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SYM電動機車新消息嶄露,米蘭車展見分曉!

tjptw wrote:
Gogoro是要引領國際走向,三陽是要跟隨國際走向,格局視野完全不同 。
政府在輔導廠商,是要鼓勵一個進取的廠商?還是保守不作為的廠商?


其實我個人是認同三陽這樣的走向.

一個不具備領袖特質的人硬要帶頭,靠搞小圈圈爭鬥奪權是會拖垮整個團隊.瞭解自己的特質,老二哲學不做自己沒把握的事也不錯,三陽至少看清自己不具備開創的條件,打算順著潮流走.

我欣賞睿能勇於披荊斬棘的開拓精神,但是,敢挑戰創新不等於就會成功,其實是冒更大的風險,不是大贏就是全盤皆輸.三陽這種保守策略,是產業保持元氣的做法,我覺得也應該要支持,總不能整個國家產業大家都押寶在高風險策略,要垮就整個產業垮掉.

只要不是眼紅看不得別人好,用政治手段去扯後腿阻止別人往上爬,只會做充電卻妄想連換電也要統包,那多元是好的.
賣油車的再不好好爭氣,

市場通通被狗肉吃光光,

就像Nokia一樣打包回家了.
電動機車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很抱歉我們政府只會說大話,只要是牽涉到廠商一律不介入

現在空氣那麼差,二行程的機車還在路上跑

白牌的電動機車只有一家

政府是不會強行要求生產商都在做出白牌的電動機車

看是要用換電方案,還是自充方案


技術方面絕對不是問題,問題是政府不重視

為何政府不重視,很明顯的政府現在光是缺點問題頭就很大了

好吧~~台灣人民就繼續用汽油騎車,用重油發電,用煤炭發電

到處都是灰色天空


這個政府就是開票後完全擺爛阿

2003大叔 wrote:
其實我個人是認同三陽...(恕刪)


嗯,
廠商本來就有不同的市場策略
激進有激進的好,保守也有保守的好
但在01(台灣)上,非我族類好像就非要把對方打入深淵
且台灣有引領全球市場走向的突破性技術嗎?我個人是很持疑

多間廠商,多間競爭,只要不是只搶補助而不作為的廠商
對市場都是好事
樂見多一間廠商加入電動車。

市場不能被寡占!!
目前三大燃油車 應該還剩下Y牌還未表態..
期待中~
觀察的角度不同

如果今天真的成為三家爭鳴
然後到最後只有一家勝出
那剩下兩家的使用者 是不是就成了犧牲品?

這跟油車那種'反正哪家都吃汽油'的狀況不同
能量來源是藉由各自專利製作的電池組來提供
各家廠商不單單只有要提供車身保固
能源網路的建置與維護 才是最大的關鍵所在
這也是充電車跟換電車最大的不同

另外在由更高的角度來看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
除非三家推出的成品都能夠做到(接近)百分之百完全無汙染回收
否則之後'創造'出來的大型垃圾會有多少?
這種大量浪費資源的行動是否有必要?

不過其實我也認為
政府沒有必要介入
搞什麼提供資金讓'達到門檻'的公司去玩泥巴的決策
要就完全入股 要求有利益的回報
另外制定法令要求油車早早退場
人民的稅金不是要用來'嘉惠廠商'的
但是拿來當成'有效率的投資'
那還說得過去就是了

個人淺見


PS:
我記得在板橋火車站附近
以前有看過某種形式的電動機車電池更換(?)站
不過現在倒是拆的一個都不剩
(有個有印象的好像變成了公車站牌
當然現在的時勢跟過去不同
可是想想那換電站的建立 如果也是花人民稅金去做的
那拆掉之後的虧損 不也等於是掛在人民頭上?
花錢不是不可以 但是投資失敗了
誰會出來負責?
政客會嗎? 不都拍拍屁股走人 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有時候表面什麼都不做再私底下慢慢觀察都比憑空畫大餅強出頭的實在.
(雞排珍奶看熱鬧瞜)
SYM加油


..
不對,還要等到10月才公布,那這話題都吵冷了~沒哽
說真的,雖然很傻眼兩陽現在為了公版標準在扯後腿的行為
但不見得是壞事

雖然造成公部門決策轉彎,但台灣公部門一向不期不待
頂多搞個公規流標、補助金最後全部無法過預算
反而減少對納稅人的浪費

Gogoro目前營運已上軌道、也有經濟規模,更以擠身國際盃了
說真的,也不一定欠缺公規這臨門一腳
市場機制自然會決定一切

但兩陽這回動作真的跟政治圈藍綠惡鬥沒兩樣
反正老二老三就是要拖老大後腿,講也講不聽
最後看誰可以靠實力、或是拖後腿,坐上老大的位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