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只是運動項目百百種,常有客人問我什麼樣的運動有助心肺功能?事實上,唯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肺適能,頻率要一週三次以上、時間至少三十分鐘,藉由此方式慢慢就能提升運動耐受度。

運動喘就是生病嗎?可從兩大方向檢查起

一般來說,運動可分成三種: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伸展型運動,有氧運動與其他兩種運動最大差異在於,心跳會加快鍛鍊到心肺功能,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加上有氧運動時會喘代表氧氣輸送量多,可增強心、肺、血管功能。

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對於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剛開始運動時總覺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肺功能有問題,若有疑慮我建議可以先去釐清自己的心肺狀況,心臟、肺臟功能都有一套標準化檢查,包含以下項目:

*心臟超音波:從心臟收縮、舒張的狀況,評估心臟功能是否正常。此外,該數據還能換算「心臟搏出率」,代表每分鐘循環心臟的範圍,若搏出率很高代表心血管功能是有效率的。
*肺功能檢查:了解肺臟通氣換氣功能、以及肺泡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功能。

運動需要漸進式!如何評估運動強度?

藉由上述心肺檢查後就可以評估個人「最大攝氧量」,若檢查數值沒問題的話,就別再有藉口說自己無法運動!我建議可採取漸進式增加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提升自己的最大攝氧量,之後上山、下海、爬樓梯都可以輕鬆完成。

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而該如何評估運動效能,光靠疲累感的主觀判斷較不準確,可以觀察一個關鍵指標-「心跳速度」,根據國健署的運動指引,想改善心肺耐力,運動時心跳率應達最大心跳率 60 %以上,達到稍微流汗並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狀態。

我這邊提供民眾簡易預估最大心跳率的方法,公式:220-年齡,例如 70 歲就是(220−70) =150次/每分鐘、20 歲者就是(220−20) = 200次/每分鐘,該數值就是最大運動心率速,再來選擇以下強度進行換算。

低強度:代表達到50% 最大心跳率,例如慢走。
中強度:代表達到60-70%最大心跳率, 例如慢跑。
高強度:代表達到80% 最大心跳率,例如快跑。

如果是 20 歲的年輕人最大心跳率為 200 次/每分鐘,嘗試中強度運動時心跳至少每分鐘 120 下才算是有運動到,千萬別以為在公園散步三小時就是運動,因為散步並不會加快心跳,建議選擇像是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有氧舞蹈等運動。

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把握有氧運動三大原則

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民眾進行有氧運動時,我建議把握3大原則:強度要夠、時間要足、頻率要符合。像一週運動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即使剛開始沒辦法做足30分鐘也沒關係,採取漸進式慢慢增加時間,從慢跑5分鐘加長到15分鐘,最後再到30分鐘,若能跑超過30分鐘,再將跑的速度加快,增加運動強度。

有氧運動對血管僵硬的問題也有改善,提醒有三高、曾裝過支架的民眾,更要訓練心肺能力,除非已經是高齡75歲以上、本身有心臟衰竭病史,在劇烈有氧運動下確實有風險。另外,運動過猶不及,時間適當就好不要太長,像是耐力型訓練跑馬拉松反而對健康有害。若進行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心臟血管內科主任 施奕仲醫師

以上資訊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周刊提供

全文轉載自: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還有這些好處


看更多文章:
跑越快越久越好? 醫師:其實不健康!
為什麼「朝鮮薊」那麼紅?營養師報您知!
企業家睡不好又運動無力 原來是甲基化問題引起!
Mobile01保健特派員 wrote: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恕刪)


最近比較懶

每週運動個3~4次,心跳平均140~150
週運動量20~30K
感謝分享心得及介紹
原來運動可分成三種: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伸展型運動
我想請問我每週都有騎單車習慣平均每週累積百公里以上
請問這算是哪種運動,有氧嗎?

感覺三種運動方式都很重要
重量對老年肌少症很有幫助
另外古語有言 筋長一吋,壽延十年
老年真的啥都退化萎縮,伸展運動非常重要
體態會漂亮不會駝背
ejan1969
騎車是有氧
感謝分享&介紹,我都是一天有氧一天重量
謝謝分享!
真的很重要的資訊
有氧運動真的很重要
運動真的好重要 感謝分享
有氧確實還是鍛鍊心臟強度最好的方式
雖然本身不太愛有氧
但上完萵苣教練課
教練都會逼我至少跑個半小時跑步機或騎飛輪
有做有氧體力還是會比較好一些
還以為運動喘是必然的? 只是久沒運動,比較容易喘,常運動還是會喘,只是平復的比較快
運動是一種享受

但是,我不運動...


因為我不是那種貪圖享受的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