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否找到換電系統必繳租金的理由?


bhi20 wrote:
應該是可以做只是他不想做而已, 只要把電池消耗加到 交換電池的費用裡 就可以了 比如說電池一個30000 可以充電1000次 那每交換一次一次電池就收30塊手續費 再加上 充電的費用跟其他費用一次收50塊 這樣比 加油省錢 接受的人應該會比較多吧..(恕刪)



成本加上利潤後分次收?是否跟收租金道理一樣呢?外表看起來也一樣。

而且,避免佔為己有,莊家勢必強調是「出租」,而非「賣出」,才能確保收到50元使用後,電池會回到莊家手上,不會被客人帶走電池不還。
bhi20 wrote:
目前按公里數收費有一個盲點 看似公平 但有些人騎的比較快有些人慢慢騎對電池的消耗就不一樣 但收費卻是一樣的, 這就跟某些人騎車時 有的人可以一公升跑20公里有些人可以跑30幾公里 一樣跑100公里有人用了3公升有人用5公升的汽油但收費卻是一樣的很不公平...(恕刪)


對啊!您說的很有道理,汽油也不是按公里收費的,為何電池按里程收費?

覺得按輸出電量收費對雙方都有好處,除了避免消費者騎快車不安全,莊家的電池也得到較佳保護。

以公里計費的確變相鼓勵飆車,相信未來會有「浮動剩餘里程」的電量輸出收費方式。

舉例:
在某個級距內,基本費299元,基本費之外的每1KWH是30元。
當換到電池時,顯示剩餘80公里,電量2.4KWH,開始計費。
慢慢騎,騎了50公里後,顯示剩餘30公里,電量剩餘1KWH,拿去換電池,計價1.4KWH。
快快騎,騎了30公里後,顯示剩餘5公里,電量剩餘0.4KWH,拿去換電池,計價2KWH。

ukj2621004 wrote:
對啊!您說的很有道理,汽油也不是按公里收費的,為何電池按里程收費?


其實這樣並不合理, 因為跟汽油畫上等號的不是電池, 而是電; 而電池耗損跟電量並不容易被非常準確計算

ukj2621004 wrote:
覺得按輸出電量收費對雙方都有好處,除了避免消費者騎快車不安全,莊家的電池也得到較佳保護。
以公里計費的確變相鼓勵飆車,相信未來會有「浮動剩餘里程」的電量輸出收費方式。
舉例:
在某個級距內,基本費299元,基本費之外的每1KWH是30元。
當換到電池時,顯示剩餘80公里,電量2.4KWH,開始計費。
慢慢騎,騎了50公里後,顯示剩餘30公里,電量剩餘1KWH,拿去換電池,計價1.4KWH。
快快騎,騎了30公里後,顯示剩餘5公里,電量剩餘0.4KWH,拿去換電池,計價2KWH。


這個計算方式會被天氣影響, 天氣冷的時候耗電量會變快, 南北氣溫更是不同
fedora wrote:
好比你去網咖,只想包台1小時,臨時用下電腦。

櫃台和你說:
我們是會員制,只接受會員包台。
你要先入會員,會員費有分月租 299、399、799等,愈貴的包台費愈便宜。
然後我們店裡有分:文書電腦、電競電腦。
如果你想包電競的,還要額外繳月租"性能提昇方案"。

消費者說:我不是天天來網咖的,我家有電腦。只有今天想包一次這樣也不行?

櫃台:不行,一定要入會員,我們這是會員制的店,不接待外賓。

消費者:.....汗

************************************

其實只有會員才能消費的店,也沒錯。消費本來就你情我願。

舉例比方:Costco好市多,要先辦一張年費1,350元的會員證,才能進去消費,不然連進都不給進。而且這年費1,350元的會員證,還無法抵任何消費。

即便這樣刁難,好市多的顧客還是不少的。因為裡面東西都是進口的,別地方買不到,或有的商品比其它地方賣的便宜。多買幾次,就可以把會員費賺回來。

那 GGR 為什麼「會員制」就被說話呢?
自然是價格方案讓人覺的不划算
加入這個會員,好像沒什麼甜頭,也沒比較划算。反倒覺的有點潘仔的感覺...


