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ens wrote:
"其實,第一眼看到 Gogoro,我想到的是 Segway",Segway極速 20km/h,續航力 35km,價格是 Gogoro兩倍,可以通勤,巡邏,越野,當高爾夫球車,這些 Gogoro都有可能做到(但是不能騎上人行道跟進建築物),而且跑得更遠更快
其實, 我第一眼看到這一篇, 我想到的就是你舉錯例子了!
Segway充其量就是一部很炫的玩具, 有錢人拿來炫富的玩具
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是給普羅大眾用的電動機車
因為有錢人出入會開法拉利/保時捷這種更耗油的交通工具
所以不會去買啥電動機車
有需要機車的是對錢很計較的上班族跟菜籃族
他們不會從自己戶頭拿12萬去買車, 還要每個月交9百買電池使用權
(要是車被借走了還要多賠5萬電池的錢...)
empirepenguin wrote:
台灣有約1400輛機車,新車年銷售量最近約60多萬輛,是世界機車密度最高,銷售量前10大的機車市場,要是在台灣都做不好,怎麼走得出去?...(恕刪)
其實這樣才走不出去,GOGORO應該試試著去註冊的母國英國試試,還是丹麥,瑞士這種歐洲國家
台灣的可選擇太多,競爭也太多造就了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的平價產品很多.....
在多元選擇的環境下,自然對這類的產品要跟原有在市場的產品競爭有一定的難處
當然啦,去了國外沒有這些政商關係,相關的成本可能就又不是這麼簡單,
國外的法令對這類的行為可能視為租賃,可能會要求保證營運年限,未達年限消費者可能可以要求解約退車
另外土地的取得,電力的取得,營運許可的取得,應該有點考驗
會在台灣上市,應該也是吃定台灣法令鬆散,對消費者的保護也太寬鬆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Willien Chen wrote:
會在台灣上市,應該也是吃定台灣法令鬆散,對消費者的保護也太寬鬆
這樣說不大公道,
對於gogoro這種商業模式,
如果無法幫助它廣設交換電池的地方,那肯定是做不起來,
台灣連這樣的商業模式都無法幫上一點忙,
只想著要如何限制、如何防弊,
以後誰敢在這裡投資新的產業?
那就繼續低薪環境往下沉淪...
今天要做出一台外型新穎、性能優秀,又能自己充電的機車,
難道是難事嗎?
真正關鍵還是在電池上頭,
今天Gogoro是用月租在包裝這個最貴的耗材,就已經被罵成這樣,
如果不這樣做,
等消費者騎了一年半載,發現電量剩不到原本一半,
換一顆新的又要噴掉數千上萬元,
那恐怕在一開始就更不願意買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台灣連這樣的商業模式都無法幫上一點忙,
只想著要如何限制、如何防弊,
以後誰敢在這裡投資新的產業?.....(恕刪)
我找尹衍梁來新創一家電力公司,提供封閉的145.7伏特電力,全民來幫我,你說好不好?
台灣連這樣的商業模式都無法幫上一點忙,
只想著要如何限制、如何防弊,
以後誰敢在這裡投資新的產業?
這種產業沒有創新吧!
就是把現有產品弄個封閉規格想綁市場而已。
gogoro的車子別人做不出來?
超大電流推幾噸重的純電車、純電巴士都做得出來了,這輛小機車會做不出來?你嘛幫幫忙!
沒市場是要做什麼?
別人不做,就是知道一定會變笑柄。
gogoro像是很自豪推出方型的輪子,別人都沒想過。
這樣有很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