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表, 與一般人採行的課表不同

1.項目少, 效率高的動作
...應該避免針對同部位進行三到五種不同的訓練項目,因為此種訓練法不會進一步刺激肌肉成長,反而會造成肌肉傷害...

2.休息比訓練更重要
...進行一周兩次的肌力訓練已經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事實上,這樣做的效率遠高於一周四次甚至每天在每個部位進行多樣化的訓練...肌肉成長是在休息時發生的,健身只是提供刺激...

接著在這本書的最後提供四種不同的課表:肌耐力,體型雕塑,進階,健美
肌耐力: 一周三回,按造"機械,體重,自由重量"去訓練,可按造個人偏好擇一,但不要同時進行超過一種訓練模式(不按照肌肉部位分)
體型雕塑: 一周三回,按造"機械,體重,自由重量"去訓練,可按造個人偏好擇一,但不要同時進行超過一種訓練模式(不按照肌肉部位分)
進階: 分成AB兩類,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課表:A,B,休,A,B,休....
健美: 分成AB兩類,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課表:A,B,休,A,B,休....
(註:以上訓練內容會依照等級不同做調整)
(註:機械是指利用健身房機械器材,體重是指利用身體重量健身 如伏地挺身,自由重量是指啞玲或者槓鈴)


這本書建議的方式不管好像不同於一般人訓練的模式(一周四天,每天不同部位)
這本書建議初學者一周三次,每次進行全身各部位的訓練
即使是進階者,也只建議將身體部位分成AB兩部分(A:胸,肩與手臂 B:腿及背)

這本書算是健身類的暢銷書

個位是怎麼訓練的呢?

<補充>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4409538-l-%E5%81%A5%E8%BA%AB-l-%E5%8F%AF%E8%83%BD%E8%B7%9F%E4%BD%A0%E6%83%B3%E7%9A%84%E4%B8%8D%E4%B8%80%E6%A8%A3%3F-%E9%95%B7%E8%82%8C%E8%82%89%EF%BC%8C%E4%B8%80%E5%80%8B

http://ifitnessgo.pixnet.net/blog/post/50244625-%5B%E8%A8%93%E7%B7%B4%E7%AF%87%5D-%E5%90%8C%E6%A8%A3%E7%9A%84%E9%83%A8%E4%BD%8D%EF%BC%8C%E5%A4%9A%E4%B9%85%E7%B7%B4%E4%B8%80%E6%AC%A1%3F
這兩篇文章也是支持這本書的說法

dylanlu wrote:
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表...(恕刪)


新手才會看這樣的書來排課表,我認為練身體健康為出發點的一本書吧!

以這個出發點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如果你可以在健身上面花的時間比較多,

你當然可以額外添加進去。

這本書我有買,它是一本入門書,我覺得對像我這種重訓新手,又沒時間請敎練的,可以指引一些方向。
我自己現在排的課程就是參考這本書的,一周三次,每次腿、胸,肩、背都一種,共有六組,自己又加了仰臥起坐跟慢跑20分鐘。
基本上,這本書主要是新手的參考書。進階課程,它只在排課表章節提到、其實他的重點是說明針對不同的目的,應該要有不同的課表。而讓新人如我者,瞭解各種不同的動作主要訓練哪些肌肉,而且也標註了每個動作的難易程度,算是是一本不錯的參考書。
dylanlu wrote:
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表...(恕刪)


這書我也看了,這類理論在身體調校聖經也有提到..
但忽略了每個人對習慣的養成敏感性及追求目標不同..
也就是慣性的重要..
以個人為例,慣性養成極快..兩三天不動,後頭就可能沒勁了.
因為身心習慣了"懶"⋯
脊椎受過傷,追求目標在健康..
所以每日至少要有15分鐘固定且強度足夠運動量..
(比較過這15分鐘的強度高過一小時健身車,假日再加強)
我想多瞭解身體結構及維持身體健康的資訊多多益善.
課表能自主堅持是好事,但如和自身慣性衝突便需調整..

dylanlu wrote:
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恕刪)


肌肥大理論成千上百種

不應該將一種書籍一種理論視為聖經

人的體質 生活型態 營養補充 都會造成每個個體的不同

..

結案
感覺是本初學者可以參考的好書,謝謝分享~
在健身這塊我太菜了阿,好像一直當伸手牌也不是辦法,希望自己也可努力從問問題變成分享知識的人~~
dylanlu wrote:
看到這本書上寫的課表...(恕刪)

仔細看完你打的所有內容,覺得是很有趣的議題
的確是跟許多健身網紅講的完全不一樣

不曉得該書有沒有同時進行兩種訓練的比較圖呀?
一個每週進行全身訓練,一個每週進行分開訓練,結果不知道如何
如果沒有概念,可以參考他的課表做做看,然後再依自己的體能和狀況調整。我是試過1次練全身,但依我的體能,例如胸背腿,胸背練完要練腿已經沒力了,最後一項腿的效果就很差,所以大部分時間充裕時還是乖乖的分部位練,或是1次練2個部位,但2個部位強度1個會較強,一個會較弱。
簡單講,人都會挑好聽的聽,挑好做的做~

比方說有人每天雙手兩側平舉畫圈圈~對此深信不已,因為簡單好上手~

不過2我有認同,因為休息的確有助於增長肌肉,但是前提是訓練也要到位。
這本我有基本上用來參考練的部位
另一本肌力訓練解剖聖經會分析用啞鈴、槓鈴、滑輪練法的好處和差別
至於叫xx聖經~~~大概是這件出版很喜歡用這名字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