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式騎乘與自由騎乘之差異性?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式的騎乘,一部分來說,是Communism的縮影,與私有、個人、獨特、自由之騎乘,是背道而馳的。

一部分來說,扭曲成崇尚集權,排除個人化,對於反饋視而不見。

當一部分的觀眾,擁抱共享經濟式的騎乘,並把自由騎乘之反饋封鎖。

背後的意義,追求自由騎乘的觀眾,可以好好思考看看。
文章關鍵字
頭香, 感謝樓主發此文供大家討論分享。

換電系統屬於租用模式,是一種共享經濟概念,請不要當作自有經濟任意處置。

覺得接受的請租用,不能接受的 請勿加入。

Gogoro換電聯盟對民眾而言,有一個比較衝突的地方:賣的是空車,屬於車主自有。但是,電池卻是租用,並不屬於車主自有的。

或許,改天 gogoro可以推出買斷式的電池,電池是屬於車主自有的。( 雖然目前市佔率只有電車4%)

缺點是:這個電池完全不能參加換電系統 ,而且多年後壽命下降,必需存錢再買新的電池。

就跟以前的充電車一樣。
從共享經濟的本質來思考,就會發現某些秘密的本質。

載具看起來像是私人擁有的,但實際上電池才是本體,載具只是完成共享結構的一環。

看似擁有載具,實際上卻不擁有載具自由騎乘的主動權,共享經濟式騎乘背後的本質,是否有更深一層未被揭露之秘密?

雖然說,要從共享經濟式騎乘的面向,去思考資本主義與Communism的本質,也許需要更系統型架構的大型資料。

舉個例子,儀表無法個人自由客制化,大概就是共享經濟式騎乘的特性。

種種無法解釋的疑點,用共享經濟式結構來分析,大概就能一窺其背後的秘密本質。
正常啊

賣車很難賺大錢

當然要賣能源

可是問題是 主要強國 都是產油大國

可預見未來 放棄油 根本不是聰明之舉
maxwu123 wrote:
很難賺大錢(恕刪)


也可以說,共享經濟式騎乘的官主是資本中的資本,但施行的卻是共享中的共享,至於共享的秘密本質,在自由騎乘的觀點,大概就是......




租賃就說租賃

為什麼要說共享呢?

感覺是要掩蓋租賃的事實





06160616 wrote:
租賃就說租賃

為什麼要說共享呢?

感覺是要掩蓋租賃的事實
(恕刪)


問題是,所有的商業化共享經濟,說穿了不就是租賃嗎?

不信?

您舉得出哪一種商業化的共享經濟不是租賃呢?很難吧!

因此,共享=租賃,適用目前所知的租房、租車、租腳踏車、租影印機、租相機、租車位......租高價鋰電池。

租賃早就存在,只是換個包裝,美其名為「共享經濟」。為的是降低消費者持有成本,並且發揮產品最大使用價值,不要閒置。
ukj2621004 wrote:
問題是,所有的商業化共享經濟,說穿了不就是租賃嗎?

不信?

您舉得出哪一種商業化的共享經濟不是租賃呢?很難吧!

因此,共享=租賃,適用目前所知的租房、租車、租腳踏車、租影印機、租相機、租車位......租高價鋰電池。

租賃早就存在,只是換個包裝,美其名為「共享經濟」。為的是降低消費者持有成本,並且發揮產品最大使用價值,不要閒置。


事實上, 共享經濟這名詞僅適用於個人 團體 私有物於空閒時拿出來收費出租, 除了自己可用以外, 其他人也可使用才叫共享
而台灣廠商.....很多都假藉共享這個名詞招搖撞騙, 該共享物品 企業本身根本沒有在使用, 純粹只是提供租賃, 而很多人因此被他們糊弄, 自以為共享 實際上只是跟付停車費一樣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4%BA%AB%E7%B6%93%E6%BF%9F
DearDuck wrote:
事實上, 共享經濟這(恕刪)


謝謝您的說明,很清楚,是小弟誤會了。

看起來,共享是指自己的東西拿出來租人收費,與廠商專為租賃而營業的模式有所不同。

因此,換電算是租賃關係,不能算是共享經濟。

再一次謝謝您指正,小弟以後會謹慎使用「共享」一詞,不再以訛傳訛。
共享經濟不就是有價財產的共同使用

今天一台車只能專屬一個人用,就不是共享

但一台公司車,放在車庫給每個員工使用,替公司賺錢,就是共享

何必把這兩個字搞的那麼狹隘~你家的碗筷不也是共享,你有失去用餐的自由嗎?

只是共享的資源要人力物力維持,自然需要收費去維持

這不難懂吧~多加幾個單字也不會改變他的定義

不想共用就去買一台自己的車,何必去干涉另一種模式的發展

人的行為定義為文字,怎麼會變成文字定義行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