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表, 與一般人採行的課表不同
1.項目少, 效率高的動作
...應該避免針對同部位進行三到五種不同的訓練項目,因為此種訓練法不會進一步刺激肌肉成長,反而會造成肌肉傷害...
2.休息比訓練更重要
...進行一周兩次的肌力訓練已經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事實上,這樣做的效率遠高於一周四次甚至每天在每個部位進行多樣化的訓練...肌肉成長是在休息時發生的,健身只是提供刺激...
接著在這本書的最後提供四種不同的課表:肌耐力,體型雕塑,進階,健美
肌耐力: 一周三回,按造"機械,體重,自由重量"去訓練,可按造個人偏好擇一,但不要同時進行超過一種訓練模式(不按照肌肉部位分)
體型雕塑: 一周三回,按造"機械,體重,自由重量"去訓練,可按造個人偏好擇一,但不要同時進行超過一種訓練模式(不按照肌肉部位分)
進階: 分成AB兩類,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課表:A,B,休,A,B,休....
健美: 分成AB兩類,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課表:A,B,休,A,B,休....
(註:以上訓練內容會依照等級不同做調整)
(註:機械是指利用健身房機械器材,體重是指利用身體重量健身 如伏地挺身,自由重量是指啞玲或者槓鈴)
這本書建議的方式不管好像不同於一般人訓練的模式(一周四天,每天不同部位)
這本書建議初學者一周三次,每次進行全身各部位的訓練
即使是進階者,也只建議將身體部位分成AB兩部分(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這本書算是健身類的暢銷書
個位是怎麼訓練的呢?
<補充>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4409538-l-%E5%81%A5%E8%BA%AB-l-%E5%8F%AF%E8%83%BD%E8%B7%9F%E4%BD%A0%E6%83%B3%E7%9A%84%E4%B8%8D%E4%B8%80%E6%A8%A3%3F-%E9%95%B7%E8%82%8C%E8%82%89%EF%BC%8C%E4%B8%80%E5%80%8B
http://ifitnessgo.pixnet.net/blog/post/50244625-%5B%E8%A8%93%E7%B7%B4%E7%AF%87%5D-%E5%90%8C%E6%A8%A3%E7%9A%84%E9%83%A8%E4%BD%8D%EF%BC%8C%E5%A4%9A%E4%B9%85%E7%B7%B4%E4%B8%80%E6%AC%A1%3F
這兩篇文章也是支持這本書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