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書流 wrote:
台灣這個國家真的對不起年輕人 但是陳文茜小姐用高房價來作為切入點卻沒完全命中目標
上班打卡制 下班責任制 低薪22k 派遣制度
這些來切入是不是更恰當
因為陳小姐她本身是自由作家...所以您所講的:"上班打卡制 下班責任制 低薪22k 派遣制度"
她可能比較無法深切體會。她生活在台北...比較能體會台北的高房價。
----
至於,大家在吵這個高房價,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家要擠在高房價的都會區裡?
或是像我本身在新竹地區,也覺得為什麼連這個地方也有人要炒房?
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家要工作生活...
再往前推:就是整個產業發展不均衡嘛!
如果政府能平衡發展區域建設,對人民來說:那邊舒服那邊去,如果在其他地區
縣市一樣可以謀生就業,小孩子一樣可以享受到資源教育...誰要一窩蜂的擠,
給建商與不良企業主壓榨機會?
所以這又回到公平正義對於產業發展與城鄉教育等分配問題政策了。
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誰才是真正要被檢討的?!
以前十大建設遍及全省區域發展,也可達到平衡地方區域發展...自然造就
全省一遍欣欣向榮。...
結果現在呢?剩下幾個產業還在苟延殘喘...民眾自然就往這幾個產業擠啊。
也就造就就業生活環境的集中化啊!
---
以前小蔣與宋省長時代,還會全省走透透...可以看看,聽聽環境變化與需求...
現在呢?不知道是怕被丟鞋?還是真的心中只有藍綠沒有民眾?
倒楣的自然就是人民啊!

sunhm wrote:
發文者在說:
"所謂的豪宅,有其必要性,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些莫名其妙價格的豪宅,去建構國家的形象和富人的財力"
而我用 "維也納的百水公寓國宅" 來對比算到位了.
tripadvisor 上百水公寓在維也納 293個景點 中 排名第30
還勝過
第32名: Stephansdom 大教堂
第33名: 市政廳廣場
第34名: Votivkirche (Votive Church)
第35名: Konzerte im Mozarthaus
第36名: Time Travel Vienna
第37名: 西西皇后博物館
第38名: Parliament Building
......
更是在50個 地標 中排名第6位
所以囉,這個觀光景點都排名到第六位了
那麼,奧地利的國家形象卻仍然是優雅的皇宮/城堡/古典建築,而不是如貧民窟般的國宅
不就很明顯了?


fe1icitas wrote:
那麼,奧地利的國家形象卻仍然是優雅的皇宮/城堡/古典建築,而不是如貧民窟般的國宅
不就很明顯了?
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他幾乎是奧地利20世紀末期最有名的藝術家
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家設計的 "藝術作品",
雖然是做為國宅使用,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用 "如貧民窟般" 來形容百水公寓 (Hundertwasserha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