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捷克車廠Skoda你會想到什麼?是那朗朗上口的廣告標語「聰明的就懂」,抑或是強大的C/P值,上述這兩個東西講得其實是相同的概念,也就是Skoda Taiwan一直以來的產品定位,用相對親民的售價,提供接近點到滿的配備,也因此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成功收穫了一批死忠的粉絲。除此之外,Skoda的RS車系更是這其中超值的代表,畢竟除了配備之外,更多了強悍的性能,絕對是平民熱血爸爸的首選,而如今我們要試駕的就是Skoda旗下首款電動車,也是首款純電的RS。


說了這麼多,Enyaq基本上就是MEB三兄弟裡面的老么(品牌定位),上有Q4 e-tron、ID. 5兩位前輩,論品牌價值與客群大小,確實都不佔便宜,因此唯一的出路或許就是跟三隻小豬的小弟一樣,一磚一瓦慢慢堆砌才有機會成功。Enyaq目前在台灣共推出兩種動力、三款車型,包括標準SUV與Coupe的85,以及本次試駕的Coupe RS,動力方面對應的Q4 e-tron就是45與55,ID. 5 Pro S與GTX,前者皆為後驅單馬達,最大馬力286匹;後者則是四驅雙馬達,最大輸出為340匹/55.6公斤米。(台灣賣的ID. 5 GTX應該是4Motion版本,最大扭力上修至69.3公斤米)

動力方面其實不需要講太多,畢竟電動車加速就是這個樣子,加速夠快夠即時,馬力的壓榨也比以往燃油車簡單非常多,基本上單論加速,開過就真的回不去了,無需等待的反應,除了少了點聲光效果的浪漫之外,真的就是一個字,快!至於操控方面就是電動車至今無法克服的軟肋,不管用了多少所謂的黑科技,或是更硬的懸吊加持,至今每一部電動車,都有著難以抹滅的慣性需要對抗,唯一的差別只有程度上的差異而已。Enyaq Coupe RS也是同樣的狀況,速度一快、轉向一多,就會發覺慣性超出內心與車輛的控制,加上本車的懸吊設定跟Q4 e-tron相比更飄了一些,因此動態多了一點飄忽的感受,總是會讓人有些信心不足,這是以往所有的RS車款,都不曾出現的狀況。

但如果要說本車操控不佳,也並非這麼一回事,他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駕駛樂趣,只不過懸吊反應更偏舒適化的調校(調到最硬也不太夠),而非如我們預期RS的那般運動。另一個不夠RS的地方則是在於煞車腳感,我們都知道電動車前段會有一段虛位留給動能回充,但Enyaq Coupe RS空的程度已經接近了五成,因此煞車踩下去後並沒有足夠的煞車力道,直到你真的踩得夠深,如此一來煞車距離與煞車點都需要重新評估,也是另一個需要花時間熟悉的地方,推薦大家果斷切到B檔才會稍微改善。

不過換到一般道路上,Enyaq Coupe RS卻可以給予極致舒適化的享受,舒適程度甚至超越Q4 e-tron,隔音、行路品質都堪稱高檔水準,與其將這部車開到山路上廝殺,遊車河反而更為適合。至於本車真正的強項其實在於配備等級,基本上大家想要的東西全部標配,三區恆溫空調、最新ME4中控系統、HUD抬頭顯示器、前後雙層玻璃、全景玻璃車頂、後座遮陽簾、駕駛模式調整、電子懸吊等等,配備等級真的有種捨我其誰的強硬態度,重點是198.8萬元的售價還是最便宜的,真的沒得嫌。動態不夠運動但足夠舒適,非極度硬派駕駛者絕對夠用,均衡性極佳搭配無與倫比的超值,這就是一磚一瓦砌出來的高牆,確實足夠吸引人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