焊出來的 大膽開發多做一些嘗試也是好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