此外有一種人:機車用量小的人。一個月騎不了幾公里,或不是天天在騎的,當然不會想加什麼會員。自己買電池,自己充。偶而臨時需要換電(忘了充,或要騎很遠地方),也能在外面租個"一次"電池。

會員制的店,存在有道理,也有人喜歡去這種會員制的店消費。但不是市場唯一運作方式。

Costco好市多,進去要會員證。但是家樂福、大潤發、大買家....等等,又不用,沒會員照樣可以進去買東西和結帳的,只是不能累積紅利而已。

誰說沒會員制,租貸商業就不能成立了。

就說個最淺顯的例子,租借路邊的 Ubike 腳踏車,需要先入會員嗎?悠遊卡也不用月租費吧,用多少儲多少的。
...(恕刪)


您說的也有道理,相信睿能未來可能會推出以次計費,因應不常用的消費者。其實,現在的睿能也有這樣的影子......如果久久不用者,可暫停租用。

另外,想要久久去租一下,前提最好是有自己的電池。這點,目前的睿能不提供買斷電池,而未來的光陽可提供。

現在的睿能是純換電,並未推出自充產品,著眼點是「有換電站地方,民眾不會想自充」。

而未來的光陽是換電自充雙軌並行,所以,會有自己電池外,也可以去租電池增加電量。正是您說的模式。

但是,「只要去使用到換電系統,就一定是付租金的,不會出現買斷行為。」,這個鐵律,您不反對吧?
要不收月租費,很簡單啊,比照手機營運模式。

每次上車及換電前,必須先看30秒的廣告,才能啟動或是交換電池。

車身周圍面板必須貼上贊助商的廣告,每次保養時更換廣告內容。

車子按喇叭的時候會是廣告的聲音。

打方向燈的時候也是廣告內容。

煞車的時候會發出廣告聲音。


這樣,應該可以不用收月租費XDD
minglidx wrote:
樓主這問題的本質在於.... [ 服務是要收費的 問題在於價格合不合理 ]

至少個人來看 現在的制度與收費還有續航力.... 讓人抬不起使用的興趣

車子的性能已經達到日常使用所要求 剩下的真正問題也就只是制度與收費而已

最後大概就是 續航力這一大問題了.... 在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前

還是乖乖用油車吧 一個討厭被綁手綁腳的人路過感言...(恕刪)


相信大多數人難以接受付租金模式。

您說的續航力,應該是最沒有問題的。等您成為換電車主就知道,除了偏鄉之外,全台任你騎,與油車接近。

您說的制度,很可惜,在換電鐵律(一般商業中,換電系統,不能買賣,只能付租金)之下,只能收取租金,不能讓您買斷擁有。

至於收費標準怪異?各廠商有不同的成本考量與精算,收費標準不同。

芒果冰拿鐵 wrote:
首先換電的領域中
出租不等同月租費
也可以按次收費(ionet似乎就如此 ?)...(恕刪)


以電池的特性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業者而言
常在換電的沒什麼差別
但是對於不常換電的人就會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不常換電的人要麻就自行充電,要麻不常用長時間存放
這樣電池都會提高有效能變差及損壞的風險
當車主發現電池有問題的時候就只付一次少少的錢然後換一個好的電池回去

唉,人家業者也是要吃飯的

我認為光陽要真採用按次收費又鼓吹在家自行充電一定會賠到脫褲子
因為這樣換電站就會變成車主電池免費汱舊換新的好場所

outmankobp wrote:
這題不難解
想一下
汽車燃料費 或空污費
該隨油徵收還是看CC數徴收?

跑業務的當然選固定費率徵收 一般家用選隨油徵收
只是政府很懶又怕事 所以不敢弄一個費率自由選
同理可證 GOGORO 是否願意踏出這一步?
...(恕刪)


您說的是收租金方式.....之前討過,最好的方式,在正常使用下,列出所有里程對應價格。例如,每月的0~3000公里價格表,0公里290元、1公里291元、2公里292元、3公里292元.......2998公里1999元、2999公里2000元、3000公里2000元。

做成APP,代入里程得到金額,這樣最方便。

睿能的考量,除了上面,還加上「閒置成本」.....租了高價電池不騎或很少騎,租金怎麼算?還是要算啊!是否因此演變成目前令人難以接受的收費制度。

回歸主題,您好像未提及如何打破換電鐵律:在一般商業模式,換電系統,只能收租金,不能買斷。

小弟期待解答中。
cbeck wrote:
不用月租,按次計算或日租,就是要租完把電池拿去還,ionex可以做,因為另外有核心電池。...(恕刪)


雖然您的收費方式不同,但還是沒打破換電鐵律:在一般商業模式,換電系統,只能收租金,不能買斷。

防潮閘門 wrote:
以電池的特性會有一...(恕刪)

電池 如果有估價系統 就可以了
根據出廠年限 充放電循環數 來評估 雙方的電池價差
只是可能很難估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