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睡貓 wrote:
要以經濟學的思考方式在制定有效而又不致浪費的政策,
要注意的就是"提供誘因"或是"承擔成本",
台灣的健康保險
從來就是當成醫療福利在操作
所以是不能套用這些經濟學理論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路人甲開車出了車禍
他下年度的汽車保費理應增加
甚至遭到拒保
這在醫療保險的類似例子也非常的多
保險公司對於高風險的顧客
只會收取更高額的保費
這是大家都有經驗的
醫療的高風險族群是老人
但台灣未對高風險族群加收保費
而是經濟能力較好的人
只有社會福利
才要劫富濟貧
台灣的健保精神
壓根就是醫療福利
世界各國財政被福利制度拖垮的例子屢見不鮮
我們只能說
